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家里家外:开局小渔村赶海 > 第564章 真是块赶海的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们的船一靠岸,很快就有鱼贩子迎上来:“哟,你们今天的收获不错呀,是遇到鱿鱼群了?”

“哈哈,运气好点而已。”二舅比大舅圆滑得多,咧嘴问道,“老陆,今天小管仔什么价?”

小管仔就是小管鱿鱼,是岛上的通俗叫法。

其实,小管鱿鱼又叫小管枪乌贼,有的地方也称之为海兔子,或者毛管。

每个地方的叫法,是一种小型的鱿鱼。

“现在的小管仔两毛八一斤,再过些日子,小管仔估计会泛滥,应该还会掉价。”那个叫老陆的鱼贩子如实说道。

当一个商品供大于求的时候,价格往往就会回落。

“行,给我们过完秤吧。”阳扶虎看了看他大哥,见他大哥没有意见,就让鱼贩子称重。

“这个就是你们之前说的那个廉州那边的外甥吧?”老陆看了陈业峰一眼,然后看了看他们船上的渔获,不由露出惊异的目光,“哟,这一船好像捕的更多,也让我一块收了?”

“不急,我去旁边问问。”陈业峰笑着说道。

货比三家,他也不想当冤大头,白白被人坑。

望角码头这边的鱼贩子也不多,除了老陆他们,还有其他两家。

“那你去问问吧。”老陆也不生气,不咸不淡的说道。

很快,陈业峰就回来了,发现其他两名鱼贩子收购价格也是一样的。

这些人不会是提前一起约定好的吧?

不过这岛上的居民也不多,鱼货市场也就这样。

岛上对于海鲜的需求还是有限,鱼贩子收了鱼货,一般都转运到其他地方去销售。

人工跟油费都需要不少,价钱跟其他地方相比,自然要低一些。

“怎么样?他们的价格是不是一样的。你放心,你那两个舅舅的货都是我在收,不会坑你的。”老陆笑着道。

听他这么说,陈业峰也没再说什么。

这个岛上就这么几个鱼贩子,也不能舍近求远开几十公里的船跑到其他地方去,那样光是油费都不划算。

卖给谁都是卖,反正他跟这些人也不熟,只要价格公道,没有鬼秤。

经过一番简单的磋商,价格谈定后,他们就开始往岸上搬货。

全部渔获都搬上岸,基本上都是小管鱿鱼,简单的挑拣下,就可以直接上秤。

清晨的望角码头在薄雾中渐渐苏醒,海浪轻拍着岸边的礁石,发出有节奏的哗哗声。

陈业峰站在船头,看着老陆让自己的家人给大舅他们的渔获过秤。

那杆老式的大秤砣在晨光中闪着暗沉的光泽,秤杆上的刻度被磨得发亮。

老陆他们一边报数,一边在一个皱巴巴的本子上记着。

陈业峰还特意留了好几条小管出来,打算留着回去自己吃。

现在的小管肚了全是籽,营养丰富,正好让他老婆补一下身子。这小管仔个头真不错,肚里的籽都饱满了。

海边人几乎顿顿都有海鲜,特别是他们岛上,虽然没有什么蔬菜,鱼、虾、蟹倒是不缺。

等到大舅他们的货过完秤,就轮到陈业峰他们的。

陈业峰让阿财把挑拣出来杂鱼、小虾用个桶收拾起来,这些东西都不值钱,也不能随便扔掉,拿回去可以晒成干货,留着他们慢慢吃。

“这一船比你两个舅舅的还多啊!”老陆惊讶地拨弄着秤砣,转头对陈业峰笑道,“后生可畏,在这边第一次出海就有这样的收获。”

陈业峰只是笑笑,目光却紧盯着那杆老秤。

鱼贩子的秤就是渔民们的命根子,差上一分一毫,都是实实在在的损失。

好在这个老陆做事公道,每称完一筐,都会把秤杆转向陈业峰,让他看清刻度。

全部过完秤,老陆掏出那个皱巴巴的本子,用舌头舔了舔铅笔头,开始算账。

他蹲在地上,把本子摊在膝盖上,嘴里念念有词地计算着。

“小管仔一共五百六十三斤,两毛八一斤,就是一百五十七块六毛四。”老陆抬起头,咧开一嘴被烟熏黄的牙,“再加上那些杂七杂八的,总共一百六十三块七毛。给你凑个整,一百六十四块。”

陈业峰也不会算,老婆也没在身边,但是他有计算器。

他拿着计算器算了下,应该也没有算错。

“没错,是这个数。”

“跟你两个舅舅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大家都是老熟人了,肯定不会坑你的。”

“行吧,那就这样…这钱不能现结吗?我们那边现在都是当场结的。”

“那我们这里不一样,都是先拿单子,过一段时间再结。”老陆怕陈业峰不放心,又道,“你放一万个心好了,我也是岛上的人,不会骗人的。”

陈业峰还是有点不放心,然后把阳大舅拉到一旁,问了一些情况。

阳大舅说他们岛上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卖完鱼货,先把单子拿回来,过一段时间再统一结。

听完大舅的话,陈业峰也微微放心了些。

因为他知道,在一些小地方都是这样的。

这样的话,鱼贩子的压力也会小些。

在他们那边,之前也是如此。

只不过后面王富贵率先提出现结,才将这种局面打破。

陈业峰接过老陆递来的单子,仔细看了几遍,又与大舅他们对比一下,发现也看不出什什么问题,这才放进自己的口袋里,拍了拍,稳妥后才准备回家。

清空了鱼获,他们打算把船开回去。

望角码头距离他们村子也有一段路程,走路的话也比较远。

而且,晚上出海也不方便。

直接把船开到村子那边,比较省时省事。

回船上的路上,二舅阳扶虎凑过来,拍了拍陈业峰的肩膀:

“哟,阿峰,没想到你俩比咱们捞的都还多。”

他语气里带着羡慕,“还是你们运气好,第一次出海就遇到这么大的鱼群。我们今天也是沾了你们的光,往常可没这么多小管仔。”

要不是陈业峰他们发现了鱼群,他们也不会有这么多的收获。

陈业峰谦虚地笑笑:“都是大舅、二舅你们带的路好,我们就是跟在后面捡便宜。”

大舅阳扶龙在一旁默默收拾渔网,听到这话,难得地露出了一丝笑意:“阿峰这孩子,还真是块赶海的料,果然海运好得很。”

想着之前跟陈业峰一起捕获海狼那次,阳扶龙觉得自己这个外甥的海运真的不错,完全妈祖娘娘追着喂饭吃。

他们边走边说话,上了船后,就再次启动机器,从望角码头出来,把船往村子那边的海湾驶去。

到了村子那边的海湾,将船停好,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

此时,晨光已经洒满了小海岛。

石板路两旁的木麻黄在微风中摇曳,投下细碎的影子。

陈业峰提着留下来的小管鱿鱼和一些杂货,脚步轻快地往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