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战场,惨烈程度仍在升级。
“将军小心!”雷公猛地一声暴喝,用尽全身力气将正挥斧格挡箭矢的徐晃狠狠推开一旁!
几乎是同时,“噗”的一声闷响,一支巨弩携着千钧之力,瞬间穿透了雷公覆有铁甲的宽大胸膛。
将他整个人带得倒飞出去,钉死在身后一辆损毁的辎车上!
这位追随徐晃多年的悍将,当场壮烈牺牲!
“雷公——!”徐晃目眦欲裂,发出一声悲愤的怒吼。
眼睁睁看着老部下为救自己而亡,心如刀绞!
混乱之中,又一波密集的箭雨袭来,副将白饶躲闪不及,身中数箭。
其中一箭更是穿透肩胛,重伤扑倒在地,被身旁亲兵拼死抢回。
“全军听令!交替掩护,向左侧高地缓慢移动!弓弩手压制山坡敌军!违令者斩!”
徐晃强压下翻腾的气血与巨大的悲痛,迅速做出了当前最正确的决断。
虎啸军团到底是大汉一等一的精锐,在遭受如此突然而猛烈的打击。
且高级将领一死一重伤的极端不利情况下,将士们竟然还没有崩溃。
而是依凭着平日严酷训练形成的本能和对上官的信任,依令而行,边战边退,展现出了极高的军事素养。
危急关头,大地开始剧烈震颤!
如雷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仿佛天边滚来的闷雷!
“赵”字大旗迎风招展,赵云率领两万蒙辽铁骑如同钢铁洪流,终于杀到!
由于当阳地势相对开阔,赵云果断将骑兵分为数股,并不正面硬冲敌军严阵以待的弩阵和长枪方阵。
而是发挥骑兵机动优势,迂回包抄,猛击司马懿伏兵的两翼和后方!
赵云一马当先,白袍银枪,宛若天神下凡!
龙胆亮银枪化作漫天寒星,所过之处,敌军如波开浪裂,纷纷倒地。
蒙辽铁骑更是勇不可当,这些来自北方草原和边地的悍勇骑士,骑射精湛,冲击力极强。
瞬间便将原本占据地利、正试图扩大战果的司马懿伏兵杀得阵脚大乱,节节败退。
最终只得在军官的呼喝下,依托地形且战且走,仓皇向江陵方向退去。
这一场突如其来的伏击战,汉军损失惨重。
不仅折损了雷公这员忠心耿耿的骁将,副将白饶重伤昏迷,生死未卜,士卒伤亡更是高达四千余人。
更重要的是,大军自出师以来一路高歌猛进、战无不胜的昂扬士气,首次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夜幕降临,汉军在当阳就地扎下了营寨。
中军大帐内,灯火通明。
徐晃卸去甲胄,内衫肩部已被简单包扎,渗出血迹。
他面色铁青,大步走到主帅荀攸面前,单膝跪地,沉声道:“荀尚书!此役之败,皆因末将轻敌冒进,侦查不明,致我军损兵折将,锐气受挫!徐晃甘受军法处置!”
荀攸连忙上前扶起徐晃,肃容摇头道:“公明何必如此!胜败乃兵家常事。司马懿狡诈如狐,更兼其竟能仿制甚至改进我军重型弩机,匿大军于咫尺之间而我不觉。此乃校事府失察之过,亦是我等身为谋主者,料敌不明之过。非将军一人之责。”
他转头看向一旁一直沉默不语的郭嘉,神色前所未有的凝重。
郑重说道:“奉孝,看来你我,乃至大王,都着实小瞧了这位隐于荆南的‘冢虎’。”
郭嘉此时早已收起了平日那副玩世不恭的神态,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案几。
他锐利的眸子透露出一丝精光,缓缓道:“司马仲达……果然名不虚传。他不仅不知用何种手段获得了弩机图纸或实物,加以仿制。恐怕连我军的部分战法习惯、装备优劣,都已暗中揣摩透彻。”
“此战他是刻意选择在此地,用这种方式打给我们看的。其目的,绝非仅仅杀伤我军士卒。”
“更深之意,在于挫我全军锐气,乱我进军节奏,撼我必胜之心。”
他站起身,走到悬挂的南郡地图前,目光落在江陵位置上。
沉声道:“公达,经此一挫,我军急攻之势已缓。接下来,恐怕得换个打法了。”
“需得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先剪除其羽翼,拔除其在江陵外围的所有据点营垒,断其情报来源与补给线路。”
“然后,再将这条‘冢虎’逼得缩回江陵坚城之内,再行合围攻坚之策。”
荀攸深以为然,点头道:“奉孝所言极是。我军新挫,士气需稳,确不宜再行险急进。”
“当即刻广派斥候,详查南郡地理水文、城邑虚实,尤其是江陵周边百里之内,一山一水,一林一木,皆需勘明。”
“先扫清外围,断其指爪,最后再合十方之力,困龙于渊!”
赵云、徐晃闻言,皆肃然领命。
经此长坂坡一败,这两位当世名将心中最后一丝因连战连捷而产生的轻敌之意已荡然无存,都将司马懿视作了平生罕遇的劲敌。
接下来的十余日,汉军彻底改变了策略。
放弃了速战速决的念头,转而如同梳理乱发一般,极其耐心且细致地开始清扫南郡北部区域。
赵云的蒙辽铁骑化整为零,分成数十支精锐小队。
如同梳齿般反复在南郡的平原、丘陵、水网间穿梭巡弋,清剿小股敌军,捕捉敌方斥候。
汉军斥候的活动范围与频率更是扩大了数倍,夜不收、游骑兵几乎昼夜不息。
任何一点可疑的踪迹、一丝反常的烟火,都会引来最严密的侦查。
在这种高压清剿下,司马懿布置在野外的数支伏兵和疑兵相继暴露。
不是被汉军以优势兵力提前识破、反遭围歼,就是被逼得无法立足,仓皇逃回江陵。
汉军这种不贪功、不冒进、稳扎稳打、步步紧逼的策略,让坐镇江陵的司马懿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他赖以纵深的弹性防御体系逐渐失效,活动空间被不断压缩,来自北面的情报来源也几乎断绝。
最终,权衡利弊之下。
司马懿不得不下令,放弃所有外围据点,将散布在野外的兵力全部收拢。
并尽可能地将周边粮草物资抢运入城,决心依托江陵坚固的城防体系,积蓄力量,与汉军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围城决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