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二年,九月。
贼老天依旧滴雨未下,整个陕北几乎颗粒无收。百姓和卫所兵、边军相继为盗。
韩城的百姓们最近十分开心。
他们的左知县给他们找来了吃饱的活。
渡口处,上百个百姓用钢筋水泥修筑堡垒,围着渡口修成一大圈,成了一个城外城。
里面还规划了住人的区域,和跑马的区域。
韩城知县左懋弟眉头紧皱:“王举人,你说这白水县的人到底想做什么,别不安好心吧?”
王文昌冷笑:“左知县,你看白水县这些人如果不安好心,你挡得住吗?”
左懋弟:“挡不住,那火炮我看着都害怕!”
王文昌“那你还担心他们做什么?现在他们不仅供养着韩城的几千百姓,还给我们修路。”
在修建渡口工事的时候,韩城和合阳之间的水泥路正式开修了。
这样一来,韩城的百姓都去忙着修路,挖土,一个人干活,就够全家人吃饱饭了。
并且外面的小股流贼,都被白水县民团收拾了。
左懋弟还是担心,准备给巡抚写一封信,说明韩城现在的情况。
王文昌悄悄告诉了乡勇们,然后由乡勇们传给百姓。
消息刚传出去不久,韩城县衙就被激愤的百姓围了起来。
一个老头颤颤巍巍的说道:
“知县老爷啊,你可不能过河拆桥啊!”
“知县大人,你能不能不和巡抚说啊!”
“那白水县的人是不是好人,我们能不知道吗?”
“以前我们给官府做徭役,吃穷了家底,还每天挨饿。”
“如今有了人请我们干活,还发钱,你却说他们不安好心?”
“那白水县的人根本没压迫我们,他们每天给我们吃三顿饭啊!”
“对啊,每天干完活就给我们发粮食,一点都没拖欠,足斤足两的!”
“我们是真的拿到了粮食啊!”
左懋弟拿着折子的手不住的颤抖。
最终化作一声长叹,放下了折子。
“百姓们,这事情我不管了!”
“呜呜呜~”百姓们激动地哭了起来。
这可是知县第一次让步啊!
等到人群散去,左懋弟拿着自己的大印,思绪万千。
原本以为自己能带给韩城百姓吃饱的生活,可是这旱灾让一切成了泡影。
又遇到了个看不清底细的白水知县。
有心将大印扔下。
“不行,万一这李知县是为了坑害百姓呢?我得好好监督他!”
左懋弟打定了主意,在任期未满之前,一定要保护好韩城百姓不受白水县的糖衣炮弹攻击。
“我太机智了,看穿了白水县的阴谋!”
韩城的百姓们:“糖衣炮弹至少甜过,跟着左知县只能吃苦啦!”
于是干活更卖力了。
水泥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朝着合阳县延伸过去,歪歪扭扭的如一条银龙。
而渡口处的堡垒更是一天一个样子。
官道上不时有运粮的车队将粮食送往韩城县,百姓们看着运来的粮食,心中安定,干活也有劲。
人家白水县的人有粮食是真发啊!
韩城的师爷对左懋弟小声说道:“老爷,你说这工事修好,是不是对我们白韩城有好处?”
“是啊!”
韩城师爷:“那白水县提供修筑工事的砖头,和那奇怪的修路材料,还给百姓工钱算什么意思?”
“呃,可能钱太多了?”左懋弟不确定的说道。
怎么看都是韩城双赢啊,赢了两次那种。
白水县对于管理工人和贪污有一套很完善的制度,运来的粮食没有进任何人的口袋。
这让左懋弟很羡慕,拉着运粮队的人讨教。
渡口处,左懋弟既然想开了,也不再纠结白水县藏着什么阴谋了。
“就算是造反也跟我没关系,我只是个七品芝麻官啊!”、
韩城属于西安同州潼关道,属于交通战略要地,这也是李冰一直没有着急纳入自己版图的原因。
潼关道北临黄河,南依秦岭,又是西安通洛阳北京的交通要道。
所以朝廷派了重兵来守,结果千总王佐见太奶奶了……
远处,韩城老百姓们正在白水县匠人的指挥下,垒着渡口的工事。
不时传来阵阵欢呼声,那是修建完一处之后,白水县的人会发放些特别的东西。
或精盐,或者大米。
而武举人王文昌则拉着民团队长郑大:“郑兄,我想问问你,你们的民团是怎么练的,那么厉害?”
“我手下的乡勇虽然也很能打,但是对上卫所兵都有所不如啊!”
郑大没想到王文昌这么积极,自己正准备跟他要些乡勇,灌输白水县的理念呢,这就送上门了。
郑大让王文昌将乡勇们叫到一起,王文昌面露难色。
“郑兄,乡勇们正在渡口帮忙修建工事呢!”
郑大想了一下:“晚上来我们营地,我把我们民团的训练方法说给你听!”
“好,一言为定!”
王文昌听到郑大的承诺,屁颠屁颠的进城了。
郑大从怀里掏出了新民团注意事项和训练条例等书本。
想当年,他郑大也是个猎户,没想到如今还能指挥着那么多人保护其他县的百姓。
“李大人真是神人也!”
王文昌在县衙里找到了左锚地:“大人,我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左懋弟:“怎么了,白水县的民团愿意教你的乡勇团了?”
武举人疑惑:“你怎么知道的?”
“唉,头脑简单,四肢发达!”
……
郑大带的骑兵已经回白水县了,没有流贼的骚扰,只留下二百民团士兵。
他们没有进入韩城。
左懋弟在刚开始的时候,邀请过他们入城。
民团士兵们都腼腆的笑着:
“左大人,我们这些带着武器的人进城会打扰到城里的百姓们,在外面过夜就行。”
左懋弟刚开始还不理解,直到想起了王佐这个千总在城内吃喝欺压百姓的时候,长叹一声。
这两天左懋弟叹息声比任何时候都多。
“如果卫所兵有这支民团的一半好,这百姓们都能过上好日子了!”
“是啊,他们跟大明的官兵,甚至和我们都有一种割裂感,好像不是这个年头的人。”
韩城管事抚着胡须说道。
左懋弟一拍脑袋:“对,就是这种感觉,他们即使没有火炮火枪,也能打败卫所兵,甚至是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