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处小道之侧。
有兵马埋伏于此。
其中一名年轻男子,看着前方斥候,认真的说道:
“你们可曾发现隋军的踪迹?”
这年轻男子,自然就是李世民。
而他前方的斥候,在听得李世民之言后,也是没有任何犹豫,便是拱手说道:
“启禀殿下,我等在高岭之上探查时,确实发现了隋军的踪迹,他们正向迦湿弥罗城靠近,相信用不了一日,便会抵达此处。”
听到这话,李世民顿时眼前一亮。
也不枉让他如此冒险,带着李元霸率先来到此处设置埋伏。
只等这支隋军进入埋伏圈,他会带着李元霸立刻杀出,将之击溃。到时候,主动权便在他掌握之中。
纵然隋军早有安排,他们兵分两路,想要绕行高岭突袭,又能如何?
这一切,终究是被他看破了,若是没有这一路兵马,迦湿弥罗城正面的隋军,又有什么办法能够破城?
纵然马展不遗余力,领兵强攻,想要拿下迦湿弥罗城,也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甚至在有李元霸防守的情况下,他们必将立于不败之地。
只要拖到隋军粮草不济,敌军就只能仓皇撤退,最终的胜利必然属于大唐。
当这般念头在脑海中浮现,李世民的神色越发振奋起来。
但他并没有因此狂妄自大,而是很快冷静了下来,只见他口中吐出一口浊气,接着郑重其事的说道:
“传令下去,各路兵马严加戒备,绝对不能掉以轻心,一旦隋军出现,便听本王号令出击,绝对不能让隋军有半点喘息的机会。”
在安排妥当之后,李世民这才放下心来。
先前,在想到隋军有可能兵分两路之后,他便是忧心忡忡,难以安定。
因为一旦迦湿弥罗城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他们的处境将会不容乐观。
幸好最坏的结果没有发生,如今他率先领兵至此,他倒要看看,这支隋军有多大的本领,能够从此逃出生天。
做完这一切,李世民继续等待着。
他并没有操之过急,战场上的事情,本就没有这么简单。
若是他们鲁莽行动,打草惊蛇,隋军意识到情况不对,恐怕会适得其反。
这显然不是李世民想要看到的结局,他的目的,不仅仅是将这支隋军击退,更要将之一网打尽,以此来重创隋军的士气。
或许,隋军的实力确实非同小可,没有任何人能够小觑。
但这里是大唐的疆域,隋军长途跋涉至此,想要覆灭大唐,无异于异想天开,他们必将失败而归。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事情却没有李世民想象中那么顺利。
因为隋军尚未抵达,后方却突然有士卒仓皇前来,并且带来一个令李世民难以置信的消息。
此刻,李世民看着前方的士卒,脸上满是惊愕之色,他眉头紧锁,脸色难看道:
“你说什么?迦湿弥罗城丢了?”
