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郎君,真的吗?去哪里?”
连睡着的小丫和小猴子都醒了。
葛明微微一笑,说到:“本小郎君对哪里都不熟,这要是万一迷了路,本小郎君英俊,丁香漂亮,小丫可爱,小猴子敦厚,说不定全被人拐了去。”
丁香、小丫脸红,小猴子傻笑。
“大哥和二哥昨天打了一宿麻将,现在正睡觉呢,等睡醒了让他们带着咱们出去逛逛,本小郎君现在打算补一觉。”
丁香、小丫帮着铺床,小猴子打来洗脸水,在三人服侍下葛明打算睡觉。看到葛明上了床榻,丁香几人小心出了房间。
只是床榻难受,葛明不习惯;枕头高度不对,应该差了半指;怎么调都不舒服,居然有些睡不着。
葛明躺在床榻上睡不着,盘算着好像很多事要做,但是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开始。
酒楼要开,问题是没有猪肉供应,没有可口的猪肉那就少了竞争力。现在养猪也来不及,想养猪那还需要有农庄才行,反正猪肉太早吃不上。
再说长安开酒楼跟临渝完全不同,临渝父亲说了算,开酒楼出不了什么麻烦。长安就不同了,这里高官显贵太多,要是有人找茬怎么办?这太正常了,不是你得罪了别人别人才来找茬,可能觉得你混得好所以来找茬,人性就是如此,尤其是闲的蛋疼的勋贵们。
在什么地方开,还要租买店铺,这些东西一点都不懂,可以说是完全没底。到了长安,临渝百事通的福伯就没多大用处了,跟其他老仆差不多,也是土包子进城,看什么都稀奇的时候。
看来需要找人合伙才行,尉迟恭是个好选择,脾气大、级别高,别人不敢惹。哎,要说尉迟恭真是命好,碰上本小郎君愿意跟他合伙的人。
过些日子悲催的生活就要来了,要进宫陪着李承乾读书,李承乾好像跟魏高明一样大,都比自己小一岁。这么小年纪应该还没弯吧?好像也没到称心出现的时候呢。
这么热的天,不知道进宫要不要多穿几条裤子,安全第一,安全第一。
昨天没睡好,胡思乱想一通之后,葛明总算睡着了。
临近中午,葛明被丁香叫醒。随便洗洗脸,人总算精神了很多,要说还是年轻好哇,要是后世坐着睡了一夜,没两天时间补不回来。
中饭依然群魔乱舞,好在父亲已经苏醒了,据说尉迟家有上好的醒酒药物,还据说这东西比尉迟家的酒都多。。。。。。
用过中饭之后,葛明打算出去逛逛,让两个堂哥带路。尉迟宝林自然更想出去逛逛,于是自告奋勇带路。
葛明让薛礼带上些钱,带着小丫等人跟着三个哥哥出发了。薛礼武力高,力气大,背着铜钱不在话下。要说在唐代花钱都不容易,全是铜钱,这东西死重死重的。
去哪里逛?葛明最想去的就是东市和西市。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葛明当年是背过木兰辞的。
据说买东西的说法就源自唐代,去东市、西市购物,演变成了买东西,一直流传到现在。
东市和西市就在长安东西两侧,是对称的布局,不过已经靠近东西城墙,这时候长安城并不大,所以其实距离并不远。
据说东西两市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积集。有笔行、酒肆、铁行、肉行、买胡琴者、杂戏、琵琶名手、货锦绣财帛者,异常繁华。
东西两市的差别也是有的,东市出名的是餐饮娱乐行业,西市出名的是贸易,是无数胡商的聚集地。所以勋贵喜欢去东市,买卖人去西市,这就导致东市的地位比西市高出很多。
葛明更想去西市转转,看看有没有什么新奇的玩意,那里胡商比较多,肯定有一些异域的东西。只是尉迟宝林对西市嗤之以鼻,说那是下等人去的地方,葛粮、葛仓也这样认为,于是没办法只好去了东市。
尉迟家一直往东就是东市所在的地方了,到了东市,葛明才发现确实是个好地方,店面整洁干净,远远望去人就不少,各种牌匾全都有,商品非常齐全。
转了一会葛明就发现有一个特点,买同样货物的都扎堆,一问尉迟宝林才知道,原来人家叫做“行”,是官府有意为之,这样比较方便管理,买东西的人也少走路,不过扎堆做生意竞争有些大呀。
酒楼林立,青楼林立,果然是个消费的好地方啊,最适合醉生梦死了。
刚过了饭点,这时候酒楼的人不多,至于青楼大白天的休息,到了华灯初上的时候才是生意最好的时候。
“大哥、二哥,这家酒楼门口怎么有几个怪模怪样的人?天气也没那么热啊,怎么穿的这么少?”葛明指着一家酒楼门口两个迎宾的胡姬,衣着暴露正在扭动着腰肢。
葛粮一把挡住葛明的眼睛,尴尬的说到:“老四,这是胡姬,是从大唐西边很远的地方来的,专门负责迎宾的。”
“那不是大唐人?难怪头发是亚麻色的呢,怎么穿这么少?”
