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好好好再打压我就真造反给你看 > 第424章 长阳的冬天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周桐几乎是小跑着在那位一丝不苟的苏府管家引领下穿过了数重庭院,当他终于踏出那扇沉重的黑漆大门。

看到不远处停着的、属于欧阳府的朴素马车时,内心终于是长长地、无声地舒了一口气。

他快步走过去,赶车的是熟人狄芳,见到他,点头示意了一下。

周桐掀开车帘钻了进去,果然看到沈怀民和欧阳羽都在车内,旁边固定着欧阳羽的轮椅。

他一边扶着车厢壁稳住身形,一边喘着气对两人打招呼:“殿下,师兄,我来了。”

欧阳羽看着他这副如同逃出生天般的模样,眼中闪过一丝笑意,打趣道:

“这是怎么了?不过是去苏府拜访一趟,怎弄得像是刚从龙潭虎穴里闯出来一般?”

周桐一屁股坐在软垫上,夸张地抹了把并不存在的冷汗,开始大吐苦水:

“师兄!你是不知道!那苏府里面……我的天!那规矩,简直了!我感觉我每一步、每一个动作,甚至先迈哪只脚,呼吸重了点,都可能犯了他们家的忌讳!

那些丫鬟下人,走路都没声的,表情跟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恭谨得让人浑身不自在!

我今天才算见识到,什么叫真正的‘世家规矩’,什么叫真正的‘丫鬟’!跟我们府里小桃那种上房揭瓦的野猴子一比,简直一个是九天仙娥,一个是……呃,花果山精灵!”

他本想说得更粗俗点,碍于沈怀民在场,临时改了口。

沈怀民在一旁听着,也觉得颇为新奇,他身份尊贵,接触的顶级世家不少,但像苏勤家这般将规矩刻进骨子里的也确实少见,他温和地笑道:

“孤也听闻过,苏尚书及朝中几位清流元老家风严谨,以礼法持家。听怀瑾你这么一说,似乎其内规仪之繁琐,竟不亚于宫中某些场合了。”

“何止不亚!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周桐找到知音一般,继续吐槽,

“我在那花厅里,正主还没见着,光跟他夫人说话,那茶就一杯接一杯地奉上来!说真的,还不如给我上几盘点心实在!”

他揉着肚子,一脸的生无可恋。

欧阳羽听着他的抱怨,微微摇头,带着点看透世情的淡然:

“你现在也终于知道,为何我说那些清流世家不好对付了吧?光是这入门的第一道‘礼’字,便能将许多人拒之门外,或让你束手束脚。”

他话锋一转,带着点促狭,

“你昨日不是还兴致勃勃,同我说你那个什么……‘名角计划’吗?如今殿下也在此,你不妨详细说说,也让殿下品评一番?”

周桐嘴角一抽,没想到师兄在这儿等着他呢。

他看向沈怀民,果然见对方投来了好奇的目光。

“欧阳先生方才略提了提,说怀瑾你有奇思妙想,若能实行,或可收奇效。”

沈怀民的声音平稳,带着探究,

“究竟是何等方法?怀瑾不妨直言。”

周桐骑虎难下,只得硬着头皮,将自己的“古代爱豆引流计”——即打造几位风靡全城、吸引所有注意力的话题人物,以分散那些聚焦在沈怀民与沈戚薇身上的非议,以及聚焦在他自己身上的桃花——用尽可能简练的语言说了一遍。

沈怀民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身旁的车窗框上轻轻敲击,发出规律的笃笃声。待周桐说完,他沉默了片刻,方才缓缓开口:

“方法……听起来,确有可行之处。”

周桐一听,脸上刚露出“你看吧我就说”的得意神色,沈怀民接下来的话却像一盆冷水浇了下来。

“不过……”

沈怀民的目光落在周桐身上,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考量,“这人选嘛,孤看,倒也不必费心去寻他人了。”

周桐一愣:

“啊?”

