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眸色变得深沉不可测,“爱妃,这个,你作何解释呢?”
崔疏影的脸色在一刹那间,变白。
她仔仔细细地检查了风筝,并未发现不妥,可谁能想到,那个林玉轩居然在骨架上,做了文章!
“陛下,这个臣妾并不知情。臣妾若是知道这骨架上有梅花,定不会拿这风筝的。臣妾当真不知情。”
崔疏影跪在地上,眼眶泛红,“陛下,臣妾与您夫妻多年,臣妾对您的情分,您是知道的。”
“都说人心隔肚皮,陛下又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哪能知道你的所有事情?”
柳妃说话直爽,“陛下,臣妾觉得,既然发生了此事,便应该好好查清楚。”
她看了一眼崔疏影的肚子,“毕竟,崔妃前段时间刚怀孕,现在又有人给你放风筝,也不知道这两件事,有没有关联呢。”
崔疏影心口一颤。
柳妃看似无心的话,却说到了她的要害。
她心中惶恐万分,努力握紧拳头,尽量不表露出异常。
皇帝眼皮直跳。
虽然柳妃的话难听,可是却也有一定的道理。
而且风筝一事,处处透露着怪异。
“那么,就按照柳妃说的话去办!”皇帝现在没有任何心思看奏折了,他现在就想弄清楚,林玉轩为何放风筝到皇宫里来?
为何崔妃还拿了林玉轩的风筝?
事实真的像是崔妃所说的那样吗?
皇帝让人去传林玉轩。
皇后心中打鼓,希望林棠棠此时已经按照大宫女所说的,跟林玉轩对好了台词。
而这厢。
崔絮在茶楼里喝茶时,多次听到说书先生讲故事,他心中涌上了一丝不详的预感。
出了茶馆后,崔疏影身边的大宫女来了。
面色陡然变沉,他来不及回府,当即去了一趟林玉轩的住处,约见了他。
果然,只隔了一炷香的时间,卫岭便上门提人了。
他坐在马车里,后背浸出了一层冷汗,一路跟到京兆府,在对面的巷子里看着。
果不其然,一会林棠棠的车架便来到了京兆府。
又过了一会,宫中内监的车架也来到了京兆府,最终林玉轩被带走。
崔絮现在浑身湿漉漉的,额头上都是汗水。
这一次,崔氏面临生死攸关的时候,也不知道,那东西会不会起作用……
此时,等在勤政殿的几人都觉得时间过得格外缓慢。
崔疏影担心事情败露,时不时望向门口;
柳妃则想迫不及待地查明真相,好看仇人倒霉;
皇帝则心中烦躁,崔疏影这么多年对他有情不假,可是他作为帝王,不会真的相信任何一个人,谁知道崔疏影这一切是不是装出来的呢?
在三人的期盼中,传旨的内监终于回宫了。
出乎意料的是,内监除了带回来林玉轩,身后还跟着林棠棠与卫岭。
崔疏影在看到林棠棠的那一瞬间,眼睛都亮了。
她就知道,林棠棠是一个顾全大局的聪明女人,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想到办法。
京兆府尹卫岭估计便是她喊过来的援兵。
不得不说,林棠棠这个女人,确实是手段了得。
“你们两人怎么来了?”皇帝与宝妃面带诧异。
“陛下,微臣是前来禀告公务的,事情与林玉轩有关。”两人回道。
崔疏影听到此话,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
这下,风筝一事最终能够圆过去了。
她清了清嗓子,笑着开口,“林棠棠,你可是来说明风筝一事的?
本宫记得你曾经说过民间风筝节一事,你还说你让小叔做了几只风筝试飞,看看,这地上的风筝,是不是你让你小叔做的?”
崔疏影语气中的暗示意味明显,只要林棠棠顺着自己的话说下去,这件事情就很好解决了,自己与林玉轩也能够安然无恙地脱身。
柳妃不可置信地看着林棠棠,是这样的情况吗?如果林棠棠回答是,那今日自己不仅白告状了,还会影响自己在皇帝心中的形象。
皇帝也看着林棠棠,等待她的回答。
“崔妃娘娘莫不是记错了?民间是有风筝节,可是我却从未让我小叔,不,应该是林玉轩做过风筝啊。”
林棠棠一脸诧异,反驳了崔疏影的话。
“你!”崔疏影不敢相信林棠棠不帮她。
她气得发抖,手指发颤,说不出话来。
“崔娘娘这是何意呢?”
林棠棠一脸正气,“在陛下面前,我当然要说实话啊,难不成我顺着你是话,说假话?这可是欺君大罪呢。”
崔疏影简直快被气疯了,“林棠棠,你再想想!你若是没有记清,对你小叔是有影响的。”
“小叔?”
林棠棠冷笑一声,“陛下,臣女坚持方才说过的话,请陛下明鉴。”
崔疏影还想说些什么,皇帝脸色一沉,“林玉轩你说说,你为何放风筝到宫中?那风筝是为什么人放的?”
皇帝直接将风筝扔到林玉轩身上,“你若不说实话,我便立马叫人将你千刀万剐,让你痛不欲生!”
林玉轩平常没吃过苦,被皇帝这么一威胁,裤子都湿了。
他方才在京兆府已经被吓到了,此时面对皇帝的龙威,心理再也承受不住了,瑟瑟开口,“陛下,我与崔娘娘其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