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中午时分,董远方刚回到办公室,还没来得及喝口茶,褚旭东便敲门而入,手里拿着一份刚收到的接洽函。

“市长,大滨市造船工业集团发来的,他们党委书记、董事长贺一帆亲自带队,要求到唐海参观考察。”

褚旭东将文件递上,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

董远方接过文件,目光迅速扫过,不自觉地轻声念了出来:

“大滨市造船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贺一帆带队,到唐海参观考察……”

他抬起头,看向褚旭东:

“动作倒是快。”

褚旭东向前一步,压低声音:

“市长,来者不善啊。咱们刚透出风声要重组造船业,他们就闻着味过来了。我怎么觉着,这像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什么好心。”

董远方闻言,轻轻摇了摇头,将接洽函放在桌上,手指在桌面上点了点:

“旭东,过分紧张了。咱们就算把三个造船厂全都合并重组完毕,体量恐怕还不及人家的一半。他们还不至于把我们当成威胁。”

他沉吟片刻,吩咐道:

“办公室牵头,通知相关船厂、招商局,按照常规标准,做好接待工作。规格要够,但也不必过分隆重。”

褚旭东点头应下,却没有立刻离开。

他注意到董远方眉宇间那抹挥之不去的疲惫。

自从董远方到任唐海,初期还能抽时间下基层调研,了解实际情况。

可最近,各类接待、汇报、会议几乎占据了他所有时间,连静下心来深入思考、进行长远战略规划都成了一种奢侈。

“对了,”

董远方揉了揉眉心,想起另一件要紧事:

“上次让你们梳理的最后确定的那一百多件历史遗留问题,详细资料整理好没有?找时间送过来,我得一件一件地过。”

褚旭东立刻回道:

“知道您一直惦记着,前期早就准备妥当了。只是最近办公室主要精力都在加班加点准备政府工作报告,一时没来得及给您送过来。我这就去拿。”

下个月即将召开的唐海市人代会,是董远方到任后的首次正式亮相。

做好去年的工作总结相对容易,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规划今年。

面对冀州市全力以赴的追赶态势,如何确保唐海的经济总量不被超越,保住“燕云省经济第一大市”的桂冠,是悬在他头顶的利剑。

发展经济与保障民生必须双管齐下。

那一百多件遗留问题,就如同他初到道口县时面临的十件民生大事一样,处理得当,方能取信于民,凝聚人心。

配合省里组建燕云钢铁集团、整合三家本地造船厂、推动海壳集团与唐海水泥合作、争取华夏石油炼化项目和军用造船厂落地……

这些他近期全力推动的大项目,都必须在今年取得实质性进展。

同时,推进鑫海集团退出国有资产、重塑营商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开展精准招商,每一项都迫在眉睫,不容懈怠。

很快,褚旭东抱来厚厚一摞资料。

董远方接过,直接翻到目录页,目光逐行扫过:

全市“三通工程”(通路、通水、通电)推进方案及梗阻点;

交通局提报:二环路建设项目(搁置近十年);

教育局、劳动局联合提报:全市六千名民办教师下岗补偿与再就业安置问题;

教育局提报:县乡中小学危房维修重建专项补助资金申请;

建委提报:古平区、南润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可行性报告与资金缺口;

农业局、财政局联合提报:农业税全免后,乡镇财政转移支付保障方案;

卫省局提报:执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财政补贴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

林林总总,一百多个项目,无一不是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关乎社会稳定的急事、难事,而且许多问题已经积压了数年甚至十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