沈怀民唇角微扬,肯定地点点头:

“嗯,还是由怀瑾你来,最为合适。”

周桐:

“啊?!不是……殿下,这……”

他彻底傻眼了。

欧阳羽在一旁适时补充,语气平静却带着深意:

“扶持旁人,其心性如何,是否可控,皆是未知之数。若真将其捧至高处,万一尾大不掉,或心生异志,反噬起来,更为麻烦。怀瑾你嘛……”

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看了周桐一眼,

“我们知根知底。”

沈怀民接过话头,进一步分析,语气带着一种为周桐考虑的意味:

“况且,由此计于你自身亦有裨益。你之才名,正可借此更上层楼,积累声望。待他日……你若想行事,一呼百应,岂非更方便?总好过如今这般,被动应对各方邀约与……桃花。”

他最后两个字说得略带调侃。

周桐听得头皮发麻,试图挣扎一下:

“不是……殿下,师兄!你们就不怕我……我借此干点什么?比如……嗯,拥趸太多,飘了?或者……中饱私囊?”

沈怀民和欧阳羽几乎是同时摇了摇头,脸上是一种近乎“放心”的表情。

欧阳羽更是淡淡地补充了一句,直击要害:

“我们甚至无需动用其他手段。只需将你的言行,稍加‘润色’,透露给府中那一位……哦不,是那两位知晓。

怀瑾,你当知道,长阳冬日苦寒,若夜深人静时被拒之门外,这漫漫长夜……”

他没有说完,但话语里的威胁意味不言而喻。

周桐瞬间缩了缩脖子,早上出门时小桃那句“反正某人昨夜已被榨干”的戏言仿佛又在耳边响起,让他打了个寒颤。

他可不想体验在寒冬腊月被关在门外,听着里面欢声笑语,自己独饮西北风的凄惨场景。

“那个……此事关系重大,还需……还需从长计议,细细斟酌……”

周桐试图拖延。

沈怀民却仿佛没听到他的推脱,径直道:

“无妨,细节可慢慢完善。稍后到了魏府,孤会寻机与魏老将军叙话,怀瑾你可与魏小将军多亲近。

至于此事……孤觉得,或可让和侍郎也参详一番,他于此道,想必颇有心得。”

他语气平常,却已开始布局。

周桐:“……”

他仿佛已经看到和珅那张胖脸上露出奸商般的笑容,摩拳擦掌准备把他“包装上市”的场景了。

他开始深深地后悔,自己怎么就嘴快提出了这么个“作茧自缚”的馊主意!

就在他内心哀嚎之际,马车缓缓停了下来。

外面传来了狄芳与旁人交谈的声音。紧接着,一个如同洪钟般、中气十足的苍老声音陡然在马车外响起,近得仿佛就在周桐耳后:

“老臣魏崇武,在此恭迎大殿下!”

这声音突如其来,又洪亮无比,正靠窗走神的周桐被吓得一个激灵,差点从座位上弹起来。

他这夸张的反应,倒是把车厢里原本有些凝重的气氛打破了,连一向沉稳的沈怀民和欧阳羽都忍不住露出了莞尔之色。

周桐自觉失态,脸上有些挂不住,连忙起身,掩饰般地说道:

“我、我去帮师兄把轮椅弄下来!”

说着就要去解固定轮椅的绳索。

这时,车帘被掀开,狄芳探进头来,恭敬道:“周大人,让属下来吧。”

