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用他们当做例子,让其他明朝的人投靠。苏诗雨把李冰拉到一旁小声道:“这明朝的将军?”

李冰道:“是的,官还不小,是个总兵。”

苏诗雨焦急的说道:“这些官兵都有问题,不能让他们加入到我们白水县的管理上来。”

李冰:“肯定不会让明朝的官员来参与管理,不过我是想让他们当做一个信息。”

“我们是很愿意招募明廷的官的。”

苏诗雨点头:“你的意思是千金买马骨?”

“是啊,我的敌人都能给他安排官职,那些主动投靠我的待遇可想而知,听懂掌声!”

苏诗雨:“……”

内心:“好幼稚的想法,我圣教的洗脑方法比这个靠谱多了,找时间教教你。”

很明显,现代人生导师的传销话术并不能吸引古代人。

他们更在意的是每天能吃到多少东西。

就连白莲教的口号都是人人平等,每天一碗糟糠。

画的大饼,除了现代那些不劳而获的人,古代人可吃不下。

他们也不想吃。

李冰自是知道这些的,不过留下赵率教可以从他这里得知后金的真实情况。

等到以后遇到了,不至于脑子里只有历史书上那三两句,皇太极建立清朝啦,还有灭了李自成啦之类的寥寥数句。

毕竟这山海关总兵可是真跟后金作战过。

苏诗雨见李冰已经有了规划,青春的脸上洋溢着姨妈笑。

李冰真的长大了……

李冰如果知道自己被苏诗雨当做养成游戏的角色,一定吐血三升。

李冰重新找到赵率教:“赵先生,这里是在陕西西安府白水县,那些救你的蒙古人是朝廷钦定的互市部落。”

赵率教:“哦,原来是这样啊。”

很明显,赵率教不信,但是不信又如何呢。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况且绑架他的土默特部确实是合朝廷互市,也不算说谎。

但是蒙古人什么时候喜欢干好事了?

李冰将赵率教安排到驿站,毕竟是朝廷的将军,还安排了四个人看守。

赵率教一言不发,但是眼睛左看右看。

“这白水县倒是奇怪。”

并且这知县似乎并没有恶意,除了限制自己出入白水县外,其他的跟普通百姓没什么区别。

但还忍不住好奇问道:

“李知县,你为什么让那些蒙古人把我送到你这里来?”

李冰:“等一段时间,朝廷那边的消息传来你就知道原因了。”

赵率教看李冰似乎不想说,也不再说话。

去往驿站的路上,赵率教看着路边的行人,心中有千言万语,如同猫抓一样。

看守他的衙役:“赵先生,李大人说你想问什么可以问我们。”

赵率教:“你们这真是陕西吗?我可是听说陕西受灾严重,三年几乎颗粒无收。”

“可看着情况不像啊?”

衙役:“赵先生,这确实是陕西,三年前受灾严重,百姓民不聊生。”

“但是自从李大人上任之后,赶跑了山贼,修建了水渠才能种上庄稼的。”

赵率教疑惑稍解:“是这样吗,怪不得在来的时候看到田地里有庄稼。”

“还有这些百姓,他们似乎很快乐的样子啊?”

衙役的脸色阴沉下去:“赵先生,难道百姓就没有快乐的权力了吗?”

“难道百姓只能被朝廷压迫,食不果腹才行吗?”

这几个衙役可是每周都要上思想课的,听到这些有些不乐意了。

赵率教:“我不是这个意思,边境战乱,百姓们要纳税,不应该很艰难才对吗?”

衙役:“我们快已经三年没纳税了!”

“我们产出的粮食勉强养活自己,怎么会给朝廷那帮蛀虫呢?”

赵率教:“可是你们不怕巡抚催逼吗?”

衙役道:“巡抚?那也得能征收才行啊,陕西境内流贼众多,收齐很难的啦!”

赵率教看着路上形形色色的百姓:“唉,也不知道京城怎么样了。”

衙役:“没关系,有事情的话,我们白水县会第一时间知道的。”

以前的驿站已经被渗透好多了,西安府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及时的传到白水县。

赵率教只觉得这些人是吹牛。

路过一处酒馆,旗帜上写着“百年老字号酒楼”

赵率教:“好直白的酒馆名字啊!”

“我能进去买点酒吗?”

身处陌生之地,赵率教自然想买些酒水来解闷。

身上的盔甲不知道能不能典当出去。

衙役道:“可以啊,你又不是俘虏或者犯人,李大人说因为有些原因,想让你留在这里。”

赵率教以为是李冰怕朝廷知道一个知县居然和蒙古人有生意来往吧,点了点头。

“我买过酒就出来。”然后踱步进入了酒馆。

酒馆里,一处台子上,百事通激动的讲着白水县轶事。

“今天我给你们讲讲李知县的英勇无敌万人斩的民团阅兵的事情!”

赵率教:“真搞笑,哪里有这种名字的?”

不过这个说书人说的是那个年轻知县的事情,便停下脚步。

百事通坐在椅子上,面前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

周围很多观众,眼巴巴的看着他。

百事通清了清嗓子:“话说这是民团建立后第一次校检。”

“嘿嘿,我百事通有幸参与,还是前排哦!”

底下的观众调笑道:“咦,你什么时候这么大脸了?”

百事通:“那还不是我有关系?”

“废话不多说,我来给你讲一下当天发生了什么。”

“那天,天高气爽,李大人在城北山谷里,举办了白水县第一旅民团大阅兵。”

“两千民团迈着整齐的步子,进入场地。”

赵率教内心冷笑:“两千民团,怕是吹牛都不敢这么吹吧,我支援京师只带了四千人!”

越听越觉得离谱:“还都拿着火枪??”

“还有五六十门大炮?”

这下赵率教确定这个说书人是在吹牛了,忍不住发声:

“你这个说书的,知道养两千民团要多少粮食和银子吗?”

百事通看到是陌生人:“一看这位看客就是新来的,我们这白水县确实能养活这么多民团啊。”

“并且还不止呢!”

赵率教:“哼,你猜我信不信?”

其他看客:“这新来的,你在这白水县住上两个月就知道了,百事通以前说的可能是假的,但关于李知县的故事,都是真的呢!”

人不能想象认知之外的事情,就像赵率教不能想象白水县这个穷县城能养的起两千民团一样。

如果是江南富裕之地,倒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