昨天打电话回家,她妈说这两天家里要搬家了,她问需不需要她回去。
她妈说不用,她大嫂会过来帮忙,她觉得很惊讶,就她大嫂那眼睛长在头顶上的人,会去帮忙,她怎么就那么不信呢?
不过她大嫂这一次还真的发了一次好心,用家里的拖拉机,突突了两三趟,这才把家搬好,听她妈说他们村里闹的挺厉害的,有两家不愿意搬的,直接就被挖掘机把房子给推了,虽然没伤到人,但是家里的东西被埋了好多。
她妈说着还有些后怕,幸亏他们家比较听话,也不是刺头,他们家拆迁拆了48,000,盖楼房是肯定不够的,她之前回家给了家里2万,即使是这样,也没办法把楼房给盖起来,最多只能盖两层,如果三层全盖的话肯定不行。
不过还好,还有时间,最起码还要两年时间,那边的地才能平好,而且还要先把路给修好,才会让他们选房地基。
听她爸说她表姐家选在了他们村子旁边那一片的房子,那里的地基现在就可以选,至于他们家为什么选镇上,她爸说镇上面发展肯定会比村里发展好,而且离以后的工业园区也近,虽然种田远了点,但是以后肯定有好处。
人年纪大了,可能眼界也会比他们高,她爸劝过她表姐,但是她表姐不同意,说他们家地多,离得太远,不好种地。
她爸也就说了那么两句,看她不听也就算了,也许她表姐是对的,不过谁知道呢?
她现在不和她弟在一块上班,那家伙终于不天天跟在她屁股后面要钱了,家里拆迁她两个弟弟的年龄没够上,所以没有弄到房地基,按她爸的意思说是以后给小弟买一套,但是林依婷觉得,也许会有人家卖房地基。
这房地基的名额,是男孩子满22周岁才给一个房地基,不满的就不给,说是以后有回迁房,这些事都是她爸办的,林依婷也不明白这里面的弯弯绕绕。
今天该她上夜班,所以白天她没事,她又去了批发市场转转,打算给自己再添点货,这几天她卖了八九百块钱,一个星期不到,这个成果也还行,最起码有赚的,只要不亏本她就能做,她手里的小饰品还剩很多,她再添一点款式新颖的,货品多,别人的购买欲才大。
看了好多家,看到一家卖各种各样的珠子的,看着那些珠子都十分的漂亮,她想着称一些回去,以后做手工也不需要天天来买,店家那里也卖各种各样的配件,每样配件她都买了一些。
她买的是那种钢的,这种不褪色,总比那些镀色的要好,那种镀色的时间一长就掉色,影响她饰品的口碑,虽然这种配件价格略高,但是没关系,一分价钱一分货吗?
又买了好多红绳,粗的细的都有,有大红,有深红,就是没买其他颜色的。
逛到中午十一点多钟就回家了,路上看到好多骗子乞丐,还看到一个真正行动不便的人,别人让他也学那些乞讨的人,在前面放个牌子,肯定有很多心的人给他钱。
那男人笑笑摇了摇头,说自己只卖一些老鼠药之类的,他虽然腿没了,但是还有手,还有一辆破轮椅,只要不饿死就行。
林依婷经过那里的时候,正好听见那几人在说话,便也好奇地打量了那男人一眼,四五十岁左右,长相周正,皮肤略黑,虽然有点沧桑,但也不胡子拉碴,看起来精神也还好,说明人家并没有过不下去,还真不用去乞讨。
那些有手有脚,50多岁的人就在街上乞讨,纯粹就是骗人的,天桥上排了一溜的乞丐,第1次来的时候林依婷给了一人5毛钱,结果那人让她把手里的一块钱给他,她说这是她用来坐公交的,那人不依不饶。
林依婷赶紧的跑了,这年头讨饭的还嫌饭差,早知道她连5毛钱都不给他,从那之后别管别人打扮的多可怜,她就是一毛不拔。
今天进货花了400来块钱,一个星期她也算赚了有四五百块钱,很好,一个月的生活费加房租都够了,平时在店里吃饭,大多时候就花一个早餐钱,他们换班很灵活的,反正就他们几个商量着来,店里有9个人,6个服务员,两个收银员,一个领班王姐。
他们6个处的关系也不错,所以谁想休息或者是换班都可以,肯定会有人同意和她换的。
他们一个月两天休息,大多时候都不会直接休息一天,他们也很贼,每次只休息半天,反正半天时间,不管是想去逛街,还是想在家睡个懒觉,都可以了。
更何况每次转班的时候,还可以休息一天,上夜班,夜里也是睡觉的,根本就不困,反正这个班挺轻松的,就是工资略低了点。
下午5点她到店里的时候,发现店里多了个男服务员,定睛一看,原来是司琴的男朋友。
这男的其实也不咋滴,除了长得好看一点,也就是个普通人。
进到店里之后和其他人交接了一下,其实也没什么交接的,就是哪个包厢是哪些人,多数是熟人,也就那些人爱打麻将,正好这里离他们家又近,而且他们店里的消费并不是很高,每次大概也就在四五百块钱,比其他店里要便宜多了,最主要的是他们店里没有乱七八糟的,适合普通人的消费。
至于那些想要一些特殊服务的,那就去其他的大店呗,他们这里庙小,也供不起菩萨。
这话是他们老板娘说的,听他们老板娘的老公说,他们老板娘毕业之后就一直做些小生意,还炒一些房,这些年赚了不少钱,老板娘的老公是在电视台上班的,一个月大概也就一两万的工资,他笑着说自己是啃老婆的。
他们三个老板娘人都挺好的,出去旅游还记得给他们带小礼物,虽然就是一些小饰品,但也是一些心意不是,林依婷第1次吃鱿鱼丝就是他们老板带回来的,说是香港特产,一看后面产地山东的。
香港的特产山东制造,这真是,也不知道到底坑了谁。
除了大老板是自己做小生意的,其他两个女老板都是家里开公司的,所以二老板是做会计的,店里的账都是她算的,至于三老板是个打酱油的。
大老板叫司玉红,和司琴是姑侄,不过她也没给她侄女什么太好的待遇,工资也跟他们是一样的,感觉这是一对假姑侄,店里有些事,司玉红还找司琴,要不是司琴说这是她姑,没有人看出她俩是姑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