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法医在赵绘梅的指甲里,找到了不少纤维。

物证鉴定室鉴定确认,属于衣物纤维。

纤维上,带有特殊油污。

这应该是赵绘梅和扁平足嫌犯打斗时,从对方衣服上抓挠,残留在指甲里的。

法医在吴立群条形挫伤上,也找到了一些残留物。

经过物证鉴定员鉴定,确认也是油污。

而且二者类型相同!

“油污?

我记得,前村长沈必胜的儿子,是开饭店的。”

饭馆做菜,衣服和工具上有油污,那是再正常不过。

沈庭带着期待,继续查看报告,很快就皱起眉头。

“好像猜错了!”

物鉴室鉴定表明,本案里的油污,是矿物油。

且其中含有金属微粒和石墨等,来自机械磨损的杂质。

这种油污,更可能来自机械维修。

而厨房油污,主要成分是动植物油脂。

二者区别很大!

物鉴室认为,两名嫌犯可能都是机械维修工。

扳手,是正常足日常工作的工具。

“这样的话,赵卫军的嫌疑,似乎就大了一点。”

他承包工程,需要不少机械。

肯定要有专门负责维修的手下。

其次!

dNA实验室,在赵绘梅和吴立群的指甲里,都没有找到嫌犯的皮肤组织。

可能是天冷了,嫌犯穿得比较多,没有直接挠到嫌犯的体表。

不过,法医在现场找到了一滴混合血液。

位置在床尾。

推测是赵绘梅用剪子,让扁平足受了伤。

血液是两人血液的混合。

dNA实验室,正在尝试对二者进行区分。

如果能成功分离出嫌犯的dNA,就可以尝试匹配目前的几个嫌疑人,或在数据库匹配。

除此之外,现场勘察,在小院一侧的菜园里,找到了一个脚印。

整体不太清晰,尤其是后半部分。

整体看,应该就是43码。

前脚掌对应的鞋底花纹,三分之一完整。

和吴立群家四名成年人的鞋印,都不相同。

怀疑可能来自凶手。

沈庭仔细查看了那鞋印,和卧室残留的戴鞋套的脚印,的确有点像。

不过,由于比较模糊,他不敢下定论。

“但确定了是陌生脚印,来自嫌犯的概率还是很高的。”

除了技术部门,外出走访的警员,还带回了一些琐碎信息。

比如,吴立群和赵绘梅,近期因为儿子教育的问题,多次争吵。

大概意思是,吴立群想散养。

赵绘梅想走精英教育,想卷。

也因此!

案发当晚,吴立群父母隐约听到了楼上有争执声,但以为是夫妻在闹矛盾,没敢管。

沈庭将所有这些资料,上传破案群。

群成员有兴趣的话,可以看其中,有没有什么关键细节。

至于调查组这边,第一阶段,现场勘察以及社会关系走访,基本就结束了。

下一步,深入调查沈必胜、赵卫军和刘贵男。

其中最重点,放在赵卫军身上。

尤其是他工地上,负责设备维修的工人。

而沈庭,接着开始查看鞋印。

刘贵男的鞋印,沈必胜儿子的鞋印,以及赵卫军一些手下的鞋印,调查组已经收集好,给沈庭送了过来。

“这刘贵男的鞋印不太对。

他虽然也是43码,但脚型和现场两人,差别比较大。”

“沈必胜的儿子,也不太对。”

鞋码就不对,他要穿44码的鞋。

故意穿小码,误导警方,倒是有嫌犯会这么做。

但穿小鞋留下的鞋印,也有独特特征,很容易区分。

而本案,并不是这样。

赵卫军的手下,鞋印就比较多了。

43码,脚型也比较像的,沈庭挑出了几人。

让调查员进一步确认,作案案发时,他们在哪里,有没有不在场证据。

很快!

赵卫军手下,负责维修机械的四人,脚印也收集过来了。

可沈庭一看,这四人的脚印,倒是和现场的足印,差别比较大。

“确定负责维修的,只有这四人吗?

或者说,赵卫军有没有狸猫换太子?”

这事是关关度负责的,沈庭在电话里问道。

关关度皱眉道:

“工程队登记的,反正是这四个人。

确实有瞒天过海的可能。

我让人查一下监控吧!

看维修机械的,究竟是不是这四个人。”

“好!”

沈庭直接共享工程队的监控资料,并上传破案群,让群成员查看。

很凑巧,他刚进群,关宏峰就留言:

“你们看看这俩人,我感觉有些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