这显然是李世民无法相信的事情。
要知道,迦湿弥罗城是大唐抵御隋军的第一阵地。
李世民在此布置重兵,为的就是挡住隋军攻势,避免将战火蔓延到大唐境内。
同时,因为迦湿弥罗城的特殊地形,他们完全可以坚守不出,拖延时间,直到耗到隋军不战而退。
这才是最完美的结局。
结果现在,前方这士卒却是告诉他,在他离开的时候,迦湿弥罗城竟然丢了。
这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也让李世民难以接受。
然而,面对李世民的质问,前方的士卒却是诚惶诚恐的说道:
“殿下,小的所言句句属实。
就在昨天夜里,隋军突然发起进攻,那马展亲自领兵攻城,将士们根本抵挡不住。
伍云召将军只得下令撤离,如今伍云召和雄阔海二位将军,已经在赶来的路上了。”
李世民一阵沉默,哑口无言,虽然他不愿接受这个现实,但是从士卒的反应来看,这个消息多半是真的。
同时,伍云召和雄阔海能够安然脱身,也从侧面说明,他们并未和隋军进行死战。
但李世民完全可以理解,因为马展都出手了,在这位所向无敌的猛将面前,除了李元霸,其他人根本不堪一击。
就算伍云召和雄阔海上了,也改变不了结局,无非是徒劳送命罢了。
他们能够在这个时候当机立断,下令撤离,无疑是一个极其明智的选择。
或许李世民会觉得,伍云召和雄阔海办事不利。
他亲自领兵在此埋伏隋军,将迦湿弥罗城交给二将镇守,可他们却辜负了自己的信任,没能守住城池,让隋军成功突破。
可这场战斗真正的关键,在于马展为什么会选择在此刻动手。
这个问题很重要。
如果李世民和李元霸还在迦湿弥罗城中,纵然马展亲自领兵进攻,也不可能如此轻易就将城池攻破。
正因为李世民和李元霸都不在,马展才能一举取得胜利。
一时间,一个惊人的想法,在李世民脑海中涌现。
那就是在李世民判断出隋军兵分两路。想要从后方夹击迦湿弥罗城的时候,马展也猜到了,李世民会做出这个选择。
所以,马展才会在这关键时刻,对迦湿弥罗城发动总攻,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让所有人都没有防备。
当这个念头浮现,李世民再度沉默,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但事情已经发生,不管李世民如何难受,也无济于事,根本改变不了现实。
他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调整着心中躁动的情绪。
毫无疑问,迦湿弥罗城的丢失,让李世民很难受。
但这并没有让李世民到绝望的程度,因为如今的大唐,并非割据一方,而是有着一片广阔的疆域。
纵然隋军高歌猛进,他们也有充足的空间,进行拖延抵抗,没到最后一刻,谁又知道这场战斗的胜负如何?
马展的实力很强,但只要李元霸还在,马展也不能为所欲为,这就意味着,他们有获胜的希望,并非彻底的绝望。
而在这个消息传到之后,李世民也意识到,他如今的计划,恐怕也要功亏一篑了。
在拿下迦湿弥罗城之后,马展绝对不会善罢甘休,必然会乘胜追击。
他想要在此埋伏隋军,反而会让自己陷入极其尴尬的境地。
到时候,李世民就要进退两难了。
所以在短暂思索之后,李世民立刻下令整顿兵马,只等和伍云召等人汇合之后,便立刻撤离此处。
虽然这场战斗很可惜,但李世民终究不敢太过冒险。
因为他带领的,都是大唐的精锐。包括他和李元霸,一旦陷落在此,恐怕李渊等人就只能坐以待毙了。
随着时间推移,李世民终于是看见,后方一路兵马疾驰而至。
紧接着,有二人策马飞驰而来,很快出现在李世民面前。
正是伍云召和雄阔海到了。
看到二人,李世民的心情有些复杂,但伍云召和雄阔海却没有犹豫,他们立刻跪倒在地,恭敬说道:
“末将无能,让隋军攻破了迦湿弥罗城,请殿下治罪。”
在这个时候,李世民自然不可能把伍云召和雄阔海怎么样,在短暂沉默之后,李世民摇了摇头,接着说道:
“迦湿弥罗城丢失,并非二位之过,谁也没有想到,马展会突然发动总攻。
说到底,还是本王太过掉以轻心,才给了马展可乘之机,否则有元霸在城中,他想要攻破迦湿弥罗城,绝对没有这么简单。”
听着李世民的话语,伍云召轻叹一声,又说道:
“启禀殿下,隋军突然来袭,似乎早有准备。
末将觉得,他们可能是提前知晓,或者是猜到殿下会带着赵王殿下一起离开,所以才敢如此肆无忌惮的发动攻势。”
在来的路上,伍云召就一直在思考此事。如果隋军没有绝对的把握,怎敢如此冒险?
虽然马展实力很强,但有李元霸在此,最起码能够拖延一段时间,他们有着城池作为倚仗,终究是有着优势。
李世民同样考虑到这个问题,但他却想不明白,马展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是有奸细,还是马展有什么办法,能够判断他们的动向?
