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唐钓鱼人 > 第214章 准备救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葛明觉得说服父母比说服孙思邈还难,所以一边往内宅走一边想着到底怎么跟父母说。

既然没有什么好办法,那就实话实说,开门见山。

“父亲,母亲,孙先生要去关中医治天花,孩儿也想跟着去。”时间太短,瞎话还没编出来。

果然跟葛明想的一般,葛三爷和刘氏眼珠子瞪得老大,刘氏还摸摸葛明的额头,然后手背放在自己额头。

“母亲,孩儿没发烧,更没有说胡话。”

葛三爷暴怒到:“关中天花关你什么事?你一个十岁的娃子能干什么?救灾自然有国家,你滚回房间看书去,要是敢出来打断你的腿。”

葛明还是第一次看到父亲暴怒,打断腿的话也是第一次听说,钟馗一般的葛三爷要是发怒起来要多吓人有多吓人。

“父亲、母亲,孩儿不会感染天花。去年袁先生走的时候孩儿和孙先生都生过病,就是因为吃了抵抗天花的药导致的,以后再也不会感染天花。”

葛三爷自然是不信的,刘氏将信将疑。

不过葛三爷口气舒缓了很多,说到:“明儿,莫要胡闹,在家好好读书,过两年去陪着太子读书,葛家以后全靠你了。君子不立危墙,你是读书人怎么不懂这个道理呢?”

“父亲,君子不立危墙的意思是提高警惕,避免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要未雨绸缪,做好应对危险的措施和手段。”

“孩儿说了不会感染天花,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既然孩子能够救人,为何孩儿不能去?孩儿说了不可能被传染,请父亲母亲放心。”葛明一边说一边拍着小胸脯。

葛三爷听了之后也很感动,我家明儿真是个好孩子啊,小小年纪就有君子之风。要是别人家的孩子老子早就鼓动你去了,可你是老子亲儿子呀。

“没得商量,老子说不能去就是不能去。”葛三爷更是斩钉截铁,还瞪着大眼珠子。你又不是皇阿玛,难道就会瞪眼珠子?

“那如何才能让孩儿去?”

“呵呵,想去也简单。”这时候葛三爷拿起桌上的一杯水,接着说到:“你把这杯水倒过来,水还不流出来,老子就让你去。”

“当真?”

“当真,比真的还真。”

“果然?”

“果然,比果还果,比然还然。”

只见葛明把杯子倒满了水,又找来了一张纸,自然不是草纸,是写字的好纸。把纸扣在杯口,杯子倒过来之后滴水都没流出来。

葛三爷和刘氏又傻了,只听到葛明说到:“多谢父亲、母亲成全,孩儿保证不会有事。”

。。。

葛明出了房间,葛三爷和刘氏才反应过来。

“夫君啊,可不能让明儿去,赶紧拦住他啊。”

“难道让做父亲的失言?以后还有什么威信?”

“明儿要是出了意外,还有什么以后?”

葛三爷想了想说到:“哎,没想到明儿还有这个本事,为夫着实没有想到。夫人,让明儿去吧,从他病好之后每件事都是有把握才做的,为夫这次还是相信他。”

“夫人啊,明儿是要做大事的人,难道还没看出来吗?这孩子胸怀天下穷苦之人,不让他去他也会想其他办法去的。”

刘氏一想好像也对,葛明病好之后如同变了一个人一般,聪慧、懂事不说,常有神奇想法。虽然很多不理解,但是最终都证明是对的,再说还有孙神仙一起去。

不过想归想,这万一出了事刘氏怕是活不成了,还是跟着出了内宅追葛明去了。

葛三爷疑惑的拿起杯子,学着葛明的样子把杯子倒转过来,吧嗒一声,一杯水全都浇在了鞋上。葛三爷挠挠头,非常不解葛明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

救灾需要有万全的准备,尤其是需要不少人手,否则就孙思邈和葛明两人,无论如何也做不了什么。

葛明对于疫病预防还是知道一些的,关键就是防止扩散,同时对没有染病的人赶紧种上牛痘。

人手怎么来?这时候庄子上早就过了春耕,可以抽调一些青壮跟着去。

只是这时候的人谈到天花就色变,庄子上的人未必愿意跟着去。难道又重金招募勇士?这倒是一个方法,不过还是先看看庄子上情况如何。

葛明觉得自己非常有把握,自己和孙思邈种的就是牛痘。所以这会是一份大功劳,当然就不能便宜了外人。

葛明刚在房间想到这里,母亲就来了。只见母亲满脸泪水,葛明居然有些心软,心中甚至打起了退堂鼓。

“母亲,您怎么过来了?”

