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面低伏着,潮水拍在船舷,声声闷重。
大船顺着暗流缓缓前行,东风裹着潮腥,推着船尾,将它送往津沽的方向。
雨雾散尽,天色沉成墨蓝,风声、浪声,层层叠叠,仿佛仍带着不安的气息,漂在冷寂的夜色里。
回望去,罗刹岛的影已隐没无踪。海天之间唯余一轮弯月,光冷冷地落在浪尖,碎作一层颤动的银。
岳清澄扶着青菀靠在仓板上。她肩头微微抖动,靠在岳清澄的臂弯里,呼吸浅而急,带着余悸的颤。
虞春花缓缓走近,伸手稳稳地探到青菀额头,又落到腕上。指腹一点点按着,脉息跳得又快又弱,带着慌劲儿。
她的呼吸微微一松,声也轻了:“并无大碍,就是气还没顺过来。”
她回头,目光一转,低声轻唤:“黎若。”
舱后传来一阵轻响。
身影几乎是立刻从舱里钻出,青布围裙上还带着药灰,神色还有些怔。她快步上前,声音带着急:“婆婆,我在。”
“去煮碗魂汤,”虞春花的指尖仍覆在青菀腕上,微凉的触感让她停了下,又补了句:“用灶上温着的老陈皮,撒把柏子仁,慢火炖透。给她理理魂气。”
黎若应了声,拍了拍围裙,转身快步往内里走去。
甲板归于静,只有海浪贴着船腹滚,声音低沉沉的,带着闷重的节奏。
“我刚才……好像看见爷爷的幻象了。”青菀靠在岳清澄怀里,睫毛还在轻颤,声音发紧,像被海雾勒着喉咙。“他站在雾里,穿灰长衫,伸手要拉我…我…我识破了它。”
虞春花伸手轻拍她的手背,掌心覆上去,指尖微凉,语气压低:“好在你没信它。那东西最擅窥人心底执念,化形惑心,方才趁你魂虚,化作你爷爷的模样,是想勾你神思。若真跟它走了,这会恐怕已经被它夺舍了。”
她顿了顿,眼神微柔,声音也轻了几分:“也算没白费你爷爷教你那些法子。你得了他的亲传,心神稳得住,不会轻易受惑。”
青菀的眼猛地睁大,瞳仁一收,手挽住岳清澄的胳膊:“爷爷,爷爷呢?他……他好点没?”
虞春花怔了怔,唇瓣动了动,却没立刻开口。
风从船缝里灌入,吹得她鬓发微乱。她缓缓收回手,目光落在青菀脸上,那双眼明亮又惶急,像极了当年的那个人。
她的呼吸轻轻一滞,指尖微颤,终于在片刻的沉默后低声道:“……你爷爷已经走了。”
声音极轻,却像被海风压碎似的,散成细细的疼。
“他这一生最盼的,就是你能平安。”她垂了垂眼,语气更低,“若看见你方才那样,在底下也不得安生。”
青菀的肩微微一抖,唇角动了动,却没有立刻开口,泛红的眼中藏着隐忍的克制。
过了片刻,她的眼神渐渐收回清明,嗓音低而稳:“奶奶!那……方才海里的,是妖邪,还是幻象?”
虞春花眉头微凝,目光扫过夜色,又落在青菀脸上,眼角轻轻跳动,似在思索:“此非真妖,乃噬骨饮血的朽壤之菌,吸聚山岚瘴气,凝而成形的‘菌魑’幻象。”
“菌魑?那它……与岛上的那些东西,有关么?”青菀的眸光微微闪动,眉心微蹙,轻声追问:“这茫茫海上,怎会生出这样可怖的……”
虞春花没有立刻答话,只抬眼看了看银月下闪动的海面,目光深处泛起隐隐的警意。
“若真要问是何物,还得下去问问桶里,你爷爷封住的那个。”她语气低缓而沉,神色骤然一冷,:“我能感受到他的伥戾!”
她话音未落,辛澜玉的声音从侧舷传来:“药老夫人,入夜了,先让清澄带着菀儿进舱里说吧。”
夜风夹着海腥与铁味,吹得灯焰直颤。青菀被岳清澄扶起,几人一前一后走向船舱。
就在这静寂之际,傅砚青的声音自风里插入:“都督且慢!”