稍微捋了捋思绪,李世民继续说道:
“本王已经派人打探到了另一支隋军的位置,原本按照计划,用不了多久,这支隋军就会抵达包围圈。
但现在来看,我们还是要尽快撤离,否则让隋军追上,那就麻烦了。”
众人皆是面露无奈之色,原本大好局势,却在此刻毁于一旦,但要说是谁的责任,又怎能说得清楚呢?
不过此刻,伍云召和雄阔海倒是没有纠结,他们连忙拱手说道:
“全凭殿下安排。”
都已经这个时候了,他们自然没什么话说,李世民要如何行动,那他们就听从李世民的调遣。
就这样,李世民点了点头,他颔首沉声,信誓旦旦的说道:
“好,事不宜迟,那我们就尽快动身吧,先撤离此处,再寻找安全之地,商议接下来该如何抵御隋军的进攻。
纵然隋军拿下了迦湿弥罗城,也不代表我大唐一败涂地。
接下来,我们还有机会,隋军想要覆灭我大唐,可没有这么简单。”
就这样,在李世民下令之后,众将带着剩余兵马匆匆撤离。
都已经这个时候了,自然没什么可犹豫的,若是瞻前顾后,只会贻误时机。
——
另一边。
一支精锐兵马悄然前行,他们向着迦湿弥罗城方向靠近。
为首是一名英俊潇洒,气质非凡的青年,正策马向前。他身穿白袍银甲,手中一柄五飞神钩亮银枪,正是罗成无疑。
罗成和马展在吐火罗国分开之后,便是艰难的翻越高岭,他好不容易才抵达此处,已经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对于这场战斗,罗成势在必得,他相信在两路兵马夹击之下,纵然唐军拼死抵抗,也无济于事,他们必将取得此战胜利。
虽然翻越高岭的路途颇为不易,也让罗成有些疲惫,但此刻他只觉得振奋,眼中没有半分畏惧之色。
罗成领兵朝着迦湿弥罗城靠近,然而不等他抵达迦湿弥罗城,却突然发现,前方不知何时,出现了一支兵马。
这让罗成立刻警惕起来。
但很快,罗成就发现了不对劲,因为前方出现的兵马,竟然穿着隋军的服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要知道,从吐火罗国南下李唐的道路,已经被迦湿弥罗城阻挡,隋军想要来到这里,那就必须先拿下迦湿弥罗城才行。
可为什么,前方会出现隋军呢?
这让罗成难以理解。
直到罗成看见,前方出现的那道身影,方才反应过来。
原来这支兵马,竟然真的是自己人。
罗成看到的不是其他人,正是马展。
马展的出现,自然能够证明前方这支兵马的身份。
但这却让罗成有些懵了,要知道 他带领一万精锐大费周章,可以说是经历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才翻越高岭来到此处。
可他们还没来得及出手,怎么马展就出现于此,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个结果,令罗成猝不及防,原本的满腔斗志,此刻也都变成了疑惑。
难道说这迦湿弥罗城,根本没有他们想象中坚固。那岂不说明,他所做的一切,都成了无用功吗?
想到这里,罗成多少有点自闭。
但没等罗成捋清思绪,马展已然策马而来,朝着罗成靠近。
正如李世民所预料的那般,马展在攻破迦湿弥罗城之后,便是率领兵马一路追击而来。
哪怕马展心知肚明,想要拿下李世民等人,没有这么简单,他也不可能熟视无睹。
在这个时候,总要表现出乘胜追击的架势,否则李世民等人,恐怕还在此悠哉游哉的埋伏罗城。
而此刻,当马展看到罗成领兵出现时,脸上不由得浮现笑容。
虽说罗成并未在战场上出现,但毫无疑问,隋军能够顺利拿下迦湿弥罗城,取得此战的胜利,罗成是功不可没。
如果没有罗成将李世民兄弟引走,马展还真无法一战而定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