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开局让易中海变成田伯光 > 第484章 杨爱民震惊:我当初到底器重了一个什么东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84章 杨爱民震惊:我当初到底器重了一个什么东西!

四九城某单位。

杨爱民正在忙碌。

“杨爱民,你手上那些材料,领导可是等着要的呢。”

“你麻溜着点赶紧弄好!”

“不然的话,哼哼,有的是苦头给你吃。”

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男人满脸嘲讽地对杨爱民发号施令。

除了他以外,办公室里的其他人看杨爱民的眼神也很是不屑。

自打被罢免了红星轧钢厂厂长职务后,杨爱民就被调到了这个部门,成为这个部门的普通科员。

一下子从国营大厂的厂长到普通科员,这其中的跨度实在是太大了,落差也太大了。

习惯了对别人发号施令、听别人溜须拍马的杨爱民很不适应。

他实在无法接受自己成为一个普通科员的事实。

他因此闷闷不乐。

但很快,他就发现,比这更糟糕的事情在等着自己。

自打他来到这个科室以后,科里的同事们都不拿正眼看他。

毕竟,他可是从厂长之尊被一撸到底的。

在体制内,这可算得上是大新闻了。

更甭说四九城日报之前报道过轧钢厂的事情。

所以杨爱民的身份根本就不是秘密。

不论是出于幸灾乐祸,还是出于对杨爱民纵容易中海这等烂人的所作所为,他的新同事们都没有理由用友善的态度来对待他。

这样一来,杨爱民可就遭了殃了。

他在单位里形同空气,说话都没人搭理。

而当科室里有什么事情要做,大家都是把事情推给他。

杨爱民倒不是没有跟科主任反映过这个问题。

但科主任反倒教训他起来。

“怎么着?杨爱民。”

“当领导当久了就脱离群众了是吧?”

“连这么简单的事情都不不会做?不想做?”

“我告诉你,越是基础的事情越是跟群众的切身利益相关!”

“你如此推三阻四,是想继续脱离群众吗?!”

“你这种思想非常危险!”

“明明是戴罪之身,觉悟还低得令人发指!”

“我不得不考虑,是否应该向领导汇报你的思想动态!”

科主任几句话就将杨爱民怼得说不出话来。

这尼玛真是好大的帽子,他哪敢接啊!

于是,他也只能被迫接下科室里一切的事情。

而他的同事们每天上班就是聊天喝茶,看着他忙碌。

这让杨爱民敢怒不敢言。

而今天,又有一堆事情在等着他呢。

正当杨爱民忙碌得挥汗如雨之时。

他忽然从正在聊天的同事们那里听到一个久违的、熟悉的名字。

“哎,今天的报纸看了吗?”

“看了看了!那篇小说写得真是不错啊!太吸引人了!我现在迫不及待想看下一期的了!”

“我也是!”

“话说,这小说里的人物有没有原型?”

“有啊!当然有啊!没看这作者介绍上写了,作者李建成住在南锣鼓巷九十五号院子!那不就是原来易中海住的院子么!”

“这故事的主人公易小海跟易中海名字就只差一个字。这不是我多想,我百分之百肯定他写的就是易中海那些不为人知的过去!”

易中海!

这个熟悉又久违的名字让杨爱民的动作停了下来。

他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个头发花白、脸上正义凛然的中年人,赫然便是易中海。

曾几何时,他一直认为易中海不光技术精湛,也品德高尚。

堪称德才兼备,是难得的人才。

再加上有聋老太太的推荐,所以他一直很器重易中海,将其视为自己人。

可哪想到这样一个表面正经的好好先生,竟然会去逛青楼。

并最终导致他的政治生涯提前终结,最后被贬到这里当一个谁都能踩一下的小科员。

可以说,杨爱民对易中海充满了恨意。

现在听到同事们提起易中海,他整个人顿时激动了起来。

“你...你们刚才说易中海,他...他怎么了?”

办公室的人都诧异地看了一眼,随即都反应过来这人不就是因为易中海才丢了领导岗位来到这里么。

一个女科员面露嘲讽道:“哟,看来你还挺关心他的嘛。”

“也难怪,毕竟要不是他,你恐怕还是个威风八面的厂长嘛。”

杨爱民脸部肌肉抽动了下:“易中海...他...他到底怎么了?”

“他不是被关进监狱了么...”

那女科员笑道:“人家早就刑满释放了。”

“现在啊,据说还住在南锣鼓巷里,只不过不是原来那个院子了。”

听到刑满释放,杨爱民脸色又变幻了几下。

“刑...刑满释放?”

他想起来,好像易中海的刑期确实不长。

算算日子,人家早就被放出来了。

想到这里,他不由地咬牙切齿、握紧双拳。

“为、为什么!”

“这种害人不浅的老东西,为什么不把他关到死?!”

“他...他可是去逛青楼...逛青楼的啊!”

“他...他还玩过双龙戏珠的啊!”

就在杨爱民心态炸裂之时,一份报纸递到他眼前。

他诧异地抬头一看,见是一个男同事将报纸递了过来。

“好好看看吧!”

“这就是你曾经在轧钢厂器重过的人啊!”

“人家可不光是逛青楼,不光是双龙戏珠。”

“他从小的经历都堪称传奇啊!”

说罢,那位男同事满脸嘲讽地走开了。

杨爱民一把抓过报纸读了起来。

一开始,他还很诧异。

因为那一版是个文学板块,发表的是一篇小说。

而且开头出现的人物令他有些摸不着头脑。

他顿时一脸问号。

这小说,跟易中海有啥关系?

很快,他在小说中看到一个令他感到熟悉的名字。

易小海!

跟易中海的名字只差了一个字!

这个易小海,会不会就是易中海呢?!

杨爱民赶紧读下去。

接下来的内容,令他大跌眼镜。

“啊这...易中海他...他那么小就...”

一个女同事嘲讽地看着他:“想不到吧?”

“这就是你器重的人啊。”

“顺带说一句,这小说里的张爱花应该就是九十五号院子的张翠花。”

“是不是觉得陌生?”

“那我告诉你,她还有个称呼,叫贾张氏!”

“她儿子叫贾东旭!以前也是轧钢厂的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