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唐钓鱼人 > 第246章 你们是在犯罪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葛粮、葛仓跟葛明打过招呼,就往车队后面走去,跟刘氏打过招呼之后就继续往车队后面走。

一个想着老婆孩子,一个想着自己的小妾,都是没良心的。

葛三爷跟尉迟恭等人寒暄良久,这时候尉迟恭才说道:“寻相大哥,咱们赶紧进城吧。”

葛三爷一看也对,这人来人往的也不是个说话的地方。

“进了城就别住客栈了,住在家里就是了。家里人口少,好多地方都空着呢。”

葛三爷刚想拒绝,尉迟恭瞪着双眼不乐意,葛三爷这才勉强同意。心里想着等差事安排下来,要在长安买个宅子才是。

王来顺等人前方带路,尉迟恭陪着葛三爷在这些人的身后,葛粮、葛仓、葛明等人在葛三爷身后,后面就是葛家的车队了。

到了长安城门附近,高大宏伟的城墙映入眼帘。葛家车队中各种惊呼声不绝于耳,如同土包子第一次一般。不过也对,相对于长安来说到处都是农村。

葛明以为自己会非常激动,只是看到城墙之后心中居然起了“不过如此”的念头。葛明安慰自己,包子有肉不在褶上,长安城内必定繁华异常。

进城的时候看城门的看到是尉迟家的人,问都不敢问就放行了。并非尉迟恭平常嚣张跋扈,原因其实还是前些日子晴天闪电又打雷上,那么大动静尉迟恭居然什么事都没有,可见此人命到底有多硬。

尉迟恭在马上东指西指,跟葛三爷介绍什么,葛三爷不停点头。两人说什么,葛明完全听不到。城内不准纵马,不是不能骑马,所以溜溜达达的往前走。

行人穿梭,人确实很多。

葛家车队中又传出惊呼声来,引来不少路人相看。葛明此时都觉得丢人,这些土包子确实没见过大世面。

路边店铺林立,比临渝不知道好了多少倍。奈何葛明是后世人,不管唐代的长安有多繁华,也都无法比得上后世的县城,更不要说一些大都市。

长安人口过百万,后世西安人口过千万。。。。。。。此时的长安人口,跟后世两个县城差不多,又让葛明生出了不过如此的念头。

葛粮和葛仓两人陪在葛明身边,看到葛明东张西望,脸上居然波澜不惊。自己两个刚到长安时,都被惊呆了。

“老四,长安这么大,人这么多,店铺这么多,难道你不吃惊?”葛粮按耐不住,说出了自己的疑问。

“大哥,长安确实很大,人也很多,只是跟小弟心中的长安不太一样。”

“你又没来过长安,那你心中的长安是什么样?”

葛明抬头看看天空,笑着说到:“这个时辰应该堵的水泄不通才是,都不堵车还敢叫做大都市?”

葛粮吧嗒着嘴,想象着那要多少人,多少车?才能把如此宽阔街道堵的水泄不通。

现在的长安城不大,但是规划非常合理,主要街道宽阔,便于交通和城市管理。居民坊布局整齐,利于管理和生活。居然还有不错的绿化,这是让葛明没想到的。长安城的建造规划是宇文凯,不愧是个建筑大师。

也没多少时间,车队就到了尉迟府门口,葛明大致看了下,居然是在朱雀大街附近。牌匾上宿国公三个大字熠熠生辉,这要是弄到后世,不知道能拍卖多少钱出来。这是国公家的牌匾,必定是好材料。

要说葛明的脑回路异于常人,关注点总是跟其他人不同。其实说实话,这个时代的任何东西,只要拿回后世必定价值不菲。

府门站着一个青年壮汉,身后跟着不少人,葛明一看差点笑出来,怎也全都是老仆?看到众人到了府门,赶紧下了台阶。

“孩子拜见父亲大人。”

尉迟恭笑着下马,其他人也都跟着翻身下马。

“寻相大哥,这是小弟的长子尉迟宝林。宝林,这是为父经常说起的老兄弟,你的葛伯父。”

尉迟宝林的名字葛三爷早就听过,当年跟尉迟恭造反的时候尉迟宝林已经七八岁了,不过一直放在尉迟恭的老家,由尉迟恭当时的小姨子现在的夫人照看。

尉迟宝林赶紧给葛三爷施礼,恭敬的说到:“小侄尉迟宝林,拜见葛伯父。”

