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华印条约签订不到一小时,就成了当天各国的头版新闻,各大媒体都对此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

国内也是,刚得到确切消息就立刻进行了报道。

不过国内报道采用的说辞是归还,不是割让,那些地方历史上就是属于我国的领土。

“不容易啊,终于达成目标了。”陈部长感慨的说道。

“是啊,这一仗打完,咱们的邻国就会安分不少,边境最少能安稳十几年。”张建华开口说道。

“不止如此,这几天有很多亚非拉的国家要访问我国,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国家准备和咱们建交。”有人感慨道。

“说到底国家的尊严还是在剑锋之内,要想别人尊重只能图强,咱们绝对不能学民国那帮子软弱的军阀。”陈部长想到了当年的民国乱局。

张建华并没有经历过那段岁月,只是在历史上和老一辈人口中听过,并没有陈部长他们那么深的感触。

不过他也认同陈部长说的,尊严只在剑锋之内。

看看后世我国外交官的的发言,你就能感受到一股强烈的民族自信心,这些都是建立在国家实力之上的。

“陈部长,梁社长来了。”正说话间,手下汇报新华社港岛分社社长梁社长来找。

双方问过好之后,梁社长说明了来意。

他准备利用这次机会组织一场酒会,邀请港岛各界爱国人士参加,希望陈部长和谈判组成员能够出席。

“这是好事,港岛咱们迟早要收回的,和这些有影响力的人交朋友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参加。”陈部长直接答应下来。

见陈部长答应下来之后,梁社长感激过后便告辞离开了,他需要布置酒会现场和核对出席人员。

次日,下午6点。

陈部长带着张建华一行人准备出现在了酒会上。

由于经费困难,这场酒会看上去非常朴素,来人也不是很多。

在工作人员的告知下,张建华得知有很多人担心约翰牛的报复,并没有出现在酒会上。

张建华暗暗记下,只要自己今后身居高位,今天来参加酒会的又没有改变初心,他一定给予支持。

当然没来的他也不恼,毕竟距离国家收回港岛还有34年多,一些人担心约翰牛的报复也是情有可原。

当然这些人不包括李黄瓜这样的人。

一想到李黄瓜售卖港口给丑国财团,影响华国全球海运贸易,张建华就气不打一处来。

若是其他华人也就罢了,可他李黄瓜背靠国家赚了多少钱?

如今竟然无视国家利益,做出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

穿越之前他没办法,如今来到了这个时代,他一定要和这个孙子碰一碰。

一旦让他找到机会,一定要将其弄破产,像他那种无国家的资本家,就不应该靠着国家发财。

能参加今天酒会的,基本上都是那些真正爱国者。

很多人当场就提出向国家捐款,不过被陈部长以大家自己也不容易拒绝了。

鉴于众人盛情难却,张建华适时出来,提出了一个建议。

“眼下我国的基础科学和教育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诸位若真是想帮忙,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购买教材等材料送到国内。”

虽说接下来10年是教育界的噩梦,但张建华还是准备提前布局。

最起码在知识层面不能让国家的教育断档落后,有了这些教材,最起码能让一部分人取得进步,为将来做准备。

对大家来说这就是一件在小不过的事了,当场就答应了下来。

……

酒会结束之后,张建华等人于次日就离开港岛。

回到京城之后,陈部长第一时间向上面详细汇报了此次谈判的情况,以及和港岛爱国人士的接触情况。

上面对陈部长一行人进行了高度赞扬,认为他们做的好,也肯定了他们不要金钱要知识的做法。

随后,上面决定对张建华等人以及对印作战的军队进行表彰。

“陈部长,这会不会不合适,我连战场都没上就动了动嘴皮子。”知道自己即将被评为一等功之后,张建华急忙找到了陈部长。

陈部长笑着说道:“合适,怎么不合适。

若非有你提醒以及研发的这些武器,战争不会打的这么顺利。

若非有你建议,咱们也不会收回那么多的国土。

所以你这一等功实至名归,谁也没有资格质疑。”

听到陈部长的话之后,张建华这才收起忐忑之心,实在是他后世在网上看过这么一段话,三等功站着领,二等功躺着领,一等功家属领。

如今自己竟然能领一等功,想想就觉得美。

回到京城的前三天,张建华一行人一直忙于各种活动,他们还抽空接受了采访,简要讲述了此次谈判中的一些事情。

张建华因为这件事彻底走到了台前,国家认为这么做正好,能给他真正的身份打掩护,谁也不可能想到一个外交官竟然是科学家。

今后也可以明面上把他调到一些政府部门,暗地里则继续从事研发工作。

……

95号四合院。

“咱院出大事了,快来看啊!”只见许大茂一手推着自行车,一手拿着报纸大喊道。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听到许大茂说出大事了,众人纷纷围了上来。

许大茂把自行车停好,然后打开报纸问众人道:“看看,都看看,这是谁?”

“这不是张建华吗?他怎么上报纸了?”刘海忠激动的问道。

许大茂与有荣焉的说道:“这是今天的头版报纸,关于张建华的采访,你们知道他干什么了?”

“不知道,大茂哥你倒是快说呀!”

一看是张建华的妹妹张晓兰,许大茂大声说道:“晓兰恭喜你家了,你知道你哥干啥去了。”

没等张晓兰发问,他继续道:“他去港岛和阿三谈判去了,还是此次谈判负责人陈部长的秘书。

报纸上说很多条件都是你哥提出来的,是此次谈判的大功臣,国家决定给你哥颁发个人一等功。”

说着他把报纸递给了张晓兰。

张晓兰激动的打开报纸看了起来,其他人也纷纷把头凑了上去。

“这是真的!”

“是真的!”

“张建华真有本事。”

四合院众人这会连羡慕之心也没有了,实在是他们之间的差距太大了,已经没有可比性了。

“二牛,你死哪去了,现在就给我回家学习。”

“解放、解旷、解娣你们也现在就回去学习。”

……

“棒梗,你也是,一定要好好学习,咱们将来也上报纸。”秦淮茹开口道。

看到张建华这么有出息,一众家长认为这是学习的缘故,因此一个个催促着自己孩子回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