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乘坐热气球去三国 > 第391章 赵云下代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高柳城的城墙在晨光中透着一股死寂的灰白,张杰五万援军全军覆没的消息如瘟疫般在城中蔓延,刚被汉军再次包围,城头的守军便已没了半分抵抗的底气。

这些大多是临时征召的新兵,铠甲歪斜,手中的兵器在颤抖中发出细碎的碰撞声,脸色苍白如纸。

他们至今还记得上次汉军攻城时的凶悍,不过短短一个时辰,对方就已攀上城头,当时只觉得汉军已是天下无敌。

可昨日在城头亲眼目睹先登营与白马义从的血战,才真正明白什么是“天下强军”。

白马义从如白色闪电冲锋,铁枪刺破长空的锐响;

先登死士如玄铁磐石坚守,斩马刀劈砍的铿锵声;

鲜血飞溅、尸体堆叠的惨烈景象,此刻还在他们脑海中反复回荡,吓得他们双腿发软,连握紧兵器都成了奢望。

“完了,援军没了,我们根本守不住……”

一名年轻士兵的声音带着哭腔,手中的长矛“哐当”一声掉在城砖上,瞬间引发了连锁反应,更多士兵的兵器接连落地,绝望的情绪在城头快速蔓延。

有人靠着城墙滑落,双手抱头瑟瑟发抖;有人探头望向城下密密麻麻的汉军,眼中满是恐惧;还有人私下议论着投降,军心早已涣散如沙。

太守王遵身着官袍,立于城头最高处,望着城下飘扬的“赵”字大旗与严阵以待的汉军,又转头看向身边士气全无的士兵,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张杰的援军是高柳最后的希望,如今希望破灭,仅凭城中五千新兵,绝无可能守住这座孤城。

沉默良久,王遵缓缓开口,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汝等……开城投降吧。”

“大人,您呢?”一名老兵颤抖着问道,眼中满是不舍。

王遵抬手整理了一下褶皱的衣冠,领口的玉带被他系得一丝不苟,目光望向冀州的方向,语气中满是悲壮:

“我王遵乃是太傅袁隗的门生,自年少时便受袁家三代知遇之恩,从举孝廉到任代郡太守,皆出袁家之力,岂有投降之理?”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几分遗憾与决绝,“今不能辅佐明公,以克强敌,保一方百姓,唯有以死谢罪,为袁家尽节而已!”

话音落下,他没有再看身边的士兵,转身朝着城墙内侧的府衙望去。

那里曾是他处理政务的地方,如今只剩一片空旷。

树倒猢狲散,高柳即将城破,府衙中的佐官小吏也一哄而散。

王遵深吸一口气,挺直脊背,整理好衣袖,在一众士兵的惊呼中,纵身从城头跃下。

“大人!”

士兵们齐声呐喊,却只能眼睁睁看着他的身影坠落,重重砸在城下的土地上,鲜血瞬间染红了身下的青石板。

城下的汉军很快发现了城头上的异动,消息迅速传到赵云耳中。

当得知王遵宁死不降、纵身殉节的事迹后,赵云勒住马缰,沉默良久,眼中闪过一丝敬佩,缓缓叹道:

“河北袁氏,虽多有昏聩之举,却也招揽了不少忠勇之士。前有田丰、沮授直言敢谏,宁死不屈;后有张杰、王遵尽节殉主,甘愿效死。燕赵之地,果然多豪杰义士!”

他抬手示意,下令道:“传我将令,暂缓攻城,让城中士兵开城投降,不得伤害百姓。

再派人收殓王遵大人的尸体,以诸侯之礼厚葬,与张杰将军葬在一处,立碑铭记其忠勇。”

汉军士兵依令行事,城门缓缓打开,守军放下兵器,列队走出城投降,脸上满是劫后余生的庆幸。

而王遵的尸体被小心收敛,与张杰的棺椁一同安放在城外的高坡上,两座新坟并肩而立,

墓碑上刻着“汉故代郡太守王遵之墓”与“汉故河北大将张杰之墓”,在萧瑟的秋风中,静静诉说着燕赵义士的尽节之志。

赵云亲自为两人墓前添了一抔土,心中对这片土地上的豪杰,更添了几分敬重。

暮色如墨,代郡城楼上的袁军旗帜早已被斩落,取而代之的是一面绣着“汉”字的玄色战旗,在晚风中猎猎作响,映着遍地收缴的兵甲与归降的袁军士卒。

赵云手持亮银枪,枪尖上的血迹尚未干涸,银甲在残阳余晖中泛着冷冽的光,目光扫过城下肃立的汉军将士,声音沉稳如钟:

“代郡既下,民心未稳,留一万步卒镇守城池,安抚百姓、清理战场,其余骑兵随我即刻出发!”

军令如山,将士们轰然应诺。

片刻间,一万身着铠甲的步卒迅速接管了城门、粮仓与军械库,有条不紊地展开守城部署。

安抚受惊的百姓,分发粮草以稳民心;清理城墙上的箭羽与尸体,修复破损的城防;安排巡逻的士兵,搜索城内潜藏的袁军溃兵。

整个代郡虽刚经历战火,却在汉军的有序调度下,迅速从混乱走向安定。

而城外的空地上,剩余的两万骑兵早已整装待发。

战马不安地刨着蹄子,喷着白气,马鞍旁悬挂的马刀与长枪闪烁着寒光,骑士们身着轻甲,脸上带着鏖战过后的疲惫,却眼神锐利,透着一股蓄势待发的锐气。

赵云翻身上马,胯下的照夜玉狮子马昂首嘶鸣,声震四野。

他抬手按住腰间的佩剑,目光投向东北方向,那里正是袁熙大军驻扎的区域。

“袁熙主力尚在井陉关外,自以为代郡固若金汤,定然防备松懈。”

赵云勒转马头,对着麾下将领沉声道,

“我等率铁骑连夜奔袭,取道常山、赵郡,绕至袁熙背后,打他个措手不及!兵贵神速,今夜务必赶至常山郡边境!”

说罢,赵云一抖缰绳,照夜玉狮子马如一道白色闪电般冲出,两万骑兵紧随其后,马蹄声如惊雷滚滚,踏碎了暮色的宁静。

队伍如一条黑色的长龙,沿着代郡城外的官道疾驰而去,卷起漫天尘土,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

夜色渐深,星光点点。

骑兵队伍在旷野中疾驰,马蹄踏过草地、溪流与浅丘,发出沉闷的声响。

赵云始终冲在队伍最前方,银甲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晕,目光如鹰隼般警惕地扫视着四周,时刻防备着可能出现的袁军哨探。

此次奔袭的关键在于迅疾和隐蔽,一旦被袁军察觉,先机尽失,后续的奇袭便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