葛三爷一看尉迟宝林,跟尉迟恭长得完全不像,居然还有几分英俊,顿时生出好感来。葛三爷拉着尉迟宝林的手,笑着说到:“多年前就知道贤侄宝林,只是不得相见。不错不错,比老夫家的那个壮实多了。

“明儿,快来见见你宝林哥哥。”

葛明上前给尉迟宝林行礼。

“小弟葛明拜见宝林哥哥。”

尉迟宝林双手握住葛明的手,葛明内心感觉恶心,奈何人太多不好意思甩开。一个男娃被一个粗壮汉子握手,要多恶心有多恶心。听说古人表示亲近,还什么同行同塌的,也不知道古人到底怎么想的。

“明哥儿,你的事你的两个堂哥跟我说了不少,等抽空哥哥带你到处玩玩。”尉迟宝林开心,非常开心。前些日子带着葛粮、葛仓到处玩耍,根本不用看书。

现在葛明也到了长安,这要是不带着葛明好好玩玩,那怎么对得起客人?

尉迟恭黑着脸说到:“宝林,明儿年纪还小,跟你们玩不到一块去。别以为老子不知道你跟葛粮、葛仓三个混账最近都做些什么,不能带坏了明儿。”

尉迟宝林吃了苍蝇一般的表情,葛明差点乐出来。看来这些日子两个堂哥不知道怎么玩呢,跟着尉迟宝林这种有身份还有钱的玩,还能去什么地方。

不过葛明心里认为尉迟恭想多了,本小郎君不用你们带,本身就很坏,哈哈哈哈哈。别看本人年纪小,懂得可不少。

就在葛家人想要进府时,孙思邈从车队后面走了过来,身上背着一个小包,还有同样背着小包的若云。

“尉迟大将军,咱们又见面了。”

尉迟恭一看居然是孙神仙,赶紧施礼。

“卧槽,原来是孙神仙孙真人,俺老黑给孙神仙施礼了。”

孙思邈一听满头黑线,“卧槽”这个词孙思邈从葛明口中听过无数次,开始葛明说是感叹词,跟哎哟差不多。只是听多了之后,再根据语境推断,这不是什么好词。

孙思邈赶紧也跟尉迟恭施礼,虽然年纪差很多,毕竟你是真人人家是国公,也算地位相当。

孙思邈跟葛三爷说到:“葛县男,既然已经到了京城,老道打算回家看看。这些年老道对葛家多有打扰,老道在这里谢过葛县男。”

没等葛三爷说完,葛明脸色就变了。着急的喊道:“孙先生,你也要走?”

孙思邈摸摸葛明的脑袋,笑着说到:“老道有个不成器的儿子,就在京城做官,怎么也要回去看看子孙才是。”

“老道不是袁老道,老道是个正经老道。”

葛明一听这才放下心来,这些年多亏了孙思邈的照顾,让自己学业有长进。这些年孙老道一直在葛家,每当过年、清明时就有些低落,神仙一般的人物也会想家,也会想念亲人。

“那孙先生住些日子就赶紧回来,您的饭食不是小子亲自负责,难免不放心。”

孙思邈爽快的答应,然后摸了摸葛明的脑袋,嘱咐葛明让人把车上的草药送过去,这才带着若云离开了葛家。若云走几步就回头,走几步就回头,对于跟着孙思邈到处游历的孩子,在葛家待得时间最长,过得也最舒心。

葛家有玩伴,有美食,葛家人都和蔼,从没把自己当做一个小道童看待。

葛明朝着若云挥挥手。

“若云,过两天我就去看你。”

若云也笑着挥挥手,跟着孙思邈走了,众人这才进了尉迟恭家里。

葛明到了这时候总算发出了惊诧的声音了,这宅子到底多大?上个茅房需不需要骑马?

