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午后,阳光慵懒地洒在苏府的花园中。锦柔身着一件淡粉色的罗裙,漫步在花丛间,手中拿着一本诗集,时而驻足,时而轻吟。苏然身着月白色长衫,手持一把折扇,远远地看到锦柔,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迈着轻快的步伐向她走去。
“锦柔姑娘,今日好雅兴啊。”苏然来到锦柔身边,笑着说道。锦柔抬起头,看到苏然,脸颊微微泛红,轻声说道:“苏公子,你也来了。这春日的花园,繁花似锦,最适合读诗了。”苏然微微点头,目光落在锦柔手中的诗集上,说道:“不知锦柔姑娘读的是哪位诗人的佳作?”
锦柔将诗集递给苏然,说道:“是李太白的诗。他的诗豪放飘逸,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读来让人豪情满怀。”苏然接过诗集,随意翻开一页,轻声吟诵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好一句充满壮志豪情的诗句。锦柔姑娘,你可有这般豪情壮志?”
锦柔轻轻一笑,说道:“我虽为女子,却也向往能像男子一样,有所作为。只是身为女子,诸多限制,难以实现心中抱负。”苏然看着锦柔,眼神中透着欣赏,说道:“锦柔姑娘不必妄自菲薄。如今这世道,女子也能撑起半边天。就像凌云姑娘,在商业上不就做得风生水起吗?锦柔姑娘若有想法,我定会全力支持。”
锦柔心中一暖,看着苏然真诚的目光,说道:“多谢苏公子鼓励。其实,我一直对医术很感兴趣,想要学习医术,济世救人。只是家中长辈觉得女子学医抛头露面,有失体统,一直不同意。”苏然皱了皱眉头,说道:“这想法太过迂腐。医术乃救人之术,岂会因性别而有分别。锦柔姑娘若真想学医,我认识一位医术精湛的老郎中,他为人开明,或许愿意收你为徒。”
锦柔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说道:“真的吗?苏公子,若能如此,锦柔感激不尽。”苏然看着锦柔那充满期待的眼神,心中满是欢喜,说道:“自然是真的。明日我便带你去拜访他。”
第二日,苏然早早地来到锦柔家中,接她一同去拜访老郎中。一路上,两人骑着马,有说有笑。锦柔的骑术并不精湛,苏然便在一旁细心指导,偶尔扶一下锦柔的手臂,两人之间的氛围愈发暧昧。
来到老郎中的医馆,苏然向老郎中说明了来意。老郎中上下打量了锦柔一番,见她眼神清澈,透着聪慧,心中已有几分喜欢。“苏公子推荐的人,想必不会差。只是学医并非易事,需要吃苦,姑娘可愿意?”老郎中问道。锦柔坚定地点点头,说道:“先生放心,锦柔愿意吃苦。”老郎中满意地笑了笑,说道:“那好,从今日起,你便跟着我学习吧。”
锦柔满心欢喜,连忙向老郎中行了拜师礼。苏然在一旁看着锦柔,心中也为她感到高兴。此后,锦柔每天都会来医馆学习医术,苏然只要有空,便会来陪她。他帮锦柔研磨、整理医书,两人一起探讨医术问题,感情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逐渐升温。
一日,锦柔在医馆学习时,遇到了一个棘手的病症。一位农妇带着孩子前来求医,孩子高烧不退,浑身长满了红疹。锦柔按照所学的知识,开了几副药,可孩子吃了之后却没有丝毫好转。锦柔心急如焚,不知如何是好。
苏然见锦柔如此焦急,便安慰她道:“锦柔,别急。我们再想想办法。或许可以去请教一下其他的郎中。”锦柔听了苏然的话,觉得有道理。于是,两人一起走访了扬州城的几位有名的郎中,可大家给出的治疗方案都大同小异,孩子的病情依旧没有起色。
回到医馆,锦柔坐在椅子上,一脸的沮丧。苏然心疼地看着她,说道:“锦柔,别气馁。我们再仔细研究一下医书,说不定能找到新的办法。”说着,苏然便和锦柔一起翻阅起医书来。两人从白天一直翻到深夜,眼睛都熬红了。
就在锦柔快要绝望的时候,苏然突然兴奋地说道:“锦柔,你看这里。有一种偏方,用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几味药熬成汤,给孩子洗澡,或许能清热解毒,缓解症状。”锦柔看了看医书上的记载,觉得值得一试。
于是,两人立刻按照偏方准备药材,熬好药汤后,给孩子洗澡。奇迹发生了,孩子的红疹渐渐消退,体温也开始下降。锦柔激动得热泪盈眶,她看着苏然,说道:“苏公子,谢谢你。若不是你,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苏然轻轻地擦去锦柔脸上的泪水,说道:“锦柔,我们是一起的,不用言谢。看到孩子病情好转,我也很高兴。”
经过这件事,锦柔与苏然的感情更加深厚了。他们彼此理解、支持,一起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携手前行,爱情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绚烂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