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天的时候谢阳跟辛文月去给牛甜甜打了一通电话,确认一下牛甜甜出发的日子。

牛甜甜说,“车票买了正月十六的,你放心就行,我肯定不跟其他人说话。”

谢阳道,“不然你还是跟王立新他们夫妻一起吧。”

虽然王立新没考上,但王立新还是决定跟着冯媛一块来首都了,不然冯媛没人照顾,正好一边照顾冯媛一边备考。

牛甜甜道,“算了,让人误会不好。”

“怕这个干什么,你只管说来首都投亲的不就行了。”谢阳不容她反驳,直接决定了这件事。

挂了电话后,辛文月道,“她一个人的确不让人放心,跟王立新他们能好点儿。”

“嗯。”

谢阳又给钱有才打了电话让他帮忙转达,这才松了口气。

东北的那些人里,许卫东考上了东北工业大学,留在省城了,这样他和韩佳妮还能继续在一起,王林也是在东北回不来。

此时的谢阳已经完全忘了娄玉敏也考到首都来这事儿,牛甜甜倒是记得,但想到谢阳跟娄玉敏关系不好,便没说,转头又给彩虹湾你打了电话说她有个公安的朋友一路同行的事儿。

王立新还觉得奇怪,这一个操心帮忙一个又拒绝,什么情况?

冯媛倒是淡定,“不用就不用呗,管这么多干啥。”

首都,谢阳和辛文月放下一个心事。

“走吧。”

两人回去路上见供销社开门了又去采购了一些柔软的布料,回家后辛文月兴致勃勃的研究给孩子做衣服,结果发现真不是这块料,两口子加起来也整不明白。

“算了,等回头找人帮忙做吧。”

辛文月也不较劲了,“其实让甜甜直接住过来也好。”

随即又摇头,“还是算了。”

下午的时候谢阳带着辛文月去跟大军见了几个大姐,谢阳要找保姆,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人品,之后才是做饭的手艺。

大军知道谢阳不差钱儿,谢阳信任他交给他办,找人的时候也是多方打探,又是考察人品,又是打听家里有没有五脏事儿。最后定下来三个人,让谢阳过目。

至于人品上,谢阳是不担心了,适合不适合的也得试试才知道。

于是让他们两两一组,到家里试用,试用这一天给两块钱。

这个价钱可是不低了。

于是接下来就是两人在家检验保姆的日子。

毕竟是照顾辛文月为主,做饭的口味和照顾程度还是以辛文月的意愿为主。

三天后,辛文月指了其中一个说,“谢阳,就留杜阿姨吧。”

谢阳也不解释理由,给另外两人结清了钱,然后聘用杜阿姨。

在这些事上谢阳比较谨慎,起草了聘用的合同,合同一式两份,也算有个约束。

当然这个年代有很多禁忌,对外只说是远房亲戚来帮忙,是不好说保姆的。

杜阿姨今年四十来岁,人很麻利,做饭也不错,当即应下来,“好的。我家离着这边不算太远,生之前我每天五点左右就能过来做饭,晚上您这边没需要了我再回去,等辛同志要生的时候我再住过来。”

这是谢阳和辛文月思考再三后决定的。

毕竟是他们俩的家,多个人照顾虽然好,但是也有很多不方便。

而且离着生还有好几个月,没必要让人天天在这儿耗着。

谢阳点头,“行,等住家的时候我再给你涨一下工资。”

闻言杜阿姨高兴道,“多谢多谢。”

如今一个月谢阳给三十块钱,管着一日三餐,可是比一般工人都强了。

谢阳道,“那明天开始上班?”

杜阿姨笑道,“行,不过今天我给做饭再走。”

杜阿姨做事很麻利,很快挎着篮子去买菜了。

虽说还没改革开放,但街头巷尾也多了一些卖菜的老农,杜阿姨就是首都人,哪里有卖菜的都很熟悉。

谢阳给了足够的钱,杜阿姨回来时甚至还带了一条鱼。

午饭做好之后,杜阿姨这才离开。

离开前杜阿姨还说,“对了,我女儿也考上大学了,首都师范学院的,毕业以后要当老师。”

说起女儿杜阿姨很骄傲,谢阳也到了喜。

等人走了,辛文月才说,“突然轻松多了。”

“吃饭吧。”

两人胃口都好,吃的也不少,饭菜几乎剩不下。

“晚上去吃烤鸭吧。”

“行。”

辛文月笑,“你都不嫌我能花啊。”

谢阳瞥她一眼,“吃吃喝喝的能花多少,赚了钱不就是要花的?”

当然后面花销大了,光靠老本虽然也能撑着,但还是得开源才行。

今年年底就能改革开放,到时候可以跟大军合作干买卖。

至于做什么他心里有点儿想法,但还得找合适的时机,在此之前也不好闲着,可以搞点儿小打小闹的来赚点生活费。

杜阿姨回到家时,女儿杜满青已经做好了晚饭。

对妈妈做保姆这事儿,杜满青其实满心不乐意,但杜阿姨却不在意,“做保姆也是凭手艺赚钱,不然我还能天天闲着等你拿补贴养我啊,妈才四十来岁,不是八十多,不过是做个饭,不打紧的。”

但杜满青还是心疼,“但早上起来太早了。”

“不怕,天暖和了就好了。”杜阿姨道,“对了,那俩的两口子也是大学生呢,听说都是首都大的,这样的大学生对妈也客气,妈好好干没问题的,等那女同志要生的时候我得住过去,你回来要是找不到我记得过去找我。”

杜满青无奈,“知道了,您多注意身体,如果做不来就不敢了。”

“知道了知道了。”

杜阿姨虽然是好脾气,却也不是软弱的人,要不然也不能费劲的把她养大了。

谢阳跟辛文月也在说这个杜阿姨,“平日我如果不在家,适当还是保持距离,但凡有不好的地方咱就换一个。”

“行。”

“明天去看张教授他们吧。”

“好。”

时间太久,谢阳都快把这些人给忘了。

隔天两人带着东西去了张儒家,张儒一家三口看到谢阳和辛文月格外的激动。

“你可算来了,你再不来我都打算去陈家找人了。”

“快进屋,我们给你们俩准备了开学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