“明儿,答应为娘不去好不好?你要是出点事,你让为娘和你父亲怎么活?”

葛明早就猜到了,母亲一定是这套说辞。只是穿越一趟还是应该做点事吧?天花是人类唯一制伏的传染病,而古代天花盛行,为此无数人丢了性命,保住命的也容貌全毁,成了麻子。

据说满清的康熙就是个麻子,因为小时候得过天花,顺治帝觉得这孩子命硬,于是才传位给了康熙。

“母亲,您要相信孩儿,孩儿和孙先生已经研究出了不会得天花的法子,孩儿保证不会有事。孩儿既然有法子,就不能看着那么多人因为天花丧命。”

刘氏依然将信将疑,天花可不是闹着玩的,不知道流传了多少年的病,从来就没听说过能够预防的。只是看到葛明无比坚信,再加上有孙神仙,或许真的没事。

“明儿,在家好好读书,将来进京陪太子读书不好吗?”刘氏的潜台词就是不要折腾,以后还有大好前途等着你呢。

“母亲,孩儿一定要去,也不为什么功劳。母亲,孩儿看过一句话,死死的记在了心里。这世界破破烂烂,总有人缝缝补补,孩儿只想少些人受苦而已。”

“孙先生听说有疫病,收拾东西就打算去疫区,孩儿虽然不如孙先生那么伟大,但是也想成为孙先生这样的人。前方虽有困难,但是还是会迎难而上。”

“母亲,让孩子去吧。”

刘氏从没听过葛明这样说话,看着才十一岁的葛明,眼中泪水又多了起来,用衣袖擦了擦眼泪,用手轻轻摸摸葛明的包包头。

心里有两个念想:孩子长大了,不然说不出这番话,孩子被孙神仙教坏了。。。。。。

刘氏想着当年父亲刘文静义无反顾的跟着李渊起兵,不就是为了天下苍生吗?刘氏想到葛三爷当年反抗隋朝,不也是为了更多人活命吗?

孙神仙只愿世间少些疾病,明儿也想着让庄子上过的好些。一个这么小的孩子,果然让庄子富裕了。

看来明儿不是被孙神仙教坏了,是从根上就是这样的品行。

想到这里刘氏居然有些释然了,收回了摸着葛明包包头的手,又擦了擦眼泪,挤了一个难看的笑容出来:“明儿,你像极了你外公和你父亲,为娘不拦着了,只盼望明儿早去早回。”

葛明又听到了外公,本来想多问问,但是这个时候明显时机不对。

“让你大哥、二哥陪着你去吧,路上也要有个照应。”

葛明心想好歹家里有留个啊,这要是团灭了葛家这一支就绝后了,也不算,大嫂肚子还有一个葛家的未来。

既然有把握,那就一起去,说不定大哥、二哥还能混个更好的出身,指不定能做官呢。

事情已经定了,那就要做好万全的准备。母亲离开后葛明先去通知孙思邈,自己父母已经同意了,这也让孙思邈吃惊不小,这什么父母啊,心是真够大的。

然后找到了刘义,让刘义骑马送自己去庄子上。看来骑马要抓紧时间学了,没“驾照”真痛苦啊。

事情紧急,刘义就没骑家里那匹代步的驽马,而是骑了葛三爷的那匹战马。不过后世五公里左右,一会工夫快马就到了。

见到禄伯葛明开门见山,禄伯听后也颇为为难,毕竟这不是打仗,而是比打仗还可怕的天花,自己心里也没底多少庄户愿意跟着。

“禄伯,孙先生已经找到了防天花的法子,出发之前会给大家把药吃了,到了疫区也不会得天花了,再说我也不会看着庄子上的人送死不是?”

