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镇上,他们直奔信用社。
镇上的信用社八点开门,两人到的时候,门口还没几个人。
等了约莫十分钟,信用社的门开了,陈业峰跟着工作人员进去,拿出自己的存款单,说了自己需要取钱。
工作人员也仔细核对了身份,又对上面的签名进行对比,才把钱递了出来,都是十块一张的,厚厚的一沓。
陈业峰接过钱,仔细数了一遍,确认没错,才递给陈业新。
陈业新连忙把钱放进帆布袋子里,紧紧抱在怀里,像是抱着什么宝贝似的。
两人出了信用社,陈业峰又推着自行车,载着陈业新往白沙镇走。
一路上,陈业峰骑得格外小心,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陈业新也紧张地注意着周围的情况,直到看到白沙镇的界碑,两人才稍稍松了口气。
大哥昨天跟他爹来过,指引着二骑车前行,他们找到了那个渔业队的管理处。
昨天接待陈父和陈业新的那个负责人还在,看到他们来了,脸上也是露出了笑容:“你们可来了,我还以为你们今天不过来了呢。”
“让老叔久等了,路上耽误了点时间。” 陈业新笑着说,把帆布袋子递过去,“这是剩下的两千四百块钱,你点点。”
负责人接过布袋子,拿出钱来数了一遍,确认无误,才从抽屉里拿出几张纸,放在桌子上:“这是渔船的转让协议,还有船的登记证,你们看看,没问题的话就在上面签字按手印。”
这是1984年,买船的手续相对简单,主要是证明船只来源合法(渔业队出具证明),买卖双方签订协议,然后到当地的渔业管理部门(或类似机构)办理一个过户登记,变更船主信息,缴纳一点管理费即可。
并没有后来那么复杂的检验、证书等流程。
陈业峰因为有过经验,帮着大哥填写表格,跑前跑后。
陈业新则主要负责点头、按手印、交钱。
整个过程虽然因为需要跑两个地方(管理处和渔业管理站)而花费了些时间,但总体上还算顺利,没有遇到什么刁难。
最后,一张盖着红色公章的船舶登记证明交到了陈业新手上,意味着这条船从此就正式属于他了。
摸着那张薄薄的纸跟登记证,陈业新脸上也满是激动的神情。
他盼着有一艘自己的船,盼了好几年,今天终于实现了,心里的高兴劲儿,怎么也藏不住。
“好了,大哥,手续都齐了。船现在就是你的了!”陈业峰拍了拍大哥的肩膀,也替大哥高兴。
他们向负责人告别,拿着东西往码头走。
两人来到停泊渔船的码头,找到了那条已经属于陈业新的船。
这艘船比陈业峰那艘“满仓号”略微小一些,没有驾驶室,只有一个雨棚。
好在也是有机械动力,不过没有起网机,倒是有一台稳车。
稳车看着挺新的,光是这台机器,也值个一两百块钱。
而且,这艘船看着成色还不错,也不是很破旧,开回去再好好保养一下,再开很多年都没有问题。
“阿峰,我们去开船?”陈业新忍不住道。
昨天大哥跟陈父已经登船检查,一切都是正常的。
“嗯嗯,那你来驾驶,正好先熟悉一下船上的机器。”陈业峰重重的点点头。
大哥也会开船,让他开回去更有仪式感。
上了船之后,陈业峰再一次检查了一下柴油和机器,确认没有问题后,然后启动机器。
这个年代的渔船操作也不复杂,操作方法也是大同小异。
柴油机发出熟悉的“突突”声,陈业峰把船交给大哥操作。
他去解开缆绳,小船缓缓离开码头,调转船头,向着家的方向驶去。
这一次,陈业新开着属于自己的船,脸上的笑容就没有停过。
而此刻,在家的陈母和大儿媳张凤知道他们今天要开着新买的船回来,早就在家里等着了。
按照海边的习俗,买船跟建新房一样,都是家里的大事、喜事,需要祭拜神灵,祈求日后出海平安、鱼虾满仓。
陈母和张凤早早地就准备好了祭拜用的东西:
一只煮熟的白切鸡、一条完整的鱼、一块方方正正的猪肉,三碗米饭,三杯清茶,还有水果、糕点,整齐地摆放在一个红色的大托盘里。
另外还有香烛、纸钱等物。
她们带着强子和欣欣、荣荣还有三子,早就在家门口翘首以盼。
再说陈业峰兄弟俩开着船往回走,约莫过了半个小时,就看到海边的小渔村了。
他们没有把船开回码头,而是先靠向他们村的那个海岸边。
船还没靠岸,就看见岸边站着好几个人。
是陈母,还有大嫂张凤,手里都拿着东西,几个小孩子也在一旁,看见渔船,立马挥着小手喊:
“爹~”
“大伯~”
“大哥、二哥~”
几个孩子都高兴得手舞足蹈,原地跳脚 。
强子更是兴奋地跳着挥手,一脸欣喜的看着陈业新:“爹…这就是我们家的船?”
船缓缓靠岸,陈业新第一个跳下来,脸上是压抑不住的兴奋。
陈业峰跟在他身后,看着大哥一家喜悦的样子,也由衷地感到高兴。
张凤看着渔船,眼里满是欢喜,拉着陈业新的手问:“手续都办好了?船没问题吧?”
“办好了,都办好了。” 陈业新点点头,从怀里掏出协议和登记证,“你看,这是文件,船也没问题,结实得很,我们都开了这么远的距离回来,都没有什么事。”
陈母这时开口说:“好了好了,手续办好了就好,我跟阿凤准备好了祭拜的东西,咱们先祭拜一下,再把船停好。”
说着,她从手里的篮子里拿出东西,然后摆放在船头前。
“三婆娘娘(妈祖),今天我们家老大陈业新买了新船,以后就靠这艘船讨生活了,求您老人家保佑他每次出海都平平安安的,能有好收成,我们一定常来给您祭拜!” 陈母双手合十,对着天后宫的方向拜了三拜,嘴里虔诚地念叨着。
陈业新、陈业峰也跟着双手合十,对着大海拜了三拜。
张凤带着几个孩子,也跟着拜了拜。
祭拜完,陈母又把纸钱点燃,看着纸钱化作灰烬,随着海风飘向大海,才对陈业新说:“好了,祭拜完了,以后出海就放心吧。”
陈业新点点头,他走到船边,把那块红布系在船头的桅杆上,红色的布在风里飘动,格外显眼。
“以后,这就是咱们家的船了!” 陈业新摸着桅杆,语气里满是郑重,像是在对船说话,又像是在对自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