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阿志,那你要借多少钱?” 陈业峰问道。

阿志连忙说道:“我跟二哥这段时间赶海攒了点钱,我爹娘也帮衬了一些,借个八百块钱就差不多了。那船要价三千块,我爹说人家家里不容易,也没好意思还价,那船确实值这个价,我们去看过,船身很结实,设备也都齐全。”

陈业峰想了想,家里虽然大部分钱都存到邮电局了,但为了应急,还留了一些现金放家里,刚好够借给他。

他转头朝自己老婆喊道:“海英,你走动一下,帮忙去拿八百块钱过来。”

周海英应了一声,走到陈业峰身边,问道:“怎么了?要拿这么多钱干什么?”

“阿志要借钱买渔船,还差八百块,你把钱拿给他们。” 陈业峰说道。

俗话说救急不救穷。

听到陈业峰的话,周海英也没再说。

周海英点了点头,往房间里走去。没过多久,她拿出一个布包,然后打开数了数,确定后递给阿志:“阿志,你点一下,看看够不够。”

阿志双手接过钱,小心翼翼地数了一遍,确认没错后,感激地说道:“够了,够了,谢谢阿峰,谢谢嫂子。你们放心,这钱我一定会尽快还你的。”

陈业峰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都是兄弟,不用这么客气。你买了船之后,好好出海打鱼,以后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阿志和他二哥又说了几句感谢的话,然后起身告辞。陈业峰把他们送到门口,看着他们的身影消失,才转身回到院子里。

周海英走到他身边,轻声说道:“阿峰,你就这么放心把钱借给他了?”

陈业峰握住她的手,笑着说:“阿志是什么 人,咱们还能不清楚?他借钱是为了买船,又不是用来干坏事,我放心。而且咱们都是渔民,互相帮衬是应该的,说不定以后咱们遇到困难,也需要别人帮忙呢。”

周海英点了点头,她知道陈业峰说得对。一家人生活在海边,靠海吃饭,邻里之间、朋友之间互相帮助,才能在这大海边安稳地生活下去。

“老四,阿志他爹的消息咋这么灵通,三千块钱就买艘成色不错的渔船,那也是挺划算的。”阿志兄弟愈俩离开后,一旁的陈母就小声的跟陈父嘀咕。

“这谁也没有想到,当时就算是知道了,大概也会觉得忌讳吧。”陈父也知道陈母在想什么。

他们家大儿子想要买艘船,一直没有遇到合适的。

陈母说道:“我觉得老大也没有这么多钱,三千块可不是小数目,不是谁都能拿的出的。”

“等等再说吧,这买船也急不来,也得看缘分。”

“嗯嗯,反正老大现在在阿峰镇上那个水产店帮忙,平时有空就跟他们出海打渔,工钱还是能赚到的。”

陈父陈母在一旁聊着,为这几个儿女,他们也是操碎了心。

此时,院子里传来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这样的生活也是特别让人满足。

……

夜色渐深,外面黑漆漆的。

陈业峰躺在竹板床上,疲惫感如同潮水般将他淹没。

今天忙了一天了,连轴转了十几个小时,此刻沾着枕头便沉沉睡去,连梦里都是海浪翻涌的声音。

凌晨三点半,窗外还是一片浓墨似的黑暗,陈业峰却准时睁开了眼。

这段时间赶海养成的生物钟比闹钟还准,他轻手轻脚地起身,生怕吵醒熟睡的家人。

来到院子里,他打了井水,掬起两把冰凉的水拍在脸上,瞬间驱散了残存的困意。

从门后抄起赶海用的铁耙和网兜,又摸出两个红薯塞进兜里,便悄悄推开院门走了出去。

“五叔……” 陈业峰压低声音敲着隔壁的院门,没过多久,门栓 “咔嗒” 一声响,阿财揉着眼睛探出头来,嘴里还嘟囔着:“阿峰,这早上天儿也太冷了,要不是你叫我,我都起不来。”

“谁说不是呢,不过这天气还算不孬,到了下月,接近过年,天可能就更冷了。” 陈业峰拍了拍他的肩膀,两人踩着月光往海边走。

沙滩上结着一层薄薄的白霜,踩上去咯吱作响,凛冽的海风像刀子似的刮在脸上,两人不由得缩了缩脖子,把衣领拉得更高。

到了海边,陈业峰熟练地解开小舢板的缆绳,阿财帮忙把工具搬上船。

发动机 “突突” 地响起来,小船劈开漆黑的海面,朝着远处的海域驶去。

等到了作业的海域,他们开始拖网作业。

到收网的时候,再把渔网收上来。

一直忙到中午,他们就决定找个岛域放放粘网,然后上岛看看有什么收获,顺便煮个面条吃。

他们终于找到了一处隐蔽的浅滩,铁耙插进泥沙里,一挖就是一只肥美的花蛤,网兜伸进石缝,偶尔还能捕到躲在里面的小螃蟹。

“阿峰,你看这只梭子蟹,得有半斤重!” 阿财举着网兜兴奋地喊道,陈业峰凑过去一看,果然是只品相极好的梭子蟹,青灰色的壳上泛着光泽。

两人说说笑笑,不知不觉,时间就这样悄无声息的过去,船舱里的海鲜也越来越多。

在小岛上煮了个海鲜吃了,休息了一阵,然后他们又去岛上寻找。

直到潮水涨上来,他们就离开小岛,去收之前放下去的粘网。

粘网的收入还可以,平常的鱼类都有捕到。

粘网的缺点就是要经常清洗,要不然太脏了,鱼儿也不会跑到网里。

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说的就是这种作业方式。

“差不多了,咱们回去吧,今天这收成,也能卖不少钱。” 陈业峰发动小船往回驶。

到了冬天,白昼的时间越来越短,明明看着还很早,可天黑来得比之前快多了。

把渔货在码头处理好,推着板车往家里走。

可刚走到村口,陈业峰就觉得不对劲。

平时热闹的村口此刻安静得反常,几个邻居站在远处探头探脑,眼神都有点异常。

他心里一紧,加快脚步往家走,离着老远就看到自家院门口停着几辆绿色的吉普车跟边三 轮,几个穿着制服的边防队员正站在院子里,周海英和陈父陈母脸色苍白地站在一旁,像是受了极大的惊吓。

“同志,你们是不是弄错了?我家阿峰可从来没干过违法的事啊!” 周海英的声音带着哭腔,双手不停地搓着衣角。

陈父蹲在门槛上,眉头拧成一团,嘴里不停地抽着水烟。

“阿峰!” 看到陈业峰回来,周海英像是看到了救星,快步跑过来抓住他的胳膊,“他们说有人举报你投机倒把,还说你跟着二堂哥走私,这都是谁瞎编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