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网游动漫 > 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 辨痉阴阳易差后病脉证并治(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辨痉阴阳易差后病脉证并治(七)

在一个阳光正好的日子里,张仲景仙师的药庐中,弥漫着淡淡的草药香气。小弟子正忙着整理药柜,突然像是被什么问题绊住了脚,放下手中的活儿,一溜烟跑到正专注研究医书的张仲景仙师面前。

小弟子挠挠头,满脸疑惑地问:“仙师啊,我最近遇到个事儿,实在是想不明白。有些病人呢,身上发热,可脚却冰凉冰凉的,脖子还硬邦邦的,转都转不动。这到底是咋回事儿啊?您快给我讲讲呗。”

张仲景仙师抬起头,扶了扶鼻梁上的老花镜,微微一笑,放下手中的医书,指了指旁边的凳子,示意小弟子坐下,这才慢悠悠地说道:“你问的这个呀,可是个挺复杂的病症。病者要是出现身热足寒,脖子僵硬得厉害,还怕冷,时不时脑袋发热,脸和眼睛都红通通的,就光脑袋在那儿晃悠,突然嘴巴紧闭,后背还向后反弓着,这就是痉病啦。”

小弟子眼睛睁得老大,像听天书一样,赶忙追问:“仙师,这痉病听起来咋这么奇怪呢?为啥会这样啊?”

张仲景仙师清了清嗓子,接着说道:“这就得从咱们中医的理论说起啦。咱都知道,人体就像一个小宇宙,各个部分都得和谐运转,要是哪个环节出了岔子,病就找上门来咯。就拿这身热足寒来说吧,正常情况下,人体的阳气就像个小火炉,能给全身带来温暖。可要是这个小火炉的火出问题了,不能均匀地把热送到全身,就会出现上半身热,下半身寒的情况。这就好比家里烧暖气,管道堵住了,有的屋子热,有的屋子冷。”

小弟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仙师,那为啥脖子会硬邦邦的,还怕冷呢?”

张仲景仙师拿起桌上的毛笔,在纸上画了个简单的人体经络图,指着图说:“你看啊,咱们脖子这儿,有好多重要的经络通过,就像一条条高速公路,负责运输气血。当人体受到外邪入侵,比如风寒湿这些坏家伙,就会像路障一样,堵住经络这条高速公路,气血运行不畅,脖子就会变得僵硬。至于怕冷嘛,就是因为人体的阳气被这些外邪压制住了,阳气不足,自然就觉得冷啦。”

小弟子又问:“那脑袋发热,脸和眼睛红又是咋回事呢?”

张仲景仙师笑着解释道:“这是因为人体的阳气被堵住后,没办法正常往下走,就只能往上冲。这一冲啊,脑袋就热起来了,脸和眼睛也跟着变红,就像水坝拦住了水,水就会越积越高,最后漫出来一样。”

小弟子接着问:“仙师,那光脑袋晃悠,嘴巴紧闭,后背反弓又是咋搞的呢?”

张仲景仙师耐心地说:“这是因为痉病发作的时候,人体的筋脉失去了正常的滋养。咱们的筋脉就像橡皮筋,得有足够的气血来滋养它,才能伸缩自如。现在气血不畅,筋脉就像橡皮筋失去了弹性,变得僵硬,不受控制,所以就会出现脑袋晃悠、嘴巴紧闭、后背反弓这些奇怪的动作。”

小弟子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啊。那仙师,这病该咋治呢?”

张仲景仙师表情变得严肃起来,说:“这治疗啊,可不能乱来。要是一见病人发热,就想着用发汗的法子,那可就麻烦大了。本来病人体内就有寒湿之邪,再一发汗,体表的阳气就更虚了。就好比本来家里就有贼,你还把大门打开,那贼不就更嚣张了嘛。阳气一虚,病人就会更怕冷。”

小弟子着急地问:“那咋办呀?仙师。”

张仲景仙师摆摆手,继续说道:“发完汗之后呢,咱们还得观察病人的脉象。这脉象啊,就像人体健康的天气预报。要是脉象变得像蛇爬行一样,弯弯绕绕,不顺畅,这时候要是突然脉象变得长大有力,那就说明病快要好了。为啥呢?就好比打仗,之前一直处于劣势,突然我方士气大振,开始反攻了,这就是好兆头啊。”

小弟子好奇地问:“那要是脉象还是老样子,或者变得伏弦,又咋说呢?”

张仲景仙师皱了皱眉头,说:“要是脉象还是老样子,或者变得伏弦,那就说明病还没好。这就好比敌人还很顽固,咱们还得继续努力战斗。伏弦脉就像是敌人隐藏得很深,还在暗暗发力,随时准备反扑,所以咱们得小心应对,重新调整治疗方案。”

小弟子又问:“仙师,那除了发汗不能随便用,还有啥要注意的吗?”

张仲景仙师想了想,说:“治疗痉病啊,还得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比如说,有的病人身体比较虚弱,那在用药的时候就得小心,不能用太猛的药,得像哄小孩一样,慢慢调理。要是病人身体壮实一些,用药的力度就可以稍微大一点。而且啊,饮食也很重要,得避免吃那些生冷油腻的东西,不然就像往火上浇油,病情会更严重。”

小弟子接着问:“仙师,这痉病在生活中常见不?为啥会得这病呢?”

张仲景仙师说:“这痉病啊,虽然不是特别常见,但也不少见。一般来说,劳累过度、身体虚弱的人容易得。就像一辆车,开得太久,又不注意保养,零件就容易出问题。还有就是长期生活在潮湿寒冷的环境里,寒湿之邪就容易入侵身体。比如说那些在水边干活的渔民,还有在阴冷山洞里居住的人,就比较容易中招。”

小弟子又想到个问题:“仙师,那有没有啥办法能预防痉病呢?”

张仲景仙师笑着说:“当然有啦。首先啊,要注意保暖,别让自己着凉。尤其是在季节交替的时候,天气变化大,更得小心。就像房子要关好门窗,别让风雨灌进来。其次呢,要劳逸结合,别把自己累坏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得好好爱护。还有啊,饮食要规律,多吃点有营养的东西,把身体的底子打好,这样外邪就不容易入侵啦。”

小弟子认真地听着,把张仲景仙师的话都记在心里。过了一会儿,小弟子又问:“仙师,您说这痉病和其他病有没有啥相似的地方呀?万一认错了咋办?”

张仲景仙师点点头,说:“问得好。这痉病啊,有时候和中风、伤寒有点像,容易混淆。中风呢,主要是因为气血不畅,经络阻滞,病人会出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这些症状。伤寒呢,是外感寒邪,主要症状是发热、恶寒、头痛。而痉病呢,重点在脖子僵硬、后背反弓这些筋脉方面的问题。所以啊,咱们在诊断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观察病人的症状,综合判断,可不能马虎。”

小弟子又好奇地问:“仙师,您在治疗痉病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特别棘手的病例呀?”

张仲景仙师陷入了回忆,说:“还真有。有一次,来了个病人,症状就是典型的痉病。按照常规的治疗方法,用了几服药,可病情却没有好转。我就想,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后来我仔细询问病人的生活习惯,发现他每天都要喝很多酒,而且还喜欢吃辛辣的食物。这就导致他体内湿热很重,光用治疗寒湿的药可不行。于是我调整了药方,加入了清热利湿的药材,这才把他的病治好。所以啊,治病就像破案,得找到关键线索,对症下药才行。”

小弟子听得津津有味,说:“仙师,您可真厉害啊!我以后也要像您一样,当个能治好各种怪病的好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