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在赵绘梅的指甲里,找到了不少纤维。
物证鉴定室鉴定确认,属于衣物纤维。
纤维上,带有特殊油污。
这应该是赵绘梅和扁平足嫌犯打斗时,从对方衣服上抓挠,残留在指甲里的。
法医在吴立群条形挫伤上,也找到了一些残留物。
经过物证鉴定员鉴定,确认也是油污。
而且二者类型相同!
“油污?
我记得,前村长沈必胜的儿子,是开饭店的。”
饭馆做菜,衣服和工具上有油污,那是再正常不过。
沈庭带着期待,继续查看报告,很快就皱起眉头。
“好像猜错了!”
物鉴室鉴定表明,本案里的油污,是矿物油。
且其中含有金属微粒和石墨等,来自机械磨损的杂质。
这种油污,更可能来自机械维修。
而厨房油污,主要成分是动植物油脂。
二者区别很大!
物鉴室认为,两名嫌犯可能都是机械维修工。
扳手,是正常足日常工作的工具。
“这样的话,赵卫军的嫌疑,似乎就大了一点。”
他承包工程,需要不少机械。
肯定要有专门负责维修的手下。
其次!
dNA实验室,在赵绘梅和吴立群的指甲里,都没有找到嫌犯的皮肤组织。
可能是天冷了,嫌犯穿得比较多,没有直接挠到嫌犯的体表。
不过,法医在现场找到了一滴混合血液。
位置在床尾。
推测是赵绘梅用剪子,让扁平足受了伤。
血液是两人血液的混合。
dNA实验室,正在尝试对二者进行区分。
如果能成功分离出嫌犯的dNA,就可以尝试匹配目前的几个嫌疑人,或在数据库匹配。
除此之外,现场勘察,在小院一侧的菜园里,找到了一个脚印。
整体不太清晰,尤其是后半部分。
整体看,应该就是43码。
前脚掌对应的鞋底花纹,三分之一完整。
和吴立群家四名成年人的鞋印,都不相同。
怀疑可能来自凶手。
沈庭仔细查看了那鞋印,和卧室残留的戴鞋套的脚印,的确有点像。
不过,由于比较模糊,他不敢下定论。
“但确定了是陌生脚印,来自嫌犯的概率还是很高的。”
除了技术部门,外出走访的警员,还带回了一些琐碎信息。
比如,吴立群和赵绘梅,近期因为儿子教育的问题,多次争吵。
大概意思是,吴立群想散养。
赵绘梅想走精英教育,想卷。
也因此!
案发当晚,吴立群父母隐约听到了楼上有争执声,但以为是夫妻在闹矛盾,没敢管。
沈庭将所有这些资料,上传破案群。
群成员有兴趣的话,可以看其中,有没有什么关键细节。
至于调查组这边,第一阶段,现场勘察以及社会关系走访,基本就结束了。
下一步,深入调查沈必胜、赵卫军和刘贵男。
其中最重点,放在赵卫军身上。
尤其是他工地上,负责设备维修的工人。
而沈庭,接着开始查看鞋印。
刘贵男的鞋印,沈必胜儿子的鞋印,以及赵卫军一些手下的鞋印,调查组已经收集好,给沈庭送了过来。
“这刘贵男的鞋印不太对。
他虽然也是43码,但脚型和现场两人,差别比较大。”
“沈必胜的儿子,也不太对。”
鞋码就不对,他要穿44码的鞋。
故意穿小码,误导警方,倒是有嫌犯会这么做。
但穿小鞋留下的鞋印,也有独特特征,很容易区分。
而本案,并不是这样。
赵卫军的手下,鞋印就比较多了。
43码,脚型也比较像的,沈庭挑出了几人。
让调查员进一步确认,作案案发时,他们在哪里,有没有不在场证据。
很快!
赵卫军手下,负责维修机械的四人,脚印也收集过来了。
可沈庭一看,这四人的脚印,倒是和现场的足印,差别比较大。
“确定负责维修的,只有这四人吗?
或者说,赵卫军有没有狸猫换太子?”
这事是关关度负责的,沈庭在电话里问道。
关关度皱眉道:
“工程队登记的,反正是这四个人。
确实有瞒天过海的可能。
我让人查一下监控吧!
看维修机械的,究竟是不是这四个人。”
“好!”
沈庭直接共享工程队的监控资料,并上传破案群,让群成员查看。
很凑巧,他刚进群,关宏峰就留言:
“你们看看这俩人,我感觉有些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