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顾雍的能力体现,想主公之所想,并且还将事情做到了远超出主公的要求之外。
王通出征江东之前,只是给他画了一个架构,用了半个时辰介绍了一下三省六部制。
而他却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不仅在工作之余,精研三省六部制,还召集大家一起研讨三省六部制。使得所有乾公府属官都认识到三省六部制的好处,并且,熟悉了三省六部制的运作。
难怪在原本的历史上,顾雍能在东吴担任丞相达19年之久,实在是这人不仅能做事,而且还很会来事。
这眼力见可不是一般的强。
试问,这样的下属,哪个做上司的不喜欢?
……
既然大家都已经明白了,那么,接下来执行起来就会很顺畅了。
首先是“三省”官员的任命。
三省六部中的“三省”,就是三位宰相。
官职名称分别对应如下。
中书省:主官职务为中书令,副职为中书侍郎。
门下省:主官职务为侍中,副职为门下侍郎。
尚书省:主官职务为尚书令,副职有两个,分别为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
三省长官侍中、中书令、尚书令同为宰相,共议国政。
……
于是,王通任命顾雍为尚书令,这是实权最大的宰相。
再命沮授为中书令。
蔡邕为侍中。
田丰为御史台的御史大夫。
(因为尚未称帝,不设三公和三师。)
……
(附录图片,三省六部的完整架构如下。)
……
其它六部尚书中,分别是:
陈宫任吏部尚书,张既任户部尚书,辛毗任礼部尚书,荀攸任兵部尚书,张纮任刑部尚书,阚泽工部尚书。
因为是战争年代,又在兵部尚书之下设立军机处,军机处内分设左右前后四大军师,分别是:贾诩为左军师,郭嘉为右军师,徐庶为前军师,庞统为后军师。
除此之外。
大匠师郑浑,被任命为工部侍郎;管宁和陈琳被任命为礼部侍郎;祢衡和卫旌被任命为左都御史和右都御史。
王凌被任命为吏部侍郎,王景被任命为刑部侍郎,王定被任命为大理司卿……
其它武将,则各封为某某将军,享受相应的官职品级待遇。
由于在对辽东和对江东这两大战役中,又有不少战将立功,并且收降了不少战将,王通再次将之前的“十二虎二十六狼”进行调整。
改为:“十六虎三十八狼”。
其中,十六“虎将”分别是:
吕布、黄忠、典韦、赵云、高顺、张辽、徐晃、张合、王越、韦卫、臧霸、甘宁、张绣、周泰、蒋钦、太史慈。
三十八“狼将”分别是:
文聘、高览、张燕、牛金、韩猛、管寅、晏明、邹丹、田豫、胡车儿、眭固、苏飞、华雷、郭缊、焦触、曹性、魏续、成廉、侯成、宋宪、郝萌、孙观、徐盛、郝昭、史涣、刘崇,周仓、柳毅、阳仪、张敞、丁奉、凌操、吕蒙、董袭、贺齐、秦昊、雷铜、何曼。
……
关于后宫,王通封正妻蔡琰为王后。
由蔡琰执掌后宫。
其他貂蝉、张魅娘、甄脱、甄宓、杜秀娥、邹翠花、大乔乔媚、小乔乔莹、朱巧碧、吕玲绮、步练师等人,则皆被封为王妃。
……
此时,御史大夫田丰又站出来说道:“主公子嗣众多,当早立世子,以免萧墙之祸。”
关于世子之事,王通本来想等孩子们成年之后再说。
不过,田丰说得也有道理。
现在的几个儿子,都有很深厚的娘家背景。
长子王成,是蔡邕外孙,有蔡邕及其弟子顾雍为首的大部分文官的支持。
除了文官的支持外,王成做为童渊的关门弟子,还能得到赵云、张绣、刘崇这几位师兄的支持。
次子王英,是张角的女儿张魅娘所生,有黄巾旧部的支持。
出身于黄巾旧部的将领很多,包括张燕、臧霸、管寅、周仓、眭固、刘辟、龚都、何仪、何曼、孙观、尹礼、吴敦、管承、徐和、黄邵、张白骑、杨凤等数十人。
这股势力极为强大。
不仅有数十位成名的将领,还有大量的基层将官,如曲长、军侯、校尉等等。
这是因为王通刚到并州时,收容了近五十万黄巾旧部安置在并州。所以,很多基层将官都是黄巾青壮从军,一步一步升上来的。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王通有意用黄巾旧将来削弱世家士族的实力,计划在天下平定之后,重用黄巾旧将。
所以,王成最大的对手,是王英。
另外。
三子王豫,背景也不错。
他的背后是天下第一巨商的甄家,甄家富可敌国,钱钱超多。
世上99.%的问题,都可以用钱来解决。
而对于甄家来说。
能够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八子王旦,乳名王八蛋。
这王八蛋的背景也牛逼。
他是吕布的外孙,能得到吕布一系的武将和文官的支持。包括吕布、陈宫、曹性、魏续、成廉、侯成、宋宪、郝萌等等。
甚至还包括虎将张辽。
这种情况下,如果王通不早点表明立场,必然会出现袁绍集团曾经出现过的情况:
帐下文武以“王子”为中心,分成几个派系,互相之间斗得你死我活,严重内耗。
所以,王通必须早点亮明立场。
只要王通亮明了立场,徐晃、高顺、王越、张合这些元老大将,就会坚定地支持王通所支持的人。
所以,田丰的这个建议是非常正确的。
而且,在田丰提出这个建议之后,沮授、辛毗、陈琳等人也都纷纷附议。
小孩还未成年,性子未定。
太早立嗣也是有风险的。
王通并不能确定王成长大了之后会怎么样,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允文允武,对弟弟妹妹也都非常好。
所以,经过仔细权衡。
王通还是决定现在就立嗣,早点断了某些人的念想。
于是,下旨立王成为世子。
其它他王英、王豫、王泰、王旦、王盛、王隆等人,皆封侯爵,王茜、王韵、王萱三人,则皆封为郡主。
由于到了年底。
所以,正式称王的日期,定在年后。
……
建安十年(公元205年)正月十八。
王通在邺城称乾王。
举国同庆,免税三成,大赦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