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1977,赶山打猎娶女知青 > 第810章 在广东开个服装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公子哥盯上张红旗,肯定会给他带来不小的麻烦,但说白了,手段特别有限,无非就是权势那一套。

张红旗反正是不怕的,等一块回到徐德胜在广东这边的房子之后,三个人也就把话聊开了。

“红旗,现在根本没有服装厂愿意跟咱们合作定制衣服,看来以后咱们这边采购就只能去高第街了。”

徐德胜忧心忡忡,张红旗这边在京城的生意之所以做的这么好,其实主要还是徐德胜每次都能给到广东那边最新的衣服款式,再加上定制服装的优势,所以京城那边的街边小摊,都喜欢找张红旗他们进货。

可现在进货渠道跟那些走南闯北的倒爷没啥区别了,这对张红旗他们的服装生意,绝对是个沉重的打击。

甚至要是这么一直下去,用不了几年的功夫,本来占据了大京城三分之一市场份额的张红旗他们,这都要被人给抢走,等再过几年,这个年轻的公子哥大不了再跟新的合作不就好了。

张红旗可不想看到这一幕,这次过来,就是专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

可想要解决,难度大的很,就像是之前徐德胜在电话里说的那样,要是没有服装厂愿意接他们的定制服装,就只有一条路可以走。

那就是自己开个服装厂,走前店后厂的模式。

张红旗对此倒是没啥想法,可来到广东之后,才发现其中困难多的很。

“行了,咱先聊聊,德胜叔,在广东开个服装厂,都需要啥,你给咱详细说说。”

徐德胜叹了一口气,其实在他看来,跟这个公子哥合作没啥不好的,那公子哥最近看起来能量大的很,而且不光是在广东这边,就连京城都有门路。

要是真跟着公子哥合作,要不了几年功夫,他们的服装生意绝对能猛猛发展一大波。

可既然张红旗都已经决定下来了,这事也就只能这么办了。

一个家总不能有两种声音,而且张红旗解释的还那么清楚,跟这个公子哥合作,对于他们来说,弊端大着呢,甚至一不小心还会入狱。

虽说这年头为了钱,啥事都可以做,不过总归不是啥好事。

徐德胜想了想,还是跟张红旗说起了该如何在广东开服装厂的所有步骤。

其实在广东这边开服装厂,一共有两个办法。

第一个就是跟张红旗在顺义开养殖厂一个路数,就是找当地的什么村集体或者地方挂靠,成立个集体企业,挂靠的很多,现在广东的服装厂,大多都是这个路数。

第二个办法,说实在的,徐德胜也不太清楚,当初跟人了解的时候,没咋听。

“德胜叔,你这让我说你啥好呢。”

张红旗叹了一声,也来不及埋怨徐德胜,拉着赵铁柱就往工商局那边跑。

工商局那边总归是能了解到一些情况的。

广州这边的工商局人流量大得很,各种办业务的络绎不绝,张红旗领着赵铁柱在座位上等了差不多两个多小时才排上号。

“咱是从京城来的,想问问在这边开个服装厂,有啥办法没有。”

张红旗的态度倒是放的很低,谦逊的很,那柜台的员工一天接待不下几百人,早就累的不成样子了,不过瞧见张红旗倒是个好说话的主,便聊了聊。

过了一阵,张红旗这才从他的口中得知了这第二个办法。

其实说白了,这跟现在广东这边的一个政策有关系。

也就是三来一补。

三来一补,就是改革开放后,国家为了广东这边的发展,专门搞出来的一个政策。

说通俗点,就是一种跟外资那边的合作方式。

三来呢,香港那边的老板,南边那边的老板,甚至还有国外的,这三个地方的老板提供钱,技术,设备,原料。

开厂子的这边提供场地跟工人。

两边相互合作,制作出成品之后,再由代表外资这边的人把产品以采购价买回去,卖给国外的那帮人。

这采购价,一听就低得很,实际上可能比听起来还要低价,有时候甚至只比成本高上一点点。

自家的厂子,也就变成了老外的国内代工厂。

这种合作方式在八十年代开始兴起,逐渐开始变多,等到了后期,整个广东这边随处可见,广东这边也就成了世界工厂。

不过张红旗可是卖衣服的,知道其实最赚钱的买卖,还是倒爷这一行,开服装厂根本赚不到多少钱,走的就是一个量,省事一点。

这帮老外打着三来一补,从咱们手里赚了多少钱回去。

张红旗听着这工作人员的话,叹了一口气,领着赵铁柱又回去了。

接下来要好好商量一下,究竟选哪条路走吧。

究竟是跟乡镇那边合作,还是走三来一补呢。

等三人汇合在一块,聊了聊,这话也就说开了。

徐德胜的想法是走三来一补,因为这种合作方式,对于开服装厂来说,绝对是稳赚不赔的。

因为老外可都是先接下来订单,然后才会把设备资金啥的都打过来,厂子这边只用负责地点跟人手就成。

说起来就跟躺着赚钱没啥区别。

赵铁柱可不是这想法,他还是想着京城这边的行当,真做了三来一补,那京城的服装生意还就真只能拱手相让了。

没有了特色,张红旗他们根本竞争不过其他的倒爷。

三来一补最大的特点,那就是这个服装厂就是个代工厂,想要做其他的衣服,根本不成,一切都要被老外给控制。

这下一人一票,打成了平手,张红旗的态度就十分重要了。

张红旗细细思考着,开始盘算起来。

三来一补跟乡镇路线,各有各的弊,各有各的好,搞三来一补最大的原因,其实还是因为国内的订单不稳定。

可张红旗这边就不太一样了,订单稳定的很,甚至有时候还不够用呢。

想到这,张红旗终于下定了决心。

“咱们就走乡镇企业这条路。”

一听这话,徐德胜也只得同意了,立马开始找人操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