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美人鱼记 > 第563章 回家的孩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桃花落了又开,溪水涨了又退,阿月在谷口站成了一道剪影。春去秋来,她鬓边的白发染上了更多风霜,可每当桃花纷飞时,她望着谷外蜿蜒的小路,眼里总带着一丝浅浅的期待。

他终究没有回来。

但阿月从偶尔闯入谷中的行人口中,听到了关于他的消息。说有个背着桃木剑的年轻人,在人间四处游走,见不得弱小受欺。有人说他在山村里救下了被恶霸欺凌的农户,有人说他在城镇里收养了无家可归的孩子,还有人说,他建起了一座小院,里面住满了像他当年一样流浪的孩童,他教他们读书,教他们习武,给他们取名时,总带着些桃花的影子——桃生,桃安,桃念。

“他收养第一个孩子时,蹲下身递饼的样子,像极了当年您对他。”一个曾见过他的货郎这样对阿月说,“那孩子怯生生的,他就往后退了两步,笑着说‘刚烤的,还热乎’,跟您当年说的话,一字不差。”

阿月听完,默默转身回了茅屋,往正在发酵的桃花酒里,多放了些新摘的花瓣。酒液泛起细碎的泡沫,像藏着一整个春天的暖意。她知道,他没有活成那个在桃花雨里瑟缩的小六子,却活成了另一种模样——一个四处“溜”荡的守护者,把当年她给的温暖,酿成了一场更大的春雨,洒向了更多需要的人。

这一等,又是数世。

谷口的桃树愈发粗壮,枝桠能遮住大半个天空。阿月坐在树下的石凳上,看着花瓣落在溪水里,忽然听到一阵轻快的脚步声。她抬起头,看见一男一女并肩走来,男子握着一支金光隐隐的笔,女子提着一瓶泛着银光的泉水,两人的眉眼间,带着历经风雨后的从容与明亮。

“阿月谷主?”男子停下脚步,声音温和,“我们是从女王城来的,听说这里的桃花能安神,特来拜访。”

阿月望着男子的脸,那双眼睛亮得像极了当年桃花雨里的黑曜石,又像后来挥剑护在她身前的少年,更像如今人间传闻里,那个收养了一群孩子的守护者。她忽然笑了,眼角的皱纹里盛着数世的光阴,却比任何时候都要清澈。

“来了。”她站起身,拂去落在衣襟上的桃花瓣,“进来坐吧,今年的桃花酒,刚开封。”

泉灵儿好奇地打量着满谷的桃花,拉了拉李玉的衣袖:“这里的桃花,好像带着一股神气呢。”

李玉望着阿月的背影,又看了看谷中随风摇曳的桃花,心头莫名涌上一股熟悉的暖意,梦到很久以前,曾在这里喝过一杯极甜的酒。他笑着跟上脚步,乾坤笔的金光与桃花的粉色交相辉映,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阿月回头,看着他们走近,忽然觉得,数世的等待,从来都不是空寂。就像桃花总会结果,溪水总会入海,那些藏在时光里的守护与牵挂,终会以另一种方式,回到最初的地方。

茅屋的门“吱呀”一声开了,里面飘出桃花酒的清香,混着新烤的桃花饼味道,像一场跨越了千年的邀约。

这一次,他们来了。

茅屋的竹窗敞开着,桃花瓣随着风飘进屋里,落在案上的酒盏里。阿月给李玉斟上桃花酒,又往泉灵儿碗里添了些桃蜜,看着他们小口啜饮,眉眼间的笑意像浸了蜜的桃花,甜得温润。

李玉捧着酒盏,指尖触到微凉的瓷壁,鼻尖萦绕着熟悉的香气,心里莫名安定。他总觉得阿月的眼神格外温和,像小时候村口老槐树的影子,明明是初见,却生出种“早就该在这里”的归属感。“谷主这里,让人觉得踏实。”他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说不上来为什么,就像……像回了家。”

阿月笑着剥了颗桃花糖递给他:“那就多住些日子。谷里的桃花还能开半个月,正好让泉灵儿姑娘采些花瓣,回去给女王城的姐妹们做胭脂。”

泉灵儿眼睛一亮,立刻拉着李玉要去桃林:“真的可以吗?我听说桃花胭脂最养人了!”

看着两人跑向桃林的背影,阿月端起自己的酒盏,轻轻抿了一口。酒液清甜,带着数百年的等待,却不涩,反而像溪水漫过卵石,温柔地淌过心底。他不记得了,没关系。就像桃花不记得去年的风雨,只记得今年的阳光,重要的是此刻——他在,她也在,满谷的桃花都在。

阿月幸福的流下了眼泪……

李玉帮泉灵儿摘花瓣时,偶尔会回头望一眼茅屋。

阿月正坐在廊下晒桃干,银白的发丝被阳光染成浅金,手里的竹匾轻轻晃动,桃花干的香气随着风飘过来。

他忽然想起小时候模糊的记忆,好像也有个人这样,在院子里晒着什么,等着他从外面疯玩回来,手里总藏着块甜丝丝的点心。

“怎么了?”泉灵儿见他发愣,碰了碰他的胳膊。

“没什么。”李玉回过神,笑着摇了摇手里的花篮,“摘快点,晚了怕是要被谷主笑话我们贪玩。”

夕阳西下时,三人坐在院中的石桌旁,案上摆着刚烤好的桃花饼,还有泉灵儿用新采花瓣调的蜜水。李玉说起女王城的日常,说小侠已经能独当一面,说小九的第九条腿终于长结实了,说泉灵儿的金瓶新收了灵泉。

阿月静静听着,偶尔插一两句,问起那些熟悉的名字,眼里的光像落满了星星。她知道,他的“家”早已拓展,从当年的无忧谷,到如今的女王城,从孤身一人,到身边有了并肩的伙伴。这样很好,比她数百年前期盼的“不再活成小六子”,还要好上千万倍。

夜深时,李玉和泉灵儿歇在西厢房。阿月站在院中,看着月光洒在桃林上,像铺了层银霜。她轻轻抚摸着廊下那柄挂了数百年的桃木剑,剑身的纹路被岁月磨得光滑,却依旧泛着温润的光。

“你看,”她对着空气轻声说,“他回来了。带着新的故事,新的牵挂,活成了最明亮的样子。”

风穿过桃林,沙沙作响,像谁在低声应和。

或许记忆会褪色,数百年前的承诺,不能兑现。名字会模糊,但那些藏在血脉里的牵绊,那些刻在骨子里的温柔与守护,从来都不会消失。它们会化作桃花酒的甜,化作桃花饼的香,化作阿月眼中的笑意,在每一个寻常的日子里,静静流淌,生生不息。

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