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宋:逆转靖康 > 第38章 复国的梦想【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杨信虽然沉默寡言,看着老实敦厚,实则也是个心思深沉的人。

郭淮山既然能够将他安排到沙门岛去,那前面的事肯定早有安排。

事已至此,杨信对郭淮山一点儿怨恨没有也是不可能的。

郭淮山劝道:“成大事,不能拘泥儿女情长,到最后等候拜将才是男儿本色。”

杨信此时万念俱灰,心里怀着对李厚的愧疚,

不知道怎么面对李氏女子,只想着赶快逃离此地。

本来按照郭淮山的计划一切顺利,只是想不到李重山母子也会跟着来到登州。

令杨信更加想不到的是李重山居然成了杨元嗣的义子,事情发展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

郭淮山处事非常谨慎,从杨信到了登州以后,从来没有联络过他。

但是当杨信听到徽宗要去泰山封禅,然后卢进义担任侍卫工作的时候,

他立即意识到这其中肯定有郭淮山的影子。

杨信这么长时间的相处,已经知道了杨元嗣是什么样的人。

他也担心李重山的安危,这才主动要求随行。

只是他这次的反常言行,引起了花荣的警觉,这才有杨元嗣的到访。

杨元嗣向来不相信什么王霸之气,纳头便拜的剧本。

他现在这个位置,如果要用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要搞清楚人家最核心的需求。

杨元嗣销售冠军出身,针对客户的需求还是能够分的清的。

郭淮山这次没有安排杨信和李继恩行动,肯定是藏着更深刻的阴谋。

杨信起码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对不起自己的地方。

只要杨元嗣的筹码比郭淮山的要重,杨信就还是能够争取过来的。

李重山就是杨元嗣手中最重要的筹码。

“那么你以后打算怎么办?”

杨元嗣问道。

杨信摇了摇头,回道:

“只求大王放小人一条生路,我带着重山母子隐姓埋名,了此残生罢了。”

杨元嗣摇了摇头,说道:

“且不说你不欠我什么,没必要求我,但说李重山凭什么就会跟你走?”

杨信陷入了沉默,李重山的性格两人都清楚,不是个轻易可以说服的人。

杨元嗣将桌子上的酒袋子取回,说道:

“人生一世,最主要是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你被人家算计了半生,我不想你继续被计划算计下去。”

杨信听了此言,眼中迸发出一种决绝的光,

“大王,小人愿意……”

杨元嗣不等他说完,按住他的肩膀肩膀说道:

“你先不要回答,等真正想好了再来找我。”

杨信看着杨元嗣,点了点头。

从杨信家里出来的时候,天色已经有些昏暗。

杨元嗣骑着马赶到了三十里之外的武家坡,这里是登州军新建的火器作坊的营地。

火器的威力杨元嗣比这个时代有着更清醒的认识,

但是他也知道凭着自己的知识,也没办法给雷振等人更大的指导。

杨元嗣只知道个“一硝二硫三木炭”,具体如何生产加工研制更先进的火药,就要靠雷震他们自己了。

武家坡附近五六里都没有人家,这也是为了安全考虑。

毕竟现在火药的威力虽然比不上炸药,要是真的发生了爆炸也不是闹着玩儿的。

金国多重装骑兵,这种兵种非常难以对付。

登州骑兵现在冠绝大宋,也只能说跟铁浮屠五五开。

要想做到以步兵克制骑兵,武器铠甲登州可以做到,人员就很难了。

毕竟以大宋的生产条件和营养水平,要寻找能够身着重甲灵活使用斩马刀的人本就不容易,

更不用说还要将这些人训练的能够面临具装骑兵的冲击而阵型不散乱,那也不是短时间内能成型的。

杨元嗣在江南的时候,亲眼见识了雷振的手雷的威力,

如果能够在此基础上改进,其实还有更多玩儿法。

比如可以制造简单的地雷,将对方骑兵引入预设的战场,

虽然杀伤力不一定非常大,但是对于骑兵阵型的扰乱是非常致命的。

骑兵只要阵型混乱失去冲击力,战斗力就会大打折扣。

杨元嗣计划将这些火药制作的武器当做秘密武器,在关键的时刻拿出来用。

雷振还没有吃晚饭,满脸都是黑乎乎的灰,显然刚才还在研究火药。

杨元嗣单骑到来让雷振吃了一惊,他惊喜的跑过来跪在地上,都有些哭腔,

“大王你回来了?他们都说大王死了,我才不信那些胡话,大王真龙下凡,命长着呢!”

杨元嗣会心一笑,雷振确实是个老实人。

按照现在的话来说,他属于技术型人才,官场上的那一套肯定不适合他。

他的家人都已经死于战乱,杨元嗣在登州又给他娶了一房妻室。

雷振本来就不是个有多大野心的人,对于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

他已经下定决心,要为杨元嗣研制出绝世的火器。

雷振确实也没有辜负杨元嗣的期望,最近他已经研究出了地雷的雏形,威力相当可以。

此刻见到杨元嗣,急于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示给杨元嗣看。

杨元嗣却道不着急,先吃饭。

雷振和他的徒弟们的军饷都非常高,平时营中的伙食也不差。

杨元嗣吩咐庖厨,按照平时惯例安排饭食就可以了。

那庖厨素来听说大王对于饮食要求不甚华贵,此时也不敢怠慢,拿手好菜做了七八个。

杨元嗣招呼他们一起用食,这些工匠如何敢跟他同桌?

最后雷震只能找了几个有头有脸的徒弟,坐在杨元嗣下首。

杨元嗣看有酒有肉,味道居然还不错。

雷振看杨元嗣兴致挺高,立即命令徒弟们将地雷拿了出来。

这地雷还是杨元嗣亲自起的名字,雷振认为非常贴切。

杨元嗣的设想是直接制作铁地雷,不过他错误估计了现在的科技水平。

地雷的杀伤主要靠碎片和冲击波,现在的火药威力还达不到如此程度。

不过雷振对于火药方面绝对是专业的,他找到了另一种材质。

登州南边磐龙城外,全部都是石山,石头取之不尽。

雷振研究出来了石雷,杨元嗣豁然开朗,这不就是北宋地雷战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