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1980红顶商人 > 第150章 三....三百万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0章 三....三百万米??

如果第一批产品能够成功交易,那他必须抓紧时间扩产,目前作坊的产量,远远无法满足顾方远的庞大需求。

想到这里,不自觉加快了手中的动作,恨不得立刻飞回到义乌,投入到紧张的生产准备中。

顾方远刚准备和对方挥手道别.....

这时。

一道爽朗且带着几分疑惑的笑声从旁边传来。

“咦?老姜,不摆摊了?这是打算去哪呢?”这声音洪亮而清晰,在热闹嘈杂的市场中格外显眼。

姜汉国听到声音,停下手中的活。

“哟,林科长,还没回上海呢?”语气中带着熟络和亲切。

“唉!任务没完成,回去后还得被赶出来,索性待在这边多碰碰运气。

你这是去哪呢?这么早就收摊,不做生意啦?”林昌军一边说着,一边好奇地瞥了一眼正在忙碌打包的姜汉国的爱人,眼神中充满了疑惑。

“嘿嘿~!这不是碰到贵客了嘛,不用继续摆摊了,准备回去好好干生产。”姜汉国嘿嘿一笑,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神情。

接着他伸出手,指向一旁正准备离开的顾方远,热情地介绍道:“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我的大雇主,顾老板,对了,他也是做纺织厂的。”

林昌军眉毛微微上扬,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

在他们上海第二棉纺厂,像顾方远这般年纪的小伙子,想要当个车间小组长都很困难。

而眼前的这个年轻人,竟然直接成为了一家纺织厂的老板?

以他对姜汉国的了解。

深知姜汉国为人精明且谨慎,如果顾方远没有点真本事,姜汉国是绝不会特意介绍的。

林昌军心中对顾方远的好奇顿时更甚,脸上却依旧保持着礼貌的微笑,伸出手。

“我是上海第二棉纺厂,销售科科长,林昌军。”

顾方远见状,立刻礼貌地回握住林昌军的手。

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不卑不亢地说道:“我是江南省南江市的一家纺织厂,为了方便做生意,暂时挂靠市纺织厂,昨天刚到深圳。”

林昌军听后,并没有感到意外。

目前私人企业想要把产品卖到供销社,走挂靠这条路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关于江南省纺织厂,他还真知道一些,毕竟他媳妇就是江南省人。

江南省纺织厂和上海纺织厂一样,都是以纺布为主营业务。

想到这里,林昌军心中突然涌起一股同病相怜的感觉,不禁微微叹了口气。

“唉-----你们江南省纺织厂订单也开始减少了吧?我跟你说,深圳这边订单也难搞,我已经来了一个多月,也就接到万把块钱订单。

这边说是自由交易,实际成衣厂还是从当地优先拿货,根本不给我们比价的机会......”

林昌军的语气中充满了无奈和疲惫。

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焦虑,仿佛在向顾方远倾诉着这段时间的艰辛与不易。

自从提出改革开放后,各地仿佛达成了某种默契,陆续停止了采购。

经过一番详细的调查才知道,很多地方出现了纺织厂挂靠的现象,而且大多是私人建立的纺织厂。

这些私人纺织厂凭借着灵活的价格策略和当地的关系网络,逐渐形成了地区保护性。

随着纺织行业的蓬勃发展,上海第二棉纺厂作为国营大厂,不但没有在市场中占据优势,反而国内市场份额越来越少。

再这样下去,等待着他们厂的命运,不是倒闭,就是被第一棉纺厂吞并。

厂里的领导终于意识到了危机的严重性,这才调兵遣将,派遣像林昌军这样的业务骨干前往各地拉业务。

可惜,现实却十分残酷,收效甚微。

顾方远上辈子没去过上海,所以对那边纺织厂的具体情况并不了解。

大多是通过一些传闻和小道消息得知,处于‘道听途说’的层次。

此刻,听着林昌军的讲述。

他微微皱起了眉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凝重和思索。

关于纺织厂内部情况,他还真不知道。

“林科长,你这次来深圳是卖布匹的?”顾方远眼神中带着一丝探究,饶有兴趣地问道。

“对啊,你不是?”林昌军下意识地反问道。

脸上露出疑惑的神情,他本能的认为,江南省纺织总厂做的是布匹,顾方远应该也是同类型。

“额....其实我们纺织厂并非制作纺布,而是生产成品出售,否则我怎么会和姜老板有生意来往呢。”顾方远轻轻摇了摇头,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淡淡的笑意解释道。

林昌军一拍脑门,脸上瞬间浮现出尴尬的神色,苦笑着说道:“瞧我这脑子,天天想着卖布想糊涂了。

你们厂是做成衣的吗?有没有兴趣合作一下,实不相瞒,我们厂如今库存积压严重,如果量大,价格好说。”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眼神中透露出对达成合作的渴望。

“......”顾方远在心里暗自感慨,幸亏这是80年代,要放后世,这货做生意必亏。

哪有一上来就告诉对方自家库存积压严重的?

这不是明摆着让人砍价嘛!

不过,他很快想明白了。

对方身为国企销售人员,利润倒是其次,主要是上面下达的任务。

只要能完成任务,哪怕亏一点也没事。

想通这些,也就没必要拐弯抹角了。

“你们涤纶布多少钱一米?”顾方远目光直视着林昌军,直接切入了关键问题。

林昌军眼眸一亮!

眼底闪过一丝惊喜的光芒,没想到顾方远这么快就问价了。

那就说明真有机会达成交易。

赶忙回答。

“要根据采购量,最低1元每米,最高2元每米。”为了防止误会,最后还特地补了一句,“这也是让贸易商有差价可以赚。”

顾方远自然能够理解。

就像他把货卖给顾方伟等人一样。

因为量大,所以卖得便宜,中间留下利润,让他们继续拓展下面渠道。

这么做比较省事,而且可以降低管理成本。

“如果我每月需要300万米呢?”

3万斤差不多10万米,以目前产量计算,一个月最少300万米。

“啥?...三....三百万米??”林昌军眼珠子都快掉到地上,嘴巴张得老大,露出一副惊愕的表情,简直要怀疑自己的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