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业峰一步跨上船,这小舢板也不大,一个人待在上面就差不多占完全部空间。
就在他踏上小船的那一刻,小舢板在水中摇晃起来,塘面上的水波随之荡漾开来。
“小心啊!”陈母担心地喊道。
陈业峰点点头稳住身形,接过递来的捞网。
小船在他的操控下缓缓向塘中央划去,越是靠近中央,鱼越多越大,有些甚至能看到它们张合着嘴,艰难地呼吸着。
一网下去,捞上来的鱼明显比岸边的大了许多。
陈业峰将鱼倒入竹筐中,然后又继续捕捞。
船在塘中缓缓移动,所到之处,银光闪烁的鱼纷纷入网。
塘边的人也没闲着,他们将在岸边捞到的鱼收集起来,已经装满了三个水桶和两个竹筐。
荣荣和欣欣两个小姑娘忙着捡拾偶尔被水推到岸边的零星小鱼,小心地放入小桶中,小脸上全是兴奋之色。
就在捕捞进行得热火朝天之时,远处忽然传来了人声。
大家顿时紧张起来,手上的动作都停住了,以为都要被发现了。
其实被发现了也没什么,他们又不是在偷东西。
这池塘是集体的,都荒废好几年了,也没人管理。
不过陈业峰还是下意识将船划到塘边一个较为隐蔽的位置,其他人也迅速蹲下身,借助塘边的矮树做掩护。
不是故意躲着,就怕有产生什么嫉妒心理,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岸边脚步声越来越近,还夹杂着说话声。
听起来像是路过的人,并没有往这边走。众人不由自主的屏息凝神,生怕一点动静引来注意。
还好,那几人似乎只是路过,声音渐渐远去了。
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相视而笑,有种做了坏事没被发现的窃喜。
明明他们都没有搞什么,却偏偏紧张的要命。
“继续吧,但得更小心些。”陈业峰低声说道,小船再次划向塘中央。
时间在忙碌中过得飞快,不知不觉,他们已经捞了整整四大筐鱼。
塘中的鱼明显少了许多,只剩下一些小鱼零星地浮在水面上。
“差不多了,剩下的就让它们去吧。”陈业峰说着,将船划回岸边。
大家看着收获的鱼,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和满足。
这个池塘好几年都没有抽干过了,里面的鱼儿又大又肥,而且鱼的品种也多。
像赤眼鱼、草鱼、青竹鱼、大罗非、鲤鱼、乌鱼…都有。
到了北边一点,横县、邕州那边喜欢吃鱼生,赤眼鱼很受欢迎。该鱼也叫红眼鱼,用它做出来的鱼生可以叫赤眼鱼生。
吃起口感脆爽口、鲜甜,这种特独口感让它倍受鱼生爱好者的热捧。
赤眼鱼的鱼肉结实强劲,有嚼头,特别适合用来做鱼生。
鱼的肌肉质量对鱼生而言至为关键,它决定鱼肉口感。而赤眼鱼肉强劲,则口舌生汁,越嚼越有味道。
同时,赤眼鱼生制作讲究的是,从鱼打捞到鱼生制作完成应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保持它的鲜甜味。
想起前世吃的鱼生,陈业峰也是咂巴下嘴,回去趁着鱼新鲜,倒是可以尝试一下鱼生的滋味。
陈母估算了下:“这些鱼做成鱼干,够咱们吃好久,还能分些给亲戚、邻居。”
“阿娘,我想吃红烧鱼!”三子拉着陈母的衣角,眼巴巴地说。
“好好好,今晚就做红烧鱼。”陈母笑着应允。
他们将工具和鱼收拾妥当,准备回家。
陈业峰和阿财先将小船抬着送回海边,其他人则带着收获的鱼先行回家。
夕阳西下,冬日的黄昏来得特别早。
天空被染成了淡淡的橘红色,与灰蓝的海水相映成趣。
寒风依旧,但他们心里面都暖融融的。
把船还给王老二,还给他带了几条淡水鱼,每条差不多都有两斤多重。虽然不是海鱼,但是看着也非常不错。
当王老二看到那几条淡水鱼,脸上也满是笑容。他乐呵呵的接过鱼,还想问这鱼是在哪里抓的。
可陈业峰跟阿财含糊几句,转身就往回走,王老二还想着说什么,结果两人早就走远了。
“呃……我还有问题要问呢。”
陈业峰拉着阿财快速往前走:“快走快走,得了几条鱼就可以了呀,还问东问西的。”
两人回到池塘那边,然后帮着把剩下的鱼弄回去。
大哥陈业新推了一辆板车过来,陈业峰和阿财赶紧上前帮忙,几人合力将沉甸甸的四大筐鱼货一一抬上板车。
竹筐里,各种鱼儿还在翕动着腮盖,鱼鳞在夕阳下反射出点点光芒,水汽和鱼腥味的气息也是扑面而来。
“走走,回家了!”陈业新招呼一声,双手扶稳车把。
“东西都拿好了吗?”
“都拿了。”
“那回去吧。”
陈业峰和阿财在一旁扶着筐,三人推着板车沿着村道往家走去。
然而,这显眼的收获想不引人注意都难。
刚走出没多远,就有村民迎面撞见。
那村民看着板车上推着满满当当的鱼筐,最上面的鱼尾巴还有摆动,眼睛瞬间瞪得溜圆,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
“哎哟我的老天爷……阿峰你们这是……这是搞到什么好东西?”村民惊呼道,围着板车转了一圈,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这……这都是淡水鱼啊,你们从哪儿搞来这么多?”
这声惊呼引来了附近几户人家,人们纷纷走出院门,看到这满满一板车的鱼,顿时炸开了锅。
“哇!这么多鱼!”
“这得有多少斤啊?怕是几百斤都有!”
“陈家这又是走了什么大运了?在哪捞的?”
“是啊是啊,快说说,这荒年腊月的,还能有这收获?”
村民们七嘴八舌,羡慕、惊讶、好奇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几人身上。
陈业峰心里暗叫一声“失策”,之前陈父他们往回拿鱼已经够扎眼了,这下板车一推,想低调都难。
陈业新作为大哥,只好停下脚步,憨厚地笑了笑,解释道:“没啥,就是在村里那个荒废了好几年的野塘里捞的寒潮冻得鱼都浮上来了,现在去估计还能捞不少。”
“那个废塘?”有人惊呼,“那里头还有这么多鱼?”
“真的假的?我们咋不知道?”
陈业峰接过话头,语气尽量平淡:“哎呀,我们也是碰巧发现的,都是被冻成这样的,现在去估计还能捞着些,不过肯定没我们这么多了。”
他这话一出,就像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村民们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
“就是东头那个废塘?快走,快回家拿网兜去!”
“孩他娘,别做饭了,赶紧的,拿上水桶跟我走!”
“等等我,我也去!”
刹那间,围观的村民散了一大半,个个脚步匆匆,脸上带着急切和兴奋,朝着池塘的方向飞奔而去,生怕去晚了连鱼鳞都捞不着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