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网游动漫 > 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 辨霍乱吐利病脉证并治(十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辨霍乱吐利病脉证并治(十五)

在那个古色古香的医馆里,阳光透过窗户纸,洒下一道道金色的光线,灰尘在光线里欢快地舞动。小弟子像个被十万个为什么困扰的好奇宝宝,一路小跑,来到了张仲景仙师面前。他满脸疑惑,挠着脑袋,可怜巴巴地问:“仙师啊,仙师,我最近看书看得脑袋都快大啦,有个问题实在弄不明白呀。就是那伤寒病,要是脉象微弱,还老是拉肚子,这该用啥方子治呢?您快给我讲讲呗,不然我晚上都睡不着觉啦!”

张仲景仙师正坐在书桌前,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医书,听到小弟子这一连串的问题,忍不住笑了。他放下书,温和地看着小弟子,说道:“小徒弟呀,你这问题问得好。伤寒病要是出现脉象微弱,还不停地拉肚子,要是这拉肚子自己停了,那很可能是身体里的血少啦,也就是咱们说的亡血。这时候呢,就得用四逆加人参汤来治。”

小弟子眼睛睁得大大的,像两颗圆溜溜的黑葡萄,追问道:“仙师,为啥拉肚子自己停了就是血少了呀?这是啥道理呢?”

张仲景仙师耐心地解释道:“小徒弟啊,你想啊,咱们身体里的气血就像小河里的水,是相互关联的。拉肚子会让身体里的津液流失,津液和血又有点像一家人,津液流失多了,血也会跟着受影响。这就好比小河里的水少了,那和它连着的小池塘里的水也会变少。拉肚子如果自己停了,说明身体已经很虚弱,血也损耗得差不多了,所以得赶紧补血呀。”

小弟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问:“仙师,那这四逆加人参汤到底是啥宝贝呀?都有啥药材呢?”

张仲景仙师笑着说:“这四逆加人参汤啊,主要有四味药。第一味是甘草,用二两,咱们现在换算一下,古代一两是5克,那就是10克,而且得是炙甘草哦。这炙甘草啊,就像个和事佬,在方剂里起着调和各种药材的作用。你想啊,一个团队里得有个能把大家团结在一起的人吧,炙甘草就是这个角色。它还能补脾益气,就像给咱们的脾胃打打气,让脾胃更有劲儿干活。脾胃可是后天之本,脾胃好了,身体才能吸收营养,就像小工厂能正常生产东西啦。”

小弟子好奇地问:“仙师,为啥要用炙甘草呢?生甘草不行吗?”

张仲景仙师回答道:“生甘草和炙甘草作用有点不一样哦。生甘草清热解毒的劲儿大,而炙甘草经过炮制,补脾益气、调和诸药的效果更好。咱们这个方子主要是为了补身体,所以用炙甘草更合适。就好比你要盖房子,不同的活需要不同的工具,这里就需要炙甘草这个‘工具’。”

小弟子恍然大悟,又问:“那第二味药是啥呀?”

张仲景仙师接着说:“第二味药是附子,一枚,生用,还要把皮去掉,切成八片,大概也是5克左右。这附子啊,可是个厉害的角色,它能回阳救逆。啥叫回阳救逆呢?就是当咱们身体里的阳气像快熄灭的小火苗一样,附子能一下子把它给点旺咯。伤寒病到了脉象微弱、拉肚子的地步,阳气已经很虚弱了,就像冬天里快冻僵的小火炉,附子就像给火炉加了一把大火,让阳气重新振作起来。但是附子有毒哦,所以得用对方法,生用能更好地发挥它回阳救逆的作用,但炮制和使用的时候可得小心谨慎。”

小弟子吓得一哆嗦,说道:“仙师,这附子有毒啊,那会不会吃坏人呀?”

张仲景仙师笑着安慰道:“小徒弟别怕,只要按照正确的方法炮制和使用,就不会有问题的。医生开方子的时候,心里都有数。就像驾驭一匹烈马,只要掌握了技巧,它就能带你跑得又快又稳。附子虽然有毒,但用好了,能救人性命呢。”

小弟子点点头,又问:“第三味药是啥呢?”

