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次日清晨的阳光刚漫过市政府办公楼的窗台,霍开明就攥着个磨得起毛的牛皮笔记本,在董远方办公室外站定。

指尖叩门的瞬间,他深吸了口气。

昨晚小馆里的共识,终究要落到实处。

“进来。”

董远方的声音从门内传来,抬头见是霍开明,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他早猜到这位审计局长会来,更清楚自己在常委会上的“反常”之举,终于等到了想要的结果。

其实按他原本的节奏,开滦县的案子还不到“亮剑”的时候,可他算准了霍开明等人的顾虑。

唯有提前展现立场,不碰鑫海等核心利益却精准敲打“唐海帮”外围,才能最快打破他们的观望心态。

至于非要“双规”齐佩云,不过是借她与万洲那点无伤大雅的花边新闻,递出最明确的态度:

“我不怕你们,更不屑与你们为伍。”

“董市长,我是来跟您道歉的。”

霍开明坐下后,没绕圈子,直接将记事本推到桌前:

“之前我并不完全信任您,担心您是雷声大雨点小,所以就没有拿给您看。”

董远方拿起笔记本,指尖抚过扉页上“覃市长案相关梳理”的字迹,翻开后瞳孔微缩。

密密麻麻的字迹里,清晰记录着鑫海钢铁的发家轨迹。

从一个小迪厅起步,借着唐海市国企改革的十年,将五个市属国营钢厂、三个县属钢厂,乃至国营饭店、焦化厂、化工厂,还有唐海港两成股份、水泥厂四成股权,通过各种“改制”、“兼并”、“股权转让”的名义,一步步塞进自家版图。

笔记本后半部分,更戳中了要害:

鑫海掌控的唐海钢铁协会,以“统采统销”为名,垄断了全市所有钢厂的原料采购与成品定价。

铁矿石、焦炭集中采购时故意抬高溢价,增加同行成本;钢材销售时统一抬价,既抢占市场又挤压中小厂生存空间。

唐海一钢厂设备陈旧、资不抵贷的困局,正是被这套垄断体系死死缠住的结果。

最末几页,还标注着覃天宇“自杀”的三大疑点:

死前一天曾与审计局对接证据、家中门窗无撬动痕迹却少了一份关键文件、尸检报告中提及的“安眠药成分”,而覃市长有晚上吃安眠药的习惯,所以不应作为他自杀的证据。

“覃市长当时是拿到了一手证据,才遭遇不测的?”

董远方合上笔记本,语气凝重。

霍开明点头时喉结滚动,眼中满是痛惜:

“我们追查国企改制流失问题半年了,刚固定好鑫海侵吞国有资产的关键凭证,覃市长就出了事。那些证据原件,当天就刚从审计局送到覃市长处,并且当时因为太重要,并没有复印件。”

“当时除了你,还有谁知道证据的事?”

董远方追问,后背莫名泛起寒意。

“审计局两个直接办案的科员,还有老褚、舒文。”

霍开明如实回答。

董远方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表面平静,内心早已掀起波澜。

若告密者是那两个科员,尚有迹可循。

可若是褚旭东或梁舒文,这两个刚达成同盟的“自己人”,那他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可能踩在陷阱里。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问道:

“这个本子,还有其他人知道?”

“除了您我,再无第三人。”

霍开明语气肯定:

“这是我连夜抄录的副本,原件藏在老家。”

董远方松了口气,至少霍开明的忠诚暂时无需怀疑。

他起身拍拍霍开明的肩膀:

“老霍,谢谢你的信任。这个本子,我会妥善保管。覃市长的冤屈,还有流失的国有资产,我们一定会查到底。”

霍开明眼眶微红,起身汇报完审计局日常工作,便轻轻带上门离开。

办公室里,董远方重新翻开笔记本,脑海里浮现出“褚旭东”、“梁舒文”的名字上。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道理他懂,可在唐海这盘浑水里,他必须尽快找出那个隐藏的告密者。

这不仅是为了自身安全,更是为了不重蹈覃天宇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