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影视世界游荡 > 第17章 大朝会,获得御史职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章 大朝会,获得御史职务

之后的半个月时间,李承泽一直很安静,就盯着京都治安管理这块地,再也没有越界。

但是越王府一片安静的同时,京都却闹开了锅,之前抓到的北齐间谍,在鉴查院的种种手段之下,还是没能抵住,招供了不少朝臣。

朱格让鉴查院一处倾巢而出,将供状名单上的大臣们一一带回来“问话”,一时间京都官场人人自危,深怕哪天厄运就降临到自己头上。

那些被带到鉴查院的大臣,有的吓得瑟瑟发抖,声泪俱下地喊冤;有的则强装镇定,却也难掩眼中的恐惧。

朝堂之上,今天还站在身边的同僚,第二天或许就已不见踪影,没有人敢去关心同僚们的去向,生怕被殃及池鱼。

在庆帝下旨整顿快一个月后,李承泽在朝堂上复旨。

宣政殿上,在明显比以前稀少的群臣前排,李承泽对着皇位上的庆帝,躬身行礼。

“父皇,自醉仙居一案告破,儿臣全力整顿京都治安,至今已颇有成效。

京都街头巷尾,巡逻士卒增多,市井秩序井然,百姓安居乐业,犯罪率大幅下降。

且儿臣与两位大人对城内各坊市进行了重新梳理,加强了人员出入登记,确保可疑人员无所遁形。”

庆帝对李承泽这次表现十分满意,挥手让他免礼后,才对着底下的群臣道:“诸位爱卿,看看二皇子,这才是朕的儿子该有的样子!

之前京都人心惶惶,朝堂之上议论纷纷,可李承泽却能一心扑在京都治安上,且成果显着,如此作为,值得嘉奖。”

庆帝说到一半,然后转头看着坐着的三人继续道:“你们说朕应该赏他点什么好?”

这话明显是奔着林若甫、秦业、陈萍萍三人而去,想要看看他们的看法,最好能主动开口,给李承泽一个职位,历练历练。

秦业这位枢密院正使还是一副没睡醒的样子,他缓缓抬起头,目光在李承泽身上扫过,开口道:“陛下,二殿下于京都治安一事用心颇多,成效斐然,实乃我庆国之幸。

依臣之见,赏些金银珠宝,以彰陛下对二殿下的嘉奖之意,亦能激励众臣勤勉为国。”

庆帝白了他一眼,看着这位老将军在这里睁眼说瞎话,然后开始点名:“陈萍萍,你说说看,朕要赏点什么给二皇子才好。”

陈萍萍坐在轮椅上,听到庆帝点名,他微微欠身,声音沙哑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陛下,金银珠宝虽贵重,却只能彰显一时之荣。二殿下之才,若仅仅以财物相赏,实在可惜。依老臣愚见,不如赐予二殿下一个实职,让他能在朝堂政务中历练,为陛下分忧,也为庆国培养栋梁之才。”

庆帝是不可能让李承泽插手鉴查院事务的,所以陈萍萍现在完全没有压力,他继续有条不紊地阐述着自己的想法:“陛下,如今朝堂正值多事之秋,各方势力暗流涌动,吏治与监察皆为关键。

都察院肩负监督百官之重任,其前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因醉仙居之事被抓下狱,如今职位空缺,正是亟需得力之人整顿之时。

二殿下心思缜密、行事果敢,对朝堂局势洞察入微,若能主管御史台诸事,定能肃清朝堂风气,揪出那些暗藏的腐败与奸佞之徒。

如此一来,既可为陛下分忧,又能让二殿下在监察之位上充分施展才能,积累朝堂经验,实乃一举两得之事。”

庆帝听着陈萍萍的提议,脸上浮现出一抹笑容,说道:“陈萍萍所言不无道理,李承泽现在刚刚踏足朝堂,正是应该多看多学的时候,只是都察院左都御史位高权重,还是有点不适合,你说呢?林相。”