张仲景仙师说:“第三味药是干姜,用一两半,也就是7.5克。干姜这味药啊,能温中散寒。你想啊,拉肚子拉得人肚子里冷冷的,就像冰窖一样,干姜就像个小火球,能把肚子里的寒气都给赶走,让肚子暖和起来。而且干姜还能协助附子一起温阳,它们俩就像两个好兄弟,一起给身体里的阳气加油助威。”

小弟子好奇地问:“仙师,干姜和生姜有啥不一样呀?为啥不用生姜呢?”

张仲景仙师解释道:“生姜和干姜虽然是一家子,但作用可有点差别。生姜比较新鲜,它的发散作用强,平时咱们着凉了,煮点生姜水喝,能把身体里的寒邪散出去,让人出点汗就舒服了。而干姜呢,经过晒干炮制,它温中散寒的力量就更持久、更深入,对于伤寒病这种已经让身体阳气虚弱,肚子里寒得比较厉害的情况,干姜就更合适啦。就好比生姜是个急性子,干活风风火火,能快速解决表面问题;干姜则是个沉稳的大哥,能深入内部,慢慢把寒气都赶跑。”

小弟子听得入迷,说道:“哇,仙师,原来生姜和干姜还有这么大区别呀。那第四味药肯定就是人参了吧,它又有啥作用呢?”

张仲景仙师笑着点头,说:“对啦,第四味药就是人参,用三两,也就是15克。人参可是个宝贝,它能大补元气。你想想,前面咱们说身体因为伤寒、拉肚子,气血都损耗得厉害,就像一个快没电的手机,人参就像个超级充电宝,能快速给身体补充元气。元气足了,身体的抵抗力就强了,就能更好地恢复健康。而且人参还能生津养血,对于咱们说的亡血情况,能起到补充血液的作用,就像给干涸的小河重新注入水流。”

小弟子又问:“仙师,这四味药放在一起,咋个煮法呢?”

张仲景仙师说道:“把这四味药放在一起,加上三升水。咱们现在换算一下,一升大概相当于现在的200毫升,三升就是600毫升水。然后开始煮,煮到最后剩下一升二合,也就是240毫升左右,把药渣去掉,分成两次温着喝。为啥要温服呢?因为温服能让药物更好地被身体吸收,就像给身体送营养,慢慢地送进去,身体就能舒舒服服地接受啦。”

小弟子一边听一边在心里默默记着,突然又想到个问题,问道:“仙师,这四逆加人参汤是不是所有人得伤寒,脉微又拉肚子都能用呀?”

张仲景仙师摇摇头,严肃地说:“小徒弟,这可不能一概而论哦。虽然这个方子是针对伤寒脉微、复利且利自止的亡血情况,但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一样,病情也可能有细微差别。比如有些人可能还有其他的症状,像咳嗽、发热之类的,那就得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方子了。中医看病讲究辨证论治,就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得找到最适合病人的治疗方法。所以啊,以后你给人看病,可不能光记着这个方子,一定要仔细诊断,全面考虑。”

小弟子认真地点点头,说:“仙师,我记住啦。可是仙师,我咋才能学会准确地辨证论治呢?”

张仲景仙师笑着摸摸小弟子的头,说:“这就得靠你多看书、多实践啦。你要把前人的经验都学到手,然后在给病人看病的时候,仔细询问他们的症状,观察他们的气色、舌苔,摸摸脉象,把这些信息综合起来分析,才能判断准确。就像拼图一样,每个小细节都是一块拼图,只有把它们都拼对了,才能看到完整的病情画面。而且啊,每看一个病人,你都要总结经验,想想自己诊断得对不对,方子开得好不好,时间长了,你自然就能掌握辨证论治的本领了。”

小弟子坚定地说:“仙师,我一定会努力的!那仙师,您能不能再给我讲讲,在啥情况下,用这个方子得特别小心呀?”

张仲景仙师思索了一下,说道:“如果病人除了脉微、复利、利自止这些症状外,还有一些热象,比如口干舌燥、心烦发热,那就得小心了。因为这个方子主要是温阳补血的,有热象说明体内可能有热,再用这个方子,就可能像火上浇油,让病情加重。还有啊,如果病人对其中某些药材过敏,那肯定也不能用这个方子。所以啊,用药之前一定要问清楚病人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