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门岭”兵营,清晨的大校场上。
二十三镇新军与巡防营士兵分东西列成两大方镇,六千余将士组成了草原灰色和蓝色的格子,横列看过去,肩与肩只隔一拳,却像一排被寒气焊死的钢铆;纵列瞧回来,帽檐遮住了下一双眼睛,只剩乌褐的脖颈,在呢军装里排成一条冷暗的传送带。晨风贴着地面吹,把他们的影子一齐压扁,再钉进生铁色的地里。
这里虽人山人海,却寂静无声。
五尺高的演武台上,钦差大臣“陆军部右侍郎”段祺瑞笔直站立,而在他身边的方桌上,放着朝廷照例颁赐的“白玉翎管”一副及小银杯十件。
演武台下,第 46 协协统裴其勋身穿礼服,手捧“镇统制关防”银印、官兵花名册、饷械手册等物,就只等仪式开始后将这些信物当面移交给新任镇统制了。
待得吉时一到,远处响起隆隆二十一响炮声,随后第二十三镇新任统制杜玉霖登场了。
只见他骑马佩刀,身穿“副都统”军服,孔雀蓝大礼服的立领抵住他的下颚,领缘一圈金缎,宽两分,上有极细金丝捻了红线暗织,远望是纯色,近看却有飞蟒抱珠的暗纹。袖口三道金辫,最外一道只到腕骨,露出玄色鹿皮手套接口。帽檐阴影投在他鼻梁正中,更凸显出那刀劈斧削般的冷峻线条。
嗒嗒嗒嗒......
杜玉霖一人一马,率先从巡防营的方阵前走过。
随着他的移动,士兵们的头也跟着缓缓转动,他们的目光死死盯向自家大人的左肩,像是被冰冻住了一般坚定。
杜玉霖并未转身,只是在即将离开方阵时将马鞭斜点向地面。
“枪——放下。”
随着黄瑞一声喊,两千多支步枪同时落地,枪托与土地撞击发出了整齐划一的闷响,尘土扬起,在晨光下形成了一片金色雾幕,笼罩着整个方阵。
杜玉霖只是微微抬起头,嘴角浮出一丝极浅的微笑,仿佛他刚才经过的不是一支军队,而是一阵被他驯服暴风。
在另一侧,标统陆仲宇不由得心头一颤,他不止一次听阮玉明夸耀“杜家军”的整肃,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难怪这支军队能战胜实力强大的倭军“独立铁道队”。
想到这他也好胜心起,趁着杜玉霖还没走近便传下话去。
“都给老子精神着点,可不能输给巡防营的人。”
这话一传十、十传百,像风一样迅速吹遍了二十三镇这边的方阵,所有士兵顿时就站得就更直了。
阮玉明也作为骑兵队长站在自己队伍前,他此时满脸都是兴奋与骄傲,自从延吉遇到这位杜大人后他就盼着有朝一日能在他麾下听命,如今这个愿望终于达成了。所以当他听到陆仲宇的传令后也立马将腰板拔得直,伸着脖子朝那人看去,目光中满满都是向往与钦佩。
到了二十三镇这边,杜玉霖的态度就要随和许多,当士兵们向他敬礼时他也点头回礼,尤其在到陆仲宇面前时还特意停了一下,以此表示对这位新下属的器重。
终于,杜玉霖检阅完了士兵,这才来到演武台前翻身下马大步走了上去。
面对此情此景,即便是段祺瑞也不免心生感慨啊,他从到天津“小站”出任新军炮兵三营管带以来,十几年中经历过的大小阅兵至少有百场之多,而在装备、气势、士兵素质上能与今天这支部队相比的,真就可说是屈指可数啊,这不禁让他疑惑,一个发迹于东北的土匪是如何能做到这种程度的呢?
与此同时,段祺瑞心中揣着的那一丝希望也算是熄灭了,有如此大将坐镇东三省,别说他如今朝中无人、手中无兵,即便是“北洋第六镇”在手,碰到这支军队恐怕也不见得就真有全胜把握,何况还有沙、倭两大势力盘踞于此呢。
唉,不管之前袭击自己的是杜玉霖还是倭国刺客,都算了吧,早日远离这旋涡才是正确选择啊。
想开了这点,段祺瑞内心反倒轻松了不少,之前想着给杜玉霖使绊子、来个下马威的念头也彻底打消了,反倒觉得若能趁此机会好好结交一下此人是更好的选择,再多得几副“雪印”围棋也很香的啊。
在他琢磨间,杜玉霖已经来到近前,恭敬地行了军礼。
“拜见钦差大人。”
段祺瑞面色肃穆,展开圣旨朗声宣读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躬承天命,抚育万方,念寰宇之未靖,思强兵以靖疆圉。今有陆军第二十三镇统制官缺,厥任綦重,非才猷敏练、忠勇冠时者,曷克膺斯重任!
咨尔奉天后路巡防营统领,性资沉毅,学术渊通。自招安以来,身先士卒,摧坚陷阵。长春城之役,以孤军挡倭寇,歼敌两千有奇,卒能巩固边防,挽狂澜于既倒。
朕甚嘉之。
特授尔为陆军第二十三镇统制官,加副都统衔,赏穿白玉翎管,并给二等第一级文虎勋章。仍赐团龙金盒一具,内嵌总统一印,俾节制吉林省内诸营,如朕亲行。
望尔其益励忠勤,表率三军;毋恃宠而骄,毋临难而缩;有罪者,虽亲必诛;有功者,虽仇必赏。俾貔貅之士,望麾而胆壮;犯顺之虏,闻鼓而心寒。
钦哉!谢恩!”
段祺瑞宣旨完毕后,拿起方桌上的“白玉翎管”送出,杜玉霖恭敬接过却并未行“三叩九拜”之礼,而是面朝京城方向行了个标准的军礼。
“杜玉霖叩谢天恩,大印在手,卑职惟知有战、不知有让,日后若有贼寇敢觊觎我东北土地,要么凯歌痛饮、要么马革裹尸,绝无第三条路可走,若违此言,我必死无葬身之地。”
好家伙,他这哪里是谢恩,这是在宣誓、是在对所有企图威胁到东北的势力示威呢。
他这做派也明显超出了段祺瑞的认知,这小子咋比那袁大头还霸道呢?所以愣愣地好半天都没说出话来,直到 46 协协统裴其勋走上来打算移交“统制”银印了才缓过神来,也只得继续下面流程。
“啊......下......下面请新任统制盖印。”
杜玉霖并未太过在意段祺瑞的反应,也可以说早就料到了他会是这个反应,可不管如何,叫他对那个小孩皇帝叩首是万万做不到的。
他抿着嘴,利落地在裴其勋递过来的“接管文件”首次盖上了统制大印,这也象征着二十三镇指挥权交割完成了。
随后他又接过了全镇士兵的花名册、械饷清册等,裴其勋朝他恭敬行了军礼后,后退多步后才转身下台。
杜玉霖缓缓转向台下。
也就在此时,大校场上响起了山呼海啸般的喊声。
“向——统制大人——敬礼。”
“祝——我军——常胜。”
“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