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虎要把这盘棋就更大了。如果说王小天是这场人才争夺战的总设计师,那么李虎就是那个深入敌后的“猎头之王”。他手握一张在欧洲深耕多年的情报网,目标明确:不仅要抢走美国和苏联名单上的人,更要挖出那些被历史尘埃掩埋的“无名之辈”——一个机床技师、一个化工配方员,或许比十个火箭专家更能解决眼前的燃眉之急。一场围绕着科学家、工程师,甚至技术工人的全球暗战,在他的指挥下悄然升级:
李虎的“蜂巢计划”:一张覆盖欧洲的猎网
李虎的行动比王小天更为激进。他将欧洲分部代号定为“蜂巢”,下设“学术”“工业”“隐蔽”三条战线:
- **学术线**:以“国际科学重建委员会”名义,在哥廷根、海德堡等大学城设立办事处,公开招募“战后重建顾问”;
- **工业线**:通过香港“远东贸易公司”收购德国破产工厂设备,连同技术团队一并“打包”运往华夏;
- **隐蔽线**:特工伪装成红十字会人员,在难民营中筛选目标,用伪造的拉丁美洲护照实施转移。
“记住,”李虎在巴黎的秘密会议上对手下训话,“我们要的不只是教授,一个能修好容克斯发动机的技工,比十个理论物理学家更值钱。”
“萤火虫行动”:抢夺马格努斯·布劳恩**
当美国oSS特工在哥廷根大学档案室找到马格努斯时,李虎的特工已提前一步。他们利用马格努斯对兄长沃纳·布劳恩被美国控制的担忧,抛出致命诱惑:“我们知道您想摆脱NASA的监控。来兰州,您能独立领导火箭项目——而且,我们找到了您194x年失散的女儿。”
这句话击中了马格努斯的软肋。在瑞士边境,三方特工爆发枪战。最终,马格努斯带着装有V-2陀螺仪图纸的皮箱,登上飞往乌鲁木齐的运输机。
“橡胶密使”:理查德·克劳斯的逃亡**
苏联特工在法兰克福火车站截获克劳斯时,他正准备带着家人逃往英国。李虎的“蜂巢”成员——一名伪装成英国记者的女特工——突然出现,亮出克劳斯妻子被纳粹杀害的旧照:“苏联人会把你当战犯,美国人只会榨干你的价值。只有华夏,能让你为反法西斯而战。”
克劳斯最终选择经香港转道昆明。他带来的**“低温乳液聚合”**技术,使华夏在云南建成了亚洲最大合成橡胶厂,产品同时供应全球。
技术工人的“蚂蚁搬家”战略
李虎的真正杀招,在于对底层技术工人的系统性转移。他称之为“蚂蚁搬家”:
- **克虏伯技工团**:23名精通炮管锻造的工人,伪装成“德国战俘劳工队”,被塞进运煤车从东德运至波兰,再经海路送至青岛;
- **法本化学师**:17名掌握染料合成的工程师,以“难民家庭”为单位,分批经意大利热那亚港登船;
- **容克斯技师**:9名飞机引擎维修专家,通过梵蒂冈教会渠道,以“传教士”身份进入华夏。
这些来自世界各地、默默无闻的人们,他们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散落在广袤无垠的华夏大地之上。然而正是这样一群看似平凡无奇的无名之辈,却在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创造出了超乎想象的辉煌成就!
其中最为令人瞩目的当属那位远渡重洋来到沈阳的克虏伯工人。他凭借着自己多年积累下来的精湛技艺和对机械制造领域深入骨髓般地热爱与执着追求精神,经过无数次反复试验之后终于找到了一种全新且行之有效的机床改革方案,并将其成功应用到实际生产当中去——这一举措直接导致 95 式步枪每月生产量飙升至原来水平三倍有余!
与此同时,另一个同样具有里程碑意义事件也正在南京悄然上演:那位从法德国远道而来的法本工程师在这里奇迹般地改进了青霉素发酵工艺流程!这项技术革新犹如一把神奇钥匙开启了解决战争时期药品短缺难题大门,使得原本岌岌可危、随时可能失去宝贵性命数十万英勇无畏战士们得以重获新生并重返战场继续为国效力……
美苏的反制与李虎的绝地反击
**美国的“净化行动”**
oSS特工开始在中转站安插内线,一名代号“夜枭”的叛徒出卖了哥本哈根中转站。李虎当机立断,命令炸毁仓库制造混乱,同时用冷藏车将科学家转移至渔港——尸体被伪装成“冻死的难民”,混在鱼货中运走。
**苏联的“人质战术”**
NKVd绑架了贝克尔留在东德的侄子,逼迫他为苏联工作。李虎派特工潜入东德,不仅救出人质,还顺手带走了苏联在德累斯顿的秘密核实验室的蓝图。
195x年,当第一辆“铁牛-40”拖拉机驶过天安门时,其柴油机缸体由贝克尔的特种钢铸造,轮胎来自克劳斯的合成橡胶,而火花塞电极则含苏联提供的稀有金属。这场人才争夺战最终证明:
**科技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而真正的强国之道,在于将战争遗产转化为和平薪火**。
李虎在晚年回忆录中写道:“我们抢的不是人,是文明的火种。当这些火种在华夏的大地上燃起时,我看见了国家的繁荣昌盛。”
196x年,贝克尔在兰州的实验室里,用锉刀在一块特种钢上刻下“和”字。同一时刻,马格努斯在酒泉发射场按下火箭点火按钮,克劳斯在云南橡胶林中品尝着菠萝蜜。而在千里之外的华盛顿和莫斯科,冯·布劳恩与格罗特鲁普正为冷战的太空竞赛焦头烂额。
历史的天平,早已在194x年的暗流中,被一群东方来客悄然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