辛澜玉回首,只见他凝望着船楼上层。
辛澜玉回过身来,顺势抬头,目光掠过无桅无橹的船影,眉头微蹙:“都指挥使是发现了什么?”
傅砚青未答,伸手撩开帷幔。帷幔翻起,月光冷冷洒下,映出一行金漆刻字——“卫河船·通州右”。
两人神情凝重,脑中同时掠过“丁巳漕木诈失案”五字。
“二位大人在聊什么?”一串笑声在风中传来。
邬灵儿与金家姐妹踏月而来,衣袖轻拂,香气轻微却带着湿凉的咸味。
傅砚青忽然瞥见金宝儿持扇的手臂上,纹着形似螺纹、卷着神秘涡旋的图案,目光骤然一凝。
他眉头微皱,语气里透着冷厉:“竟然是你?逍遥坊那杀了张公公、在逃的舞姬?”
“大人,那都是过去的旧事了。今时今日早早已无人追究了。”邬灵儿浅笑依旧,语气却凉得似刀。
“不要岔开话题。”傅砚青的声音猛地拔高,仿佛每一个字都击打在风声和潮声里,“你与她二人为伍,我怎会猜不出你是谁!”
邬灵儿垂眼不语,轻轻扯了扯衣袖,眼底含着讥讽:“那大人倒是说说,我是哪个?”
傅砚青的拳微微握紧,指关节微白,眼中寒光闪烁:“逍遥坊内,妙音阁舞姬舞姿翩跹如仙;墨香居丹青手笔下,人物神态惟妙惟肖;摹写他人字迹,皆能分毫不差,以假乱真。”
他的语气骤然凌厉:“而你,就是那墨香居首席丹青手,邬灵儿!”
丹青手,描摹字迹,以假乱真,“丁巳漕木诈失案”。
“原来是你们!”辛澜玉心语气骤冷,“偷盗官梁木,擅造违式大船,这是重罪。如锦衣卫大人在这里,你还有何话可辩?”
金宝儿执扇轻合,目光略斜,笑意里透着几分轻蔑:“这船以柞木为骨,桑木为筋,榫卯交合,混以杉木、陨铁、青铜。灵活如蛇脊。若说出自通州右卫,只怕那儿的匠人都要自惭形秽了。”
话音未落,金锦儿嗤笑出声,语气轻慢:“都指挥使大人,都督,你二人还要乘脚下这船回津沽呢,如果没有这船,大人怕不是要游回去了!”
“放肆,我等在此问话,哪轮得到你插科打诨!”辛澜玉猛地抬头,眼神如刀,嗓音沉厉中带着一股压不住的锋寒。
这一声直震得人心神一滞,金锦儿唇角的笑意未及收回,便被那股气势生生压断。
金宝儿眸光微敛,扬了扬铁扇示意她噤声,指尖动作轻巧,却有几分戒备与袒护。
辛澜玉将目光盯向邬灵儿:“方才说旧事无人追究?我前月出海时,通缉文书贴在墙上,何来旧事之说!”
邬灵儿却没看她,只转向傅砚青:“大人,您还以为自己是京中官爷?可如今京里都指挥使可是宁远骆公,早不是大人您了!”
她把头扭向辛澜玉:“而都督您说的那通缉文书?一年前就已经被撤下来。”
话音落下,一时间,甲板上风声止息,众人皆愣。
诸葛玄从舱内走出,神色凝重,似是有要事,傅砚青与辛澜玉专注眼前,并未在意。
“副指挥使骆肃忠……如今竟成了都指挥使?”傅砚青神色凝重,带着未尽的疑惑:“月前我们奉贵妃之命,兵分两路,来这海上寻国舅郑国泰,骆肃忠不过半月前方返京!”
“大人。”邬灵儿轻轻打断他,“那的确已是两三年前的事了。”
辛澜玉脸色发白,声音紧逼:“一派胡言,你以为能混过去?这些话,待回京城自会定夺!”
诸葛玄忽插言,眉目间微凝几分犹疑,沉声道:“在地宫时,我与太岳、墨老曾见祭台顶上金玉星图异动。星光回旋,流转若生……那时未疑仪轨用途,如今细思,方觉仪轨另有玄机。”
他顿了顿,话音里添了惊色,看向众人:“若真是如此,想来是它拖慢了刹岛与周遭的时间,咱们在岛上不过耽了几日,外头竟已过去了三年?”
