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奇异乡村 > 第25章 荣昌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自离开松杭州村后,夏晚晴便与女儿小满踏上了新的旅程。暮夏的晚风轻柔地拂过她们的脸庞,似在低语着前方未知的故事。母女俩沿着蜿蜒的小路,向着下一个村落缓缓前行。

在一个名为集庆的镇子,夏晚晴偶然听闻,镇上有个叫荣昌的村庄,那里的鹅肉远近闻名。据说,只要是路过的游客,村民们都会热情相邀,盛情款待。尤其是逢年过节,更是人来人往,马路上到处都是停靠的车辆,热闹非凡。夏晚晴向来对各地的风土人情颇感兴趣,听此一说,便与小满商量,决定前去一探究竟。

天刚破晓,第一缕曙光还未完全驱散夜的寒凉,夏晚晴就轻轻唤醒了小满。母女俩简单收拾行囊后,便朝着荣昌村出发。抵达村口时,晨雾尚未完全散去,整个村庄像是被一层薄纱笼罩,如梦似幻。

村里的炊烟袅袅升起,丝丝缕缕融入晨空。夏晚晴和小满的肚子适时地发出“咕噜”声,她们决定先解决早饭。在当地村民的热情指引下,母女俩走进了一家不起眼的面馆。面馆里,热气腾腾,香味扑鼻。老板是个憨厚的中年大叔,笑着推荐了当地的特色——铺盖面。

不一会儿,两大碗铺盖面端上桌来。面条薄而宽大,宛如铺盖,盖在鲜香的汤汁和丰富的臊子上。小满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妈,太好吃啦!”夏晚晴也笑着吃了起来,面条爽滑劲道,汤汁浓郁醇厚,确实美味。

吃完面,母女俩在村里闲逛。她们发现,荣昌村虽不大,却布局精巧。青石板路干净整洁,两旁的房屋错落有致,大多是古朴的木质结构,带着岁月沉淀的韵味。走着走着,她们路过一处宽敞的地方,原来是村委会的工作食堂。食堂里飘出阵阵饭菜香,引得小满馋虫大动。

夏晚晴笑着拉着小满走进去。食堂里人来人往,却秩序井然。母女俩选了几样菜品,找了个空位坐下。一尝之下,惊喜不已。这里的饭菜不仅味道可口,价格还十分亲民。夏晚晴忍不住向邻座的村民打听:“大姐,你们食堂的饭菜做得这么好,咋还这么便宜呀?”邻座大姐热情地笑道:“咱们村里为了方便大家,也为了招待游客,就把食堂价格定得实惠些,大家吃得开心,也愿意常来嘛。”

饭后,母女俩继续漫步在村里。此时,村里的车辆渐渐多了起来,道路边已经停满。不远处,几位交警正有条不紊地指挥着交通。夏晚晴好奇地走上前去,与一位交警攀谈起来:“同志,这村里平时车都这么多吗?”交警笑着回答:“是啊,来旅游的、来吃鹅肉的,人多车就多咯。不过您放心,我们会保障好交通秩序的。”

随着日头升高,村里愈发热闹。街边的店铺纷纷开门迎客,卖鹅肉的、卖手工艺品的、卖特色小吃的,琳琅满目。夏晚晴和小满走进一家卖鹅肉的店铺。店主是个年轻的小伙子,热情地招呼她们:“两位尝尝我们家的鹅肉,都是现杀现做,保证新鲜!”说着,便切了一小块让她们品尝。鹅肉色泽诱人,入口鲜嫩多汁,香味在舌尖散开,令人回味无穷。小满吃得眉眼弯弯:“妈,咱们带点回去吧!”

夏晚晴笑着点头。在挑选鹅肉的过程中,她与店主聊起村里的情况。小伙子自豪地说:“我们荣昌村能有今天的热闹,多亏了大家齐心协力。最开始是村里几个长辈,想着把咱们的鹅肉推广出去,慢慢就有了名气,游客也越来越多。现在村里发展旅游,大家日子都越过越好咯。”

离开鹅肉店,母女俩又逛了几家手工艺品店。精美的竹编、栩栩如生的木雕,每一件都凝聚着村民们的心血。夏晚晴挑选了几件小巧的木雕,准备带回去送给朋友。

不知不觉,日影西斜。村里的广场上,已经有人开始准备晚上的活动。夏晚晴和小满找了个地方坐下休息。小满靠在夏晚晴怀里,问道:“妈,咱们晚上也留在这儿吗?”夏晚晴轻抚着女儿的头发:“当然啦,妈也想看看这村里晚上有啥特别的呢。”

随着夜幕降临,广场上的灯一盏盏亮起。村民们陆续聚集过来,有的抬着桌椅,有的端着自家做的美食。不一会儿,广场上就摆满了长桌,桌上的美食香气四溢。村里的老村长站出来,笑着说道:“欢迎各位朋友来到咱们荣昌村!大家吃好喝好,今晚咱们好好乐呵乐呵!”

音乐响起,村民们和游客们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有人开始唱歌,有人翩翩起舞。夏晚晴和小满也被这热闹的氛围感染,加入其中。小满跟着一群孩子在人群中穿梭嬉戏,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夏晚晴则与身边的村民聊得热火朝天,听着他们讲述村里的趣事和发展历程。

夜深了,篝火渐渐熄灭,人们才带着满足的笑容散去。夏晚晴和小满回到借住的村民家中,躺在床上,小满很快进入了梦乡。夏晚晴却久久未能入眠,脑海里不断回想着这一天在荣昌村的所见所闻。这个小小的村庄,因着鹅肉的美味,因着村民们的热情和团结,焕发出勃勃生机。它就像一颗隐匿在乡野间的明珠,等待着更多人来发现它的光彩。而她与小满,也将带着这份美好的记忆,继续踏上她们的旅程,去探寻更多未知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