葛粮。。。。。。
“老四,这是人家的民族服装,这是人家的习俗,跟咱们唐人不一样。”
“哦哦哦,原来如此。”
葛粮擦擦满头汗水,我家老四年纪小,可不能早早接触这种事。
继续往前走了一段,葛明指着一家青楼。
“大哥,这家酒楼怎么这个时辰不营业?老板不是要亏死?”
葛粮一看是青楼,尴尬的说到:“这家不是酒楼。”
“啊?这么富丽堂皇的不是酒楼?不卖饭菜,那卖什么的?”
葛粮、葛仓、尉迟宝林满头黑线。卖什么的?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薛礼也非常好奇,把背着的钱袋子往上提了提。
“大师哥,二师哥,这地方看起来真好看,到底是卖什么的?”
丁香、小丫更是不懂,竖着耳朵等结果。
葛粮此时觉得应该听老四的,去西市逛逛算了。
尉迟宝林觉得父亲大人说的对,明哥儿年幼,跟咱们玩不到一起去。
“呃呃,老四,大哥看东市也没什么逛的,不如咱们去西市看看。”
“大哥,咱们才到东市没多久,不逛完了怎么就走?”
“走走走,咱们去西市看看。”葛粮拉着葛明,葛仓拉着薛礼,丁香、小丫、小猴子满头雾水跟在身后。葛明心中暗暗好笑,这两个混账堂哥,怕是这些日子就没干好事。
众人从东市出来沿着大街往西走,约莫一刻钟之后。
“大哥,这不是瞎折腾吗?刚才好像过路尉迟叔叔家了。”
“老四,就你话多,这不是为了迁就你嘛,赶紧走。”
西市跟东市是成对称布局的,葛明觉得西市比较有看头一些,东市餐饮娱乐居多,还有就是一些比较高端的店铺,算是富贵人经常去的地方,不是适合逛街的地方。
西市更像是个批发市场,环境不如东市,店铺多也比较乱,人更多、更加嘈杂。不过看到这个场景,葛明后世幼年的血脉觉醒了,那时候最喜欢跟着父母去赶大集,看到卖什么的都觉得稀奇。
不光葛明如此,丁香、小丫还有小猴子也是如此。薛礼刚到葛家没多久,本是穷孩子出身,让他在东市逛都有些不自在,在西市明显觉得舒坦了很多。不过这里人更杂一些,薛礼赶紧把钱袋子放到了胸前,背着改成抱着了。
至于尉迟宝林,撇着嘴老大不乐意,觉得自己就不应该在这种地方出现。葛粮、葛仓就无所谓,饶有兴趣的看着周围不少店铺。
有些卖头饰的、梳子的,两个丫头欢快跑进店铺,看看这个看看那个,把这个放到头上对对方好不好看。葛明突然想到,好像还是第一次带着两个丫头逛这种地方,以前逛街真的是逛街,随便看看而已,因为葛明觉得实在没什么东西可买的。
“丁香姐、小丫,看上什么就说话,今天本小郎君买单。”都是些不值钱的小东西,葛明说的非常有底气。
葛明好像没给两人买过东西,不过家里的香水、香皂随便用。至于乱七八糟的头饰之类的东西,葛明也不太懂,好像以前在临渝的时候有人上门卖,所以自己也没多注意。
这两个丫头的穿着、饰品,应该都是母亲大人给置办的吧。
两人一听开心不已,买了梳子、木簪等小玩意,做工极为精细。只是黑乎乎的颜色太丑,店家说这是乌木是顶好的木料,木头千万年后才变成这样,葛明自然不懂。让薛礼掏钱出来付账,居然才十个铜钱。