后世旅游去过一些园林,虽然景致不错,但是从大小的角度来看实在差太多了。地方大其实不算什么,毕竟这时候的地不怎么值钱,再不值钱也是长安呀。

这么大的地方有个大宅子,那建起来就要不少钱了。这还不是大头,屋子总不能空着吧?需要各种家具、摆设填满吧?景致难道就不需要了?葛明一路上啧啧声不停。

尉迟恭把靠近内宅的一个院子给了葛家住,这个院子就比临渝的葛府大很多了。。。。。。。这才是真正的豪宅。

葛明发誓好好赚钱,正确也弄这么一个宅子。到时候把茅房修的远远的,每次骑着粉丝上茅房。

不过葛明太天真了,这地方的宅子多数都不是买的,那都是皇帝陛下赏赐的。你想买宅子?滚到二环以外买,这里不卖。

尉迟恭家里大摆宴宴,偌大的厅子里面坐满了人,这跟葛家就完全不同了,没有桌椅板凳,只有矮几坐垫,还是标准的分餐制。

长辈、大人分席入座,葛明哥仨、尉迟宝林、薛礼、孙韬等晚辈都在末席,都快要到了门口。

尉迟恭的夫人苏氏在内宅招待了葛家的女眷,葛家人丁单薄,其实尉迟家也是如此。内宅不过苏氏、刘氏,还有葛明的大嫂孙氏,至于二哥的小妾只能如同丫鬟一般在旁边伺候着。

丁香、小丫伺候着葛明的小侄女葛佳玉,三岁的娃子正是好玩的时候。

跟内宅斯斯文文不同,厅里人声鼎沸,要让尉迟恭这种粗人守规矩,那难度确实有点大。再说在场的基本都是杀才,吃饭喝酒斯斯文文的也不太可能。

为了这顿接风宴,尉迟恭把长安最好的酒楼包了,不过是包的厨子。今天专门到尉迟恭家里制作饭食伺候来的客人。

每上一道饭食,都有人报菜名,葛明还以为自己在临渝请客报菜名很高端呢,原来人家长安早就有。如果光听菜名,葛明一头雾水,在菜上到矮几之前完全不知道到底是什么。

也不知道是哪些文人墨客把菜名起得这么好听,这不是瞎折腾又是做什么?

单笼金乳酥,曼陀样夹饼,婆罗门轻糕面,水晶龙凤糕,天花毕罗。。。。。。原来是各种蒸的糕点,麦粉和糯米粉为主。

唐代把印度称为婆罗洲,隋唐年间从婆罗门引入了甘蔗,所以这是加了蔗糖的糕点而已。如果名字有婆罗两个字,那就是加了蔗糖的东西。

葛明看到天花毕罗的时候想哭,这就是面皮包米饭,这特么的是个烧麦。

金铃炙,光明虾炙,箸头春,升平炙,玉露团。。。。。。这些都是烧烤的食物。

葛明觉得自己是个土鳖,这里面唯一没看到食物就能猜出来的就是光明虾炙,炙就是烧烤,所以就是烤大虾而已。

箸头春原来是烤鹌鹑,不过葛明开始以为是童子鸡,这个大小的鸟已经被烤熟了,鬼知道是个什么东西。

葛明最喜欢的还是升平炙,这是大菜,烤的鹿舌和羊舌,虽然有跟动物舌吻的感觉,但是味道确实非常好。葛明吃到了孜然的味道,吃的有点想哭。还是大城市好啊,调料齐全。

玉露团名字真好听,居然是烤熟第一种面食而已,香不香、甜不甜的,还有一股奇怪的香料味。各种香料在唐代都是死贵死贵的,虽然加了香料未必好吃,但这表示主家富贵。完全不管味道对不对,反正就是往里面加香料。

火焰盏口,过门香,巨胜奴,雪婴儿。。。。。。这些是油炸的食物,尤其是吃到巨胜奴的时候,葛明心里想着就差一根丝瓜了,这就是馓子,馓子就要炒丝瓜才好吃。

但是这个馓子跟后世比差远了,因为油脂比较缺乏,用的主要是羊油、猪油炸,难免有腥臊味道,毕竟除了葛家养的猪,其他的猪都少挨了一刀。

雪婴儿名字怪吓人的,端上来之后葛明就没了胃口,油炸青蛙。你们是在犯罪,是在犯罪知道吗?

脍炙人口嘛,炙的做法太有历史了。一直到北宋时期,炒菜出来之前文人们都喜欢晚上吃着烤肉喝酒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