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兄弟水产店虽然是他和二胖合伙,但村里人都知道,陈业峰是主心骨。

“是有这个打算,现在生意不错,有时候忙不开来。”陈业峰点点头,“怎么,你想去?”

阿良重重点头,眼神里带着期盼:“嗯~阿峰哥,我啥活都能干,搬货、送货、看店都行…保证不偷懒,好好干!”

陈业峰对阿良的印象确实不错,而且这几天他的表现也看在眼里。

但他也没有立刻答应,毕竟开店用人要谨慎。

他拍了拍阿良的肩膀:“你的心思我知道了,不过这事我得跟二胖商量一下。这样吧,你先跟着在这里干活,等海田这边弄得差不多了,我给你信儿。”

“当然,我也不用你白忙,我给你算工钱。”

“我不用工钱。”阿良咧嘴一笑,干活更加有劲了,“我一定会好好干的,绝对不会偷奸耍赖。”

“那随便你。”

好不容易有这样的机会,阿良肯定会好好珍惜。

又过了两天,海田的围堰打桩终于到了收尾阶段,最后几根桩子打好后,就只剩下围网的活了。

这天一早,潮水退去后,陈业峰、陈父还有阿良就开始准备围网。

先把之前买的围网从陈业新家里运过来,再沿着木桩,把围网一点点固定好。

围网的活比打桩轻松多了,不用费那么大的力气,只需要把网展开,用绳子牢牢地绑在木桩上就行。

阿良主动承担了展开围网的活,他拿着网的一端,沿着木桩往前走,脚步稳,速度快,没一会儿就把网展开了一大段。

陈业峰和陈父则跟在后面,用绳子把网绑在木桩上,绳子绕着木桩缠两圈,再打个死结,确保网不会被潮水冲开。

“围网不用太高,一米出头就行,潮水最高的时候也漫不过去,还能拦住里面的鱼虾。” 陈父一边绑绳子,一边说,“对了,那边要留两个口子,一个进水,一个排水,不然里面的水没法换,鱼虾也活不了。”

陈业峰点点头,按照陈父说的,在滩涂的两端各留了一个一米宽的口子,打算后续再装上网闸,方便控制水流。

几人合力,没半天时间就把围网围好了。

海田的围堰工程总处划顺利完成了,看着那四四方方、被木桩跟渔网圈起来的滩涂,陈业峰的心里面也感觉踏实不少。

就像是在大海边上,开辟出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小牧场 。

只需待潮起潮落,就可能得到大海的馈赠。

至于养殖什么,就看陈父陈母他们自己了。

开始做收尾工作,做完之后,发现岸边还堆集着一些不少裁剪围网时剩下的网片,大小不一,扔了又确实可惜,这也是花钱买回来的物资。

他伸手拨了拨渔网的线头,指尖触到细密又结实的网眼,脑子里忽然“叮”的一声,像是有根弦被轻轻拨动。

父亲陈父在一旁收拾工具,看着儿子盯着渔网出神,便问了句:“这些零碎网子,你看还能派上啥用场不?不能的话,收拾收拾,以后补网或许能用上。”

陈业峰没有立刻回答,他脑海里浮现出前一世,镇上码头,看那些老渔民摆弄过的一种捕鱼工具。

“爹,我在想,用这些剩下的网,做几个定置网试试。”陈业峰抬起头,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定置网?”陈父愣了一下,随即点点头,“那玩意儿倒是省力,就是做起来麻烦点,还得找对地方下网。你想试试也行,反正网子是现成的。”

得到了父亲的首肯,陈业峰心里有了底。

他招呼阿良:“阿良,来,过来帮我把这些剩下的网都收拾起来,捆好搬上板车,带回家去。”

“好嘞,阿峰哥!”阿良现在对陈业峰是言听计从,干劲十足,立刻手脚麻利地开始整理散乱的网片。

所谓定置网,其实是一种被动式的、固定设置在某处的陷阱类渔具,通常由网墙和集鱼袋(网囊)两部分组成。

其捕鱼原理非常巧妙,利用涨潮时鱼群随潮水游向近岸浅滩觅食,退潮时又随潮水退回深海的习性。

将长长的网墙像一堵迷魂阵一样设置在鱼类的通道上,鱼群遇到这堵“墙”,会沿着网墙游动,最终被引导进入设计好的网囊之中。

潮水完全退去后,网囊就留在了滩涂上,里面的鱼虾便成了瓮中之鳖。

这东西有三个好处:一是省劲儿,布好网之后不用专人盯着,潮水涨落的时候,鱼虾会顺着水流进网里,退潮了去收就行。

二是针对性强,能根据想捕的鱼的大小选网眼,比如想捕黄花鱼、海鲈鱼,就用刚好能卡住它们身子的网眼,不会误捕小幼鱼。

三是耐用,咱们这渔网是耐海水腐蚀的料子,只要不被大浪冲坏,能用大半年,比临时撒的渔网划算多了。

定置网跟固定桩张网捕鱼差不多,都是比较佛系。

但是不用费力撒网、也不用守着渔船,等退潮之后去捡鱼货就行了,特别省心省事,成本也低。

阿良立马应了声“好嘞”,撸起袖子就去搬渔网。

这渔网看着不算沉,可卷起来之后也有几十斤重,阿良却一点不费劲,扛着渔网快步往停在路边的板车走,来来回回跑了三趟,就把所有渔网都搬上了板车。

陈业峰则把剩下的绳子、剪刀之类的工具收好,跟在后面,父子俩加上阿良,一起往家的方向赶。

回到家里,陈业峰找来了制作定置网需要的工具和材料。

梭子、网线、浮子、沉子,还有几根结实的竹篾或细木棍用来支撑网囊入口。

制作过程确实不简单,甚至有些繁琐。

首先需要将那些大小不一的网片巧妙地缝合、拼接起来,形成足够长的网墙。

这一步需要耐心和技巧,网眼要对齐,缝合要牢固,否则潮水一冲就容易开裂。

阿良在一旁打下手,帮着递工具、拉网线,看着陈业峰手指翻飞,梭子在线与网眼间灵活穿梭,眼中满是钦佩。

接着是制作最关键的部分,那就是网囊。

网囊的样子有点像一个大号的漏斗,或者说是拉长了的虾笼入口。

它有一个喇叭形的开口,引导鱼虾进入,内部设有“倒须”,让鱼虾进去容易出来难。

陈业峰用竹篾圈成大小不一的圆圈,固定住网囊的入口和内部结构,然后用细网线仔细编织出“倒须”的形态。

这一步最考验手艺,倒须的角度、大小都直接影响捕鱼的效果。

阿良在一旁看着,想帮忙又怕添乱,只能乖乖递剪刀、递绳子,时不时问一句:“阿峰哥,要不要我帮你扶着渔网?”

“不用急,你先看着,等会儿绑竹竿的时候再喊你。”陈业峰头也不抬地说,手里的剪刀“咔嚓咔嚓”响,没一会儿,一张整齐的渔网就裁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