“没事没事!一起,一起!这东西金贵,一个人万一没拿稳磕碰了不好!” 周桐几乎是抢着说道,执意要和狄芳一起抬。

两人合作,狄芳在前,周桐在后,小心翼翼地将欧阳羽那辆特制的轮椅从马车后方专门设计的斜坡上缓缓抬下。周桐这才看清外面的情形。

魏府门前颇为开阔,不像苏府那般内敛,也不像孔府那般显赫,自有一股武将世家的爽朗大气。

府门前已有数人等候,除了为首那位声若洪钟的老者,还有几名看起来像是管家、部曲打扮的人。

他们见到周桐和狄芳抬着轮椅下来,立刻有两名健仆快步上前,无声地接过了手,动作麻利而稳当。

为首那位老者,自然便是大将军魏崇武。

他年约六旬,身材不算特别高大,却极为健硕挺拔,穿着一身赭石色的常服,并未着甲,但站在那里,便如一棵历经风霜而不倒的老松,目光炯炯,不怒自威。

他虽然自称“老臣”,但精神矍铄,满面红光,丝毫不见老态。

在魏崇武身侧,站着一位年约二十出头的年轻男子,身材高挑匀称,剑眉星目,面容俊朗,穿着一身利落的墨蓝色劲装,更显得英气勃勃。

他见周桐和狄芳抬下轮椅,立刻上前一步,脸上带着爽朗的笑容,伸出大手,先是拍了拍狄芳的肩膀,然后又重重地拍了拍周桐的胳膊,力道不小,声音洪亮:

“有劳二位了!辛苦辛苦!”

说着,他对旁边示意了一下,立刻有一名小厮端着个小托盘过来,上面放着几个小巧的银锭子。

那年轻男子拿起两个,不由分说,一人一个塞到了周桐和狄芳手里:

“一点辛苦钱,拿去喝茶!”

狄芳似乎习以为常,拱手道谢便收下了。周桐则愣了一下,看着手里那沉甸甸、凉丝丝的小银锭,心里顿时乐开了花,刚才的郁闷一扫而空,脸上立刻堆起了笑容,也学着狄芳的样子拱手:

“多谢……呃,多谢将军!”

他都懒得去吐槽了,自己明明换了身不错的行头,还是被人当成了随从。

不过……随从就随从吧,有钱拿就是好事!他美滋滋地将银子揣进了怀里。

这时,周桐已经转身,小心地将欧阳羽从马车里扶了出来,安置在轮椅上。

他还不忘得意地对着欧阳羽晃了晃刚刚到手的“辛苦费”。

欧阳羽看着他这副财迷模样,无奈地笑着摇了摇头,低声道:

“你呀……也不怕人笑话。”

周桐浑不在意,小声回道:“辛苦费嘛,不要白不要,回头给师兄你买好吃的!”

另一边,沈怀民也已下车,与魏崇武见了礼,两人正在寒暄。

魏崇武声音洪亮,笑声爽朗,与沈怀民说话虽保持着臣子的礼节,但语气间透着股武将特有的直率与熟稔。

那给了赏银的年轻男子与沈怀民说了几句话后,目光便四下寻找,问道:

“殿下,不知那位周桐周大人……可一同来了?”

沈怀民闻言,含笑将视线转向正推着欧阳羽轮椅的周桐,抬了抬下巴示意道:

“魏小将军,那位不就是吗?”

那年轻男子——魏崇武的独子魏琰,顺着沈怀民的目光看去,正好与推着轮椅、刚刚收了他“辛苦钱”的周桐对上了视线。

魏琰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了一下,随即像是想起了什么,露出一丝尴尬之色,他快步走到周桐面前,抱拳道:

“哎呀!原来是周大人当面!失敬失敬!方才眼拙,还以为是殿下随行的侍卫兄弟,多有冒犯,周大人莫怪!”

他性格倒是爽快,认错也干脆。

周桐连忙松开轮椅扶手,拱手还礼,态度谦和:

“魏小将军言重了,周某荣幸之至。小将军性情豪爽,周某钦佩。”

他心道,看在银子的份上,这点小误会算啥。

魏崇武此时也结束了与沈怀民的叙话,洪亮的声音传来:

“好了好了,都别在门口站着了!殿下,欧阳先生,周小兄弟,快请进府叙话!老夫已备下薄酒,今日定要好好招待诸位!”

众人自然称是,于是在魏崇武父子的热情引领下,一行人谈笑着走进了魏府的大门。

与苏府的肃穆严谨不同,魏府内部更显开阔疏朗,隐隐能听到远处传来兵器碰撞和操练的呼喝声,充满了武将世家特有的勃勃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