葛明是怀着目的来西市的,因为在尉迟家吃到了孜然,这东西基本都是胡商带过来的,所以想看看有哪些香料可以买的。
尤其是孜然,这是烤肉的灵魂。这大夏天的,晚上烤肉吃冰沙,就算第二天拉稀也认了。
葛明发现西市的唐人小贩大多是卖乱七八糟东西的,各种小玩意居多,还有农具等东西。胡商售卖的全是高价的东西,其实这也难怪,跋山涉水的肯定带不了多少货物,自然是带一些高价的商品才是。
地毯、玉石、宝石、贡龙油绢,这些华而不实等东西葛明个看不上,但是极为适合做礼物。尉迟宝林是懂行的,毕竟在长安也这么多年了。
“明哥儿,这贡龙油绢可是好东西,据说是用特殊的油颜色,能防雨不漏。”
“那不是只能做雨衣穿?或者做雨伞?”尉迟宝林一想好像还真是这个道理,也不知道为何这东西卖的这么贵?
人参、牛黄这东西孙思邈应该喜欢,买上一些做礼品老头应该比较喜欢,于是葛明打算上前问问价格。
“店家,这人参、牛黄怎么卖的?”
店家是个老头,个不高甚至有些瘦小,脸型非常有意思,脑门突出、嘴巴突出。老头一看是个穿着华丽的小郎君,跟着丫鬟小厮不说,还有几个同样穿着华丽的郎君,自然不敢怠慢。
“哎呀,这位小郎君,这可是顶好的辽东参和北地牛黄。您要是要的量大,价钱好嗦。”
这口音怎么跟梅知辉这么像?
“店家,辽东人?”
“可不是咋地。”
看在老铁的面子上支持一下生意吧,葛明完全不懂这辽东参和牛黄到底什么价格。不过后世的经验告诉葛明,这种地方必须砍价,而且要往脚脖子上看。
“小郎君您看,这辽东参起码八十年,有头有脚不说,品相非常完整。老人吃了可使人长年益寿,妇人吃了养颜美容,您要是吃了能够学业大增。”
“这颗辽东参还是小老儿的亲弟弟亲手挖出来的,当时要不是绑上了红绳,这人参就化作人形跑掉了。”
葛明听着邪乎,丁香等人听着有趣。
“好了好了,不过一种草药而已,说个价钱吧?”
老头还有些不好意思。
“这位小郎君,要是别人问小老儿开价十贯,要是您问,只需要八贯。”
“嗯?为何本小郎君买价格还要低一些?看到本小郎君年幼,应该把价格提的高一些才是。”
“那可不成,小老儿在西市开店十来年,从来一分钱一分货。为何小郎君买会便宜一些?不瞒您说,小郎君看着就聪慧善良,还这么帅气孝顺,这人参买回去肯定是孝顺长辈的。”
这辽东老头,还挺会做生意。
“店家,你卖别人十贯,卖给本小郎君居然只要八贯,这完全是看不起本小郎君。”
老头一听楞了,试着问到:“那也收您十贯?”
葛明伸出一根手指,说到:“最多一贯,不卖本小郎君立马就走。”葛明做出要走的样子来。
老头脸色通红,看到葛明好像真的要走,一怕大腿说到:“您说一贯就一贯。”
葛明心中无数个卧槽,恨不得抽自己嘴巴,特么的好像买贵了。这要是后世自己转身就跑了,现在不行,本小郎君是有身份的人。
只好让薛礼付钱,老头把人参装到木盒里,双手捧着递给了葛明。葛明接过木盒,把木盒递给小猴子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