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利姆殖民军到位之后,轰炸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不仅炸毁了南部的铁路、公路桥梁,还针对日军的物资储存站进行定点爆破。
大火蔓延,爆炸的火光冲天。
鬼子通讯兵一脸狼狈的钻进指挥部,朝着牟田口廉也汇报这一致命消息。
“报告指挥官阁下,我军于城南的物资中转站遭遇敌军轰炸机猛烈袭击,中转站已燃起大火,难以扑救。”
“八嘎,你们都是废物饭桶吗,投入人员,给我立刻扑灭火势。”
“没有了作战物资,所有人都得饿肚子。”
牟田口廉也皱起眉头,想起了吃草吃树叶的那段时间。
不祥的预感浮上心头。
李峰这丫的,太擅长摧毁后勤线路了。
关键每次都能精准的找到物资仓库,以密集的轰炸摧毁之。
有他的精准指挥,再加上阿麦瑞克帝国的财大气粗,两者结合到一块,这仗怎么打?
轰炸机的呼啸声连绵不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一组12架轰炸机刚刚撤走,立马又飞过来几十架轰炸机,一部分对着散兵战壕扑洒航弹,另一部分则盯着军火库、物资仓库猛轰。
跟开了天眼一样,鬼子的仓库在哪,飞机知晓的七七八八。
锁定一片区域后,直接覆盖式火力就行了。
一排汽车出现在水源的上游,李峰走到水边,看了看水质。
唐为源摘下白手套,就近捧起一捧,赞美了一声。
“山泉水汇聚,可真甜啊。”
看着水流涌向日军防线,李峰不得不考虑给小鬼子加点餐。
涉及十几万人的物资中,水源是需要单独解决的。
后方不可能给你运水,供应淡水的问题是指挥官跟驻防部队自己想办法处理。
找水井、河流,解决部队饮水问题。
“加点药,这是日军惯用的伎俩。史迪威将军,筹备一批石灰、泻药、除草剂等,在上游投放下去,再让轰炸机对日军占领区扑洒。”
“先断掉日军的水源再说。”
史迪威犹豫了一下,“这不好吧,斯利姆将军他们也在下游呢。”
“所以我才让你放泻药,先让日本人稀释一下,到了下游,影响不大。”
“尽可能的削弱守军状态,在开战之前制造胜势。难道还需要我教你们吗?除了飞机轰炸之外,所有炮团集合,沿着日军驻防阵地,给我犁地方式轰炸。”
“层层剥茧,炸掉他们的工事区、雷区。”
炮火的轰鸣声加入战场。
几百门榴弹炮,以及配套的迫击炮、山野炮砸向日军阵地。
从东北、西北两个方位,发起猛烈进攻。
炮火犁地轰炸,大口径的榴弹足够震碎心肺。
对付日军,无须考虑怜悯,用最快捷的手段,摧毁他们的阵地。
首要目标是缩小包围圈,让日军的兵力集中在一起,才更能发挥包围、轰炸、空袭的作用。
否则散布在几十公里的防线上,火炮炸下去,作用微乎其微。
日军新援助的师团显然没有经历过如此凶猛的火力打击,火力不仅凶猛,精准度还异常的夸张。
飞机的轰炸全都炸在重要节点,先以师团级的仓库为主。
随后轰炸各联队的物资储存点。
能看到一圈又一圈的火光冲天而起,那是引爆了军火的波动。
日军的电报滴滴滴响个不停。
饭田祥二郎接到电报后,罕见的露出了绝望的神色。
牟田口廉也汇报,仅几轮轰炸,就炸毁了他们60%的弹药储备。
敌军的火力长了眼,专门朝着军火、物资连番轰炸。
上有飞机呼啸,下有炮火犁地。
至于损失,暂时无法统计,不少鬼子炸成了粉碎,掩埋在炮坑之中。
负责进攻的部队也头皮发麻,致死量的炮火打击,轮番的落在日军阵地。
如果情况倒转,他们不知道能不能守得住,防线必然是十不存一,能活下来的都是靠运气。
孙铭的印支那远征军率先向前压进,推进5公里,五个美械师拉成网,收拢东北部的防线。
随后在傍晚时分,唐为源的滇南远征军也顺利完成五公里的推进计划。
到了夜间,日军本想来一次出其不意的夜间反击。
但刚刚停息了半个时辰的火炮,再一次排射输出。
炮兵吃了点饭,立马接到了新的作战任务。
榴弹炮源源不断的运输过来,随后一发接着一发装进炮管里。
一旁堆积的炮弹壳都成小山了。
牵引式火炮向南推进5公里,继续采用覆盖式火力打击,重新夯实日军阵地。
战术是如此的朴实无华,甚至没有步兵什么事儿了。
用绝对的火力优势硬压,根本不给日军喘息的机会。
李峰已经回到指挥部,坐在沙盘图前闭目养神。
每隔十几分钟,利用即时战略视野查看一下日军部署,看是否调整炮火打击范围。
随后继续闭目养神。
战场的情况了然于胸,每当日军有规模的进行兵力集结,他都能迅速的下达命令,几乎在同时调集炮火,在日军反冲锋的区域进行炮火覆盖。
这让日军夜间的反冲锋显得异常狼狈,徒增了无数伤亡。
牟田口廉也有点窒息了,双手杵在地图前,疯狂的抓自己的脑袋。
“为什么,到底是为什么?”
“我的每一次弹性防御,全被敌军的炮火摧毁,难不成是我肚子里的蛔虫。”
“每组织一场局部反击,周边的火炮便集中火力打击。”
“到底是为什么?”
他百思不得其解,只能归咎于敌军的观测手段更加先进,侦察单位渗透的位置更为隐蔽。
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解释。
一夜过后,日军的防线再度呈现了千疮百孔的局面。
养精蓄锐的步兵开始推进了,在零星炮火的掩护下,坦克、步兵协同,撕开日军的防线。
继续把战线收拢到直径15公里的范围内。
日军七个师团的兵力,集结在城市周边,大部分兵力则退守城内。
南部斯利姆的殖民军也呈网状,向北调动七八万人,留下三万兵力防备、进攻阳光城。
兵分两路,一路配合李峰完成会战的合围。
一路则直指翡翠方面军的总部,那里只有一个独立混成旅团的兵力。
两个殖民军师搭配远东舰队,足够撼动日军翡翠方面军总部。
战场上几十万人开始向圈内汇聚。
包围圈逐步合拢,在整个合拢时间内,日军没有任何突围的打算,亦或者做好了死守下去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