都察院左都御史是从一品,有半相之称,虽然由于鉴查院这些年崛起了,这个半相已经变得严重注水,但是还是在庆国朝堂上算得上是位高权重,庆帝也不想就这么将都察院全部放给李承泽,想要问问林若甫的意见。

林若甫听了半天,看到陈萍萍和庆帝一唱一和,将事情定下来了,现在庆帝发问,林若甫只得道:“陛下圣明,都察院的确适合二殿下历练一二,只是左都御史一职责任重大,骤然交付于二殿下,恐其压力过重。

依臣之见,可先让二殿下担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此职位虽低于左都御史,却也能让二殿下深入都察院事务,积累经验,待时机成熟,再行提拔,如此循序渐进,方为稳妥。”

林若甫的话语看似为李承泽考虑,实则也在为朝堂现有权力格局做缓冲,避免因李承泽骤然身居高位,引发各方势力过度反弹,他是百官之首,事事都要以朝堂的稳定为主,最讨厌超出掌控范围的事情。

庆帝微微颔首,林若甫的回答既顾全了他的面子,又给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让他颇为满意,转头看向李承泽道:“林爱卿所言有理,李承泽,你意下如何?”

李承泽哪里还不满意,本来今天就是来汇报一下工作的,没想到还会有这个意外之喜立即躬身行礼道:“父皇圣明,林相所提之议,儿臣深感契合自身如今的处境,儿臣谢父皇。”

庆帝叮嘱道:“多看多学,好好做事,朕对你寄有厚望。”

李承泽连忙道:“儿臣必不负父皇厚望。”

“嗯,你过几天到都察院报道吧。”

李承泽也起身回到太子身边,太子也礼貌性的拱拱手,表示祝贺。

接着继续朝政,庆国疆域辽阔,左边与西胡接壤,南边还有南疆、南诏诸国,北边更是有东夷城和北齐在那里顶着,事情太多,虽然林若甫是宰相,但是大事还是需要到朝堂上讨论才能做决定。

对于这些事情,李承泽也没有接触,只能做一个看客,在旁围观。

散朝之后,李承泽请叶重和梅执礼去一石居小酌一杯,以庆贺此次任务圆满完成。

三人在雅阁内落了座,李承泽亲自为二人斟酒,说道:“叶将军、梅大人,此次醉仙居之事能顺利解决,多亏二位在旁协助,李承泽在此敬二位一杯。” 说罢,他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叶重爽朗一笑,将杯中酒也一口喝干,拍了拍李承泽的肩膀道:“二殿下过谦了,殿下运筹帷幄,才使得此次行动大获成功,我等不过是尽了些绵薄之力罢了。”

梅执礼则微微欠身,浅酌一口酒,慢条斯理地说道:“二殿下年少有为,此次整顿京都治安,又得陛下赏识任职都察院,日后在朝堂上定能大展宏图,我等自当全力辅佐。”

经过了这段时间的相处,叶重和梅执礼两人也觉得这位二皇子毫无架子,对人和蔼,是个能够结交的人,虽然不至于让两人立即倒向李承泽,但是多多少少刷了不少好感度。

之后李承泽也不再谈论朝政,而是兴致勃勃地说起了京都街头最近兴起的一些趣事。

“二位可知,最近我抓到了一个卖盗版书籍的人,仔细一查,居然是鉴查院的文书,刚开始还不信。”

李承泽话还没说完,叶重便道:“二殿下可是说的鉴查院王启年?”

“嗯,没错,你也认识他?”

叶重没有细说,只回了一句:“他的轻功不错。”

梅执礼微微皱眉,轻抿一口酒,开口道:“这鉴查院的文书竟去卖盗版书籍,要是让陈院长知道了,肯定饶不了他。”

李承泽道:“得饶人处且饶人,我看他也不容易,都是为了养家糊口。”

梅执礼也不好继续说什么,三人继续吃喝,离开的时候李承泽让伙计将账记到自己名下,月末一起结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