傅砚青与辛澜玉,皆面露震骇,就连金宝儿,金锦儿,邬灵脸上都带着难以置信的惊诧。
“监正大人,您在钦天监多年,这话……可当真?”傅砚青低声询问。
诸葛玄不答,只转向邬灵儿:“你们最近一次回去,是多久前?此刻是哪一年?”
“现在是万历四十八年,”邬灵儿答得极稳,“距上次回程应该有十六、七日了,此处星位在北极星十八指,若顺风,再行十天,便能到津沽港口。”
“过洋牵星术?”诸葛玄眼底闪烁微光,沉声问道:“你怎会这些?”
邬灵儿淡然垂眸,理了理袖口:“我在逍遥坊时,常同富家子弟抄录典籍,天文、航海的册子见得多了,自然也学了许多,也算不得什么。”
“什么不算什么!” 金锦儿忽然凑过来,胳膊肘碰了碰邬灵儿的肩,笑着插话,“灵儿姐姐可是我们的军师!这船往哪走、什么时候开,全靠她算,若没有她,这船再巧,也只是个不会走的空壳子。”
辛澜玉目光冷冷扫过那根刻字的船柱:“这船的木料,也是她帮你们谋划偷来的?”
“什么谋划?什么偷?” 邬灵儿皱起眉,脸上满是不满,“大人这话从何说起?”
辛澜玉语气没半分松动:“丁巳年卫河船厂通州右厂丢了四百余根官木,犯案的人是伪造书信、改了运木地点才得手的,而你是京城数得着的丹青手,这伪造的活计,难道不是你做的?”
“大人这话可有凭据?丁巳年卫河船厂的事我闻所未闻,伪造书信、偷改地点、这般构陷,莫不是觉得我一个女子好欺负?”邬灵儿猛地抬眼,眼底的淡然散了大半,声音也冷了几分。
“不不不,都督明鉴。” 金宝儿连忙上前,脸上仍挂着笑,话却接得稳:“只有那两根承重主柱,是旁人弃在路边没人要的,我们才‘顺’来的;其余的木料、铁器,都是我们千辛万苦采买来的,绝没沾过半分官船厂的东西。”
傅砚青一声冷哼,语气带着不信:“就凭你们几个人,能造出这八丈巨船?老实说,是谁在官船厂里给你们通风报信、递消息?”
“大人,您已不是当年的那位大人了,何必这般咄咄逼人?”金宝儿抬眼看向他,眼神里忽然添了几分怜悯。
她环视船身:“铁力木、杉木是从湖广采的,熟铁是在蓟州白冶庄买的,荆州路上还遇着块陨铁;铜铁难寻,最后是从南直隶调运过来的。 这一桩桩来路,采买册子上我都能一一呈上,绝非私通船厂所得。”
辛澜玉沉默片刻,见她说得条理分明、不像作假,才冷声道:“暂且信你。但造这船的工匠,又是从哪来的?”
“这有什么好问的!” 金锦儿先抢了话,眉梢还带着几分得意,“我荆氏家族工匠数千,别说造船,就刚刚岛上的魔窟、地宫机关,我族人也…………”
“锦儿!” 金宝儿忽然提高半分声音,指尖快而轻地掐了下金锦儿的胳膊,打断她时还对着辛澜玉赔了个笑,“锦儿心直口快,嘴上没个把门的,都督别见怪。”
她转回头,眼神里带了点嗔怪:“大人问话呢,你先听着,别乱接。”
金锦儿被掐得一缩胳膊,撇撇嘴刚要抱怨,金宝儿已转回头,重新看向辛澜玉。
她接过话茬,脸上仍挂着笑:“我姐妹出自匠人世家,就连前朝皇宫三大殿修复也有我族人参与,那些榫卯、锻造的手艺,都是祖上传的,所以根本不需什么造船师傅?”
诸葛玄眉头深锁,目光先扫过众人,又往舱底方向瞥了眼,才低声打断:“都督,眼下有更要紧的事!下面桶里的那个怪物醒了,正碎碎念着。正碎碎念着什么,太岳与墨老正在看着。”
“幽煌?”辛澜玉闻言,眉梢猛然一挑。
她转身看向金宝儿几人,语气松了几分,却仍带冷意:“此行若能平安回津沽,将功折罪,我可以不追究。”
话落,她拂袖而去,傅砚青与诸葛玄紧随其后,三人脚步急促,直奔打捞舱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