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网游动漫 > 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 辨霍乱吐利病脉证并治(十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辨霍乱吐利病脉证并治(十八)

话说在医馆里,小弟子一脸愁容,像只没头苍蝇似的到处找张仲景仙师。好不容易瞅见仙师在那整理药材呢,小弟子“嗖”地一下就窜了过去,急得话都说不利索了:“仙师啊仙师,快救救我,我脑袋都快想破了,有个问题实在搞不明白呀!”

张仲景仙师放下手里的药材,一脸温和地看着小弟子,说:“别急别急,慢慢说,啥问题把你难成这样啦?”

小弟子深吸一口气,说道:“仙师,我想知道那种又吐又拉,小便还一个劲儿地往外跑,汗跟不要钱似的猛出,拉出来的都是没消化的食物,感觉身体里面冷得像冰窖,可外面又热得像着火了,就连那脉象都微弱得跟要断气似的,这得用啥方子治呀?”

张仲景仙师一听,乐了,笑着说:“嘿,你说的这种情况啊,就得用四逆汤来对付。”

小弟子眼睛瞪得像铜铃,好奇地问:“仙师,这四逆汤是啥呀?咋个配法,里面都有啥宝贝药材呢?”

张仲景仙师摆摆手,示意小弟子坐下,开始慢悠悠地讲起来:“这四逆汤的方子啊,里面有四味药材。首先是甘草,得用炙甘草二两。你可别小瞧这甘草,在咱们中医里,它就像个和事佬,调和诸药。为啥用炙甘草呢?生甘草偏凉,能清热解毒啥的,可咱们这儿要的是它能补脾益气,缓急止痛,还能调和药性。经过炮制变成炙甘草后,它这补脾益气的劲儿就更足啦。换算成现在的重量呢,一两是5克,二两就是10克。”

小弟子一边听一边点头,嘴里念叨着:“10克炙甘草,像个和事佬,调和诸药,补脾益气。”

张仲景仙师接着说:“再就是干姜,得用一两半。干姜这玩意儿,性子可热乎了,就像个小火炉,专门给咱们身体里的阳气加油打气。它能温中散寒,回阳通脉。你想啊,病人身体里面冷得不行,就靠干姜来把这股寒劲儿给赶走,让阳气重新在身体里流通起来。一两半就是7.5克。”

小弟子眼睛放光,说道:“哇,7.5克干姜,像个小火炉,赶走寒邪,让阳气流通。那还有啥药材呢?”

张仲景仙师拿起一旁的附子,说:“这附子啊,可是四逆汤里的大功臣。方子要用一枚生用的附子,还得去皮,切成八片。附子这药,那可是大热之品,能上助心阳以通脉,中温脾阳以散寒,下补肾阳以益火,简直就是阳气的超级助推器。不过生附子有毒性,得小心用,但它回阳救逆的效果那是杠杠的。”

小弟子惊讶地张大嘴巴,说:“啊,有毒啊!那为啥还要用生的呀?”

张仲景仙师笑着解释:“生附子虽然有毒,但它的药力峻猛,在这种内寒外热、阳气欲绝的紧急情况下,就得靠它这股猛劲儿来把阳气给拉回来。当然啦,用的时候得严格按照剂量,还要观察病人的反应。这一枚附子,大概也就相当于现代的15克左右。”

小弟子赶紧记下来,又问:“仙师,还有一味药是啥呢?”

张仲景仙师说:“还有人参二两。人参可是个宝贝,大补元气啊!它能补充人体消耗过度的元气,让身体重新有劲儿。元气就好比咱们身体的根基,根基稳固了,身体才能慢慢恢复。同样换算下来,二两就是10克。”

小弟子感慨道:“哇,仙师,这些药材搭配起来,肯定威力巨大。那这药咋熬制呀?”

张仲景仙师说:“把这四味药,也就是10克炙甘草、7.5克干姜、15克生附子(去皮切八片)还有10克人参,放到一起,加上六升水。这六升水啊,大概相当于现在的6000毫升,你就想象是一大锅水。然后开始煮,慢慢地煮,煮到最后能煮出三升来,也就是3000毫升,把药渣去掉,剩下的药汤分成三份,每次温温地喝一份,这就叫分温三服。”

小弟子挠挠头,问道:“仙师,为啥要分温三服呀?一口气喝完不行吗?这样病好得是不是更快?”

张仲景仙师笑着拍了拍小弟子的脑袋,说道:“小徒弟啊,这服药的讲究可大着呢!你想啊,病人都已经内寒外热、阳气欲绝了,身体就像一个摇摇欲坠的小茅屋,这时候要是一下子把药力全灌进去,就好比狂风暴雨突然来袭,这小茅屋不仅承受不住,说不定还会直接被冲垮呢。分温三服,就像是给小茅屋慢慢加固,每次喝一份药汤,药力缓缓地发挥作用,既能补充身体所需的阳气,又不会让身体一下子承受太大压力,这样才能稳稳地把病治好呀。”

小弟子恍然大悟,连连点头:“原来是这样啊,仙师,您想得可真周到。那喝这药的时候,有没有啥忌口之类的呀?”

张仲景仙师点点头,认真地说:“当然有啦!喝这四逆汤的时候,生冷的东西可千万不能吃,像刚从井里捞出来的西瓜,或者放在冰窖里的梨子,这些吃下去,就像往身体里扔冰块,本来干姜、附子好不容易给身体点起来的小火苗,一下子就被浇灭了。还有那些油腻腻的食物,像肥得流油的大肥肉,吃了之后会让脾胃的负担加重,就好比给一个累得直喘气的挑山工再压上一块大石头,他哪还有力气干活呀。脾胃运化不好,药就不能好好发挥作用,病也就好得慢咯。”

小弟子皱着眉头,好奇地问:“仙师,那除了生冷油腻,还有别的要注意的吗?”

张仲景仙师摸了摸胡须,接着说道:“辛辣刺激的食物也得忌口。你想想,病人本来就外热,再吃辛辣的东西,就像给这把火上浇油,会让热更厉害。而且辛辣之物容易刺激肠胃,本来肠胃就因为又吐又拉折腾得够呛了,这不是雪上加霜嘛。像辣椒、花椒、大蒜这些,都得离得远远的。”

小弟子赶紧在小本子上记下来,又问:“仙师,那要是按照您说的喝了这药,症状会有啥变化呀?”

张仲景仙师思考了一下,说道:“一般来说,喝了第一服药后,病人会感觉身上稍微暖和一些,这说明干姜和附子开始发挥作用,阳气在慢慢回升。脉象呢,可能也会稍微有力一点,就像快要熄灭的蜡烛,又重新燃起了一点小火苗。等到喝了第二服药,出汗可能会减少,因为阳气足了,能固摄住津液了,不会像之前那样大汗淋漓。再喝了第三服药,吐和拉的症状应该会明显减轻,下利清谷的情况也会改善,因为脾胃的阳气恢复了,能正常消化食物了。但每个人的病情不一样,具体的变化也会有些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