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名媛夫人助我平步青云 > 第812章 抛下合适的诱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将此次检查主导权交出去之后,李默就开始着手基层医疗改革。

刘明凯被他丢在城郊村,所以前去调研的时候,跟着一起的是项云冬。

调研一连三天,找了一些点去看。

这几天,李默一改平日里在办公室的严肃,对同车的项云冬显得格外随和与信任。

最后一天调研的时候,李默一边看着窗外的景色,一边仿佛不经意地开口:“云冬啊,这次调研医疗机构打算打造云中心,我心里其实有个初步想法,还没跟别人提过,你先帮我琢磨琢磨。”

项云冬立刻打起精神:“市长您说。”

李默淡淡说道:“我就在想,这个共享中心,现在主要做的是检验结果互认、影像资料共享,这很好。但我们能不能再往前走一步?

比如,建立一个市级层面的医疗器械集中消毒供应中心?现在各医院自己搞,成本高,标准不一,还存在流失和重复计费的风险。如果统一处理,配送,是不是既能节约资源,又能堵住管理漏洞?”

李默这个想法,并不是只是想想而已。

这个想法直指医疗器械采购和使用的灰色地带,项云冬心里一惊,但脸上不动声色,恭维道:“市长您这个想法太好了,能从根子上解决很多问题。”

李默摆摆手,叹口气:“想法是好的,但阻力肯定巨大。动了多少人的奶酪啊。所以这次调研,我们不看那些表面文章,你要帮我重点留意几个地方……”

李默准备给项云冬交代任务,恰好他们调研的第一个点已经到了。

李默去了天水市医院的消毒供应室,他没有去会议室听汇报,而是直接让院长带着去最核心也最枯燥的消毒供应室。

在调研期间,他指着昂贵的快速消毒设备和堆积如山的骨科植入物包装,对项云冬低声说:“云冬,你仔细看他们的设备使用日志和耗材出入库记录,重点关注报损率和周转率。我怀疑,这里面的‘损耗’是个黑洞。你脑子活,帮我看看有没有什么我们想不到的猫腻。”

项云冬神情一凛,主动过去了解情况。

李默则是与院长聊起了云中心的改造。

院长跟李默自然套近乎,他提到了项云冬的情况。

项云冬的妻子正是县医院的科室主任,都是一个系统的,院长也认识。

李默看着远处正在忙碌的项云冬,然后点了点:“既然都是熟人,以后有机会麻烦照顾一下。”

院长连连点头,他对李默这个分管领导,还算是尊敬的。

毕竟现在天水市,不知道李默的还是很少。

去了市医院之后,又去了几个点,每到一个地方,李默都交给项云冬一些任务。

所以项云冬并不了解,李默究竟调研了什么。

结束调研之后,项云冬神色也有些莫名警惕。

然而在回去的路上,李默笑着问道:“今天,你应该发现了不少关键问题,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思路。这次的调研报告,就由云冬你来牵头起草,直接报给我。关于集中消毒供应中心的构想,你也把初步论证加进去,形成一份绝密材料。”

此话一出,项云冬的警惕心被极大地削弱了。

他隐隐感觉,李默虽然手段厉害,但毕竟需要用人,而现在,自己显然已经成为他想要倚重的“自己人”。

至于这个“集中消毒供应中心”构想,如果真的能够让他来操刀和主导的话,那么绝对是相当肥厚的一块蛋糕。

回去之后,李默就去了办公室。

刘明凯要跟李默汇报城郊村的情况,而项云冬则是去起草文件。

项云冬回去之后,想了想,立刻打电话给夏友军。

很多人都不知道,项云冬实际上是夏友军的人。

两人在单位从来没有过什么接触,私下里除了必要的接触,平时也很少在一起。

但是两人实际上是远房亲戚,项云冬能够进入市政府担任副秘书长,正是夏友军操作的。

不过夏友军当时操作的时候,也不是通过自己,而是转了几道手。

这就让人很少怀疑到他,两人私下联系也是用另一部手机。

电话接通之后,项云冬压低声音,难掩得意:“夏市长,李默今天跟我一起调研。他透了个大计划,想搞一个全市级的医疗器械集中消毒供应中心。”

之前项云冬也一直向夏友军汇报李默的情况,不过并没有什么斩获。

夏友军还认为,项云冬已经暴露了。

却没有想到,项云冬竟然还能提前了解这个消息:“具体怎么说?”

项云冬直接就把李默给卖了:“他让我牵头调研报告,还让我重点查了消毒供应室的耗材报损和平台数据的异常调阅。我看他的意思,是想通过这个中心,把各医院高值耗材的采购、消毒、配送权都收上来,统一管理。这盘子可就太大了。”

夏友军不得不感慨,李默还真会折腾。

不过每一次,他都能够折腾到点子上。

这个事情,如果做好了,的确是个开创性的工作。

只是夏友军更加看出,李默的想法。

“这个李默同志是个人物啊,通过做事想要进一步收权。”

夏友军微微一笑,他觉得自己已经看透了李默的套路。

李默这番做法,与在县里面做一把手一样。

通过改革,将权力集中起来,然后在改革创新过程中,实现自己达到掌控全局的目的。

不过李默的这个做法,夏友军提前掌握了之后,不免多想了起来。

项云冬说道:“夏市长,这是我们一个机会。李默做事情动作向来很大,确实能够为我们所用。毕竟他就是一个光杆司令,如果我们运作得好,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至于什么方面有利,项云冬并没有明说。

他之所以突然向李默投诚,无非就是看中了李默分管的这一块,蛋糕都是很大的。

没想到还没有付出什么,就已经得到了可靠消息。

然而夏友军却远比他想得要谨慎:“这个事情,你先把前期工作做实。同时要观察他,他是不是真的信任你。”

“还有,在调研期间,他有没有说到督导组的事情?”

这个问题,夏友军更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