孙思邈非常有权威,比葛明这个娃子更加容易让人信服,禄伯听后心里就有些底了。

于是禄伯让人召集庄子上的人,不少人从家里,工坊出来,到了庄子上的晒场。庄户人看到原来是小郎君来了,还把大家都召集在了一起,想着一定是出了大事,只盼望是好事,如今日子过的好了,可不愿意再过穷日子了。

葛明站在一块石头上,想着到底应该说些什么?什么民族大义说了估计没用,还是应该通俗一些。

“各位乡亲父老,估计大家可能也有耳闻,关中闹了旱灾。不但有旱灾,还闹起了疫病。”葛明一番话,下面就议论纷纷,疫病这种事早就在庄子上传开了,而且非常早。因为庄子上经常会来不少小贩、商人,这些人的消息更加灵通一些。

“天花是会人传人的,这要是传到河北,不知道会出什么后果。不过不要担心,孙神仙已经找到了解决的方法了,现在需要一些人手,护送药去关中。”

“今天本小郎君来的目的很简单,这是立功的大好事,不能便宜了外人,需要从庄子上抽调一些青壮。”葛明顿了顿接着说到:“本小郎君也会陪着孙神仙去。”

庄户对孙神仙信任已经到了盲目的程度,葛明同样在庄子上有些威信,现在一听是立功的机会,而且连小郎君也跟着去,足以说明这个事情很好办,怕是跟去年剿灭罗成一般简单。去了就有功劳到手,这要是再授勋那可就不得了了,说不定弄个小官做做。

葛明除了后世的画饼,好像也没有什么措辞,不过居然效果非常好。这跟时代有关,古人以诚信为立世根本,对于葛明的话自然深信不疑,而且葛明是个有身份滴人,更是值得信任。

没想到居然全都想去,其中不光有青壮,还有一些年老的。居然还有妇人想去,嘴里还嚷嚷着路上帮忙做饭、洗衣,葛明听得一头黑线。

最后还是挑选了三十青壮男丁,其中不少都是去年参加过剿灭罗成的人,去不了的还非常不乐意。当然,这次不带谁都会带着王麻子,王麻子以前得过“正宗”天花,是绝对不会再染上天花的人。

王麻子高兴啊,因为以前听葛明和孙思邈说过,得过天花的人不会再得。上次剿灭罗成没被选上,这才总算有了立功的机会。

禄伯打发走了没被选上的人,该下地的下地,该上工的上工。

葛明又接着说到:“大家先回去稍稍做点准备,下午孙神仙来把药给大家吃了,这样就不会染上天花了。”众人一听开开心心的回家准备东西了。

葛明对禄伯说到:“禄伯,让食堂做做些干粮给大家带着,烧饼、烙饼这些可以放久一些的吃食。”

禄伯点头,然后对葛明说到:“小郎君,老仆也想跟着。”

“禄伯,你要是也去了,庄子上的事情怎么办?”

“小郎君,庄子上老仆就是牵个头,早就把事情给年轻人做了,老仆不在也不打紧。老仆也不是为了立功不立功的,只想做点事而已,将来也好给孙子、孙女讲讲。”禄伯的想法最是单纯,葛明无奈只好答应让禄伯也跟着。

看着都要到中午了,葛明就不打算回城里了,让刘义赶回去通知孙思邈来庄子上,免得自己来回折腾。

中午跟孙韬一起吃了点东西,顺便关心下庄子上的教育工作。

禄伯要准备好多东西,吃饭都没时间。看得出来,孙韬现在更加得心应手,这里吃的好、住的好、还非常受人尊重。

只是听到葛明要去天花疫区时,脸色都变了。

“明哥儿,你疯了不成?你又不是大夫,再说年纪这么小,去了一点用处都没有,完全是孙神仙的累赘。”葛明听得一头黑线,本小郎君对于疫病防治还是有些心得的,但是这事不能给你说。

“韬哥儿,男子汉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既然已经找到了防治的方法,小弟更加不能躲在身后。禄伯一把年纪也去,说是将来也好给子孙讲讲当年的的事。小弟也有这个想法,将来讲给子孙听听当年的光辉事迹。”

“人活一辈子不能太平庸了,老了总需要几件拿得出手的事来回忆,否则后半辈子怎么过活?”

孙韬开始不以为意,葛明小小年纪居然想到了给子孙讲故事,这个实在过于超前了。

沉思良久,孙韬说到:“明哥儿,为兄也跟着去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