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科幻小说 > 圣甲炽心 > 第433章 蝴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夜幕降临,街上的煤气灯缓缓点亮。

伏尔格勒首都歌剧院那厚重的天鹅绒帷幕尚未拉开,但剧院内外已是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这无疑是政变之后,首都最为盛大的一场社交盛会。

整个伏尔格勒有头有脸的上层贵族、富商巨贾、政府要员以及各界名流,乘坐着装饰华丽的私人马车,从城市的各个方向汇聚于此。

规模空前,不仅因为演出本身,更因为这是血腥阴影暂时退去后,久违的可以公开进行的盛大社交活动。

许多在清洗中幸存下来、或是新近得势的贵族们在歌剧院的宏伟立柱下、铺着红毯的台阶上相遇,彼此热情地寒暄、拥抱,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微妙的、混合着放松与紧张的氛围。

这座足以容纳上万人的巨型歌剧院,今晚难得地高朋满座,几乎所有的位置全被提前买票订好了。

从门口检票处开始,人流如织。

穿着华贵、衣裙带有浓重叶塞尼亚风格厚重保暖的天鹅绒、裘皮镶边的贵族夫人、太太、小姐们,挽着她们衣冠楚楚的先生或男伴。

在剧场工作人员谦卑而高效的引导下,缓缓向剧场内部涌去。

就在这时,一阵轻微的骚动从入口处传来。

一队帝国宪兵小跑着出现,迅速而有效地分开了人群,清出一条通道。

紧接着,一辆装饰着皇家徽记、由四匹纯种马拉动的奢华马车,在众人的注视下稳稳停住。

车门打开,摄政大公尼古拉·伊戈尔率先步下马车。

他穿着剪裁合体的深色礼服,脸上带着惯有的略显冷峻的表情。

紧随其后下车的是粮食部部长米哈伊尔和外交部部长维罗妮卡。

他们的出现立刻在贵族中引起了一阵压抑的议论声。

“是摄政殿下!”

“他竟然也来了……”

“想不到尼古拉殿下居然也会来看歌舞剧。”

众多贵族宾客们怎么也想不到,这位发动了血腥政变的尼古拉殿下居然也会来。

众人的目光复杂,敬畏、好奇、甚至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交织在一起。

人群中,正在和同僚伊万诺夫闲聊的宪兵总司令屠格涅夫,一看到尼古拉,脸色瞬间就变了。

他压低声音对伊万诺夫急道:“坏了!殿下怎么来了?!他要是知道我偷偷溜出来摸鱼看歌剧,我这身皮非得被他扒了不可!不行不行,我不跟你坐一起了!”

说完,也顾不上仪态,赶紧缩起脖子,像条泥鳅一样钻进了旁边的人群里,试图隐藏了身形。

被独自留下的伊万诺夫将军无奈地摇了摇头,整理了一下军装,迎上前去,立正,向尼古拉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晚上好,摄政殿下。”

尼古拉微微颔首:“你好,伊万诺夫将军。”

他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

两人正简单寒暄着,又一位身穿军装的人走了过来。

是白天和尼古拉商谈的库图佐夫将军。

他臂弯里挽着的,正是他那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儿玛格丽特。

“殿下,晚上好。”库图佐夫将军恭敬地问候。

“晚上好,库图佐夫将军,玛格丽特小姐。”尼古拉也点头致意。

玛格丽特小姐微微屈膝行礼,目光却有些飘忽。

几位帝国核心人物在入口处短暂交谈后,便在一众目光的注视下,率先通过贵宾通道,走进了金碧辉煌的剧场内部。

尼古拉一行并未在下方人声鼎沸的普通观众席就座,而是在剧场工作人员的躬身引导下,沿着铺着厚地毯的弧形楼梯,来到了歌剧院的二层。

这里是一排排装饰华贵的贵宾观看室。

这些包厢如同悬于观众席上方的独立小天地,每一间都宽敞而私密,面向舞台的方向是敞开的,但前方设有雕花的金属栏杆,既能保证视野无碍,又能有效地隔绝来自下方的视线,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贵宾们的隐私与尊贵身份。

唯一的缺点或许是距离舞台稍远,细节上看不真切,为此,包厢内贴心地配备了小巧精致的黄铜望远镜,供贵客们取用。

为了招待这些身份显赫的客人,剧场安排了训练有素的仆人,为他们端来香气四溢的现磨咖啡以及点心。

尼古拉所在的这间包厢位置最佳,正对舞台中央。

他带来的士兵面无表情地肃立在包厢门外,隔绝了任何不必要的打扰。

包厢内,尼古拉坐在中央的丝绒扶手椅上,目光平静地扫视着下方逐渐被填满的观众席。

米哈伊尔和维罗妮卡坐在他侧后方的位置,显得有些拘谨。

与此同时,下方如同巨大碗状结构的观众席已是人声鼎沸。

衣着光鲜的贵族、官员和富商们按照票号寻找着自己的座位,互相熟识的人隔着座位寒暄,女眷们华丽的裙摆窸窣作响,扇子轻摇。

所有的灯光都聚焦在尚未开启的帷幕之上,巨大的水晶吊灯将整个剧场映照得如同白昼。

所有人都翘首以盼,期待着这场在血腥政变后难得一见的歌舞剧开场。

华丽的帷幕缓缓拉开,露出其后流光溢彩的舞台布景——仿造的东方楼阁,缀满纸灯笼与绚烂绸缎,营造出一种异域而迷离的奢华。

一位身着笔挺黑色燕尾服、脸上覆盖着半张精致银色面具的男子,优雅地走到舞台中央。

他举止从容,向座无虚席的观众席躬身行礼,面具下的嘴角勾起一抹恰到好处的、带着神秘意味的微笑。

“尊贵的女士们,先生们,叶塞尼亚帝国尊贵的观众们。”

他的声音透过面具传来,尼古拉听着他的声音,在通过望远镜看着他的身形。

猜测他的年纪应该不大,应该在17~18岁左右。

燕尾服男子接着说:“请允许我代表‘愚人剧团’全体成员,向诸位致以最诚挚的问候。”

他微微抬手,姿态如同吟游诗人。

“我们为您带来的,是歌声的涟漪,是舞步的翩跹,是情感的激流,是浓缩于舞台之上的悲欢离合。”

“今夜,在贵国宝地的第一场演出,能蒙受诸位如此厚爱,目睹这般盛况,实属我等的无上荣光。”

台下,身着绫罗绸缎的贵族们报以矜持而热烈的掌声。

燕尾服面具男再次欠身:

“而今晚,我们将为您献上的,是一出名为《花魁》的歌舞剧。它将带您步入一个欲望与纯真交织,浮华与寂寥共舞的梦幻之境……愿我们的表演,能点缀您美妙的夜晚。”

话音落下,他再次优雅地行礼,随后迈着从容的步伐退入舞台侧的阴影之中。

随着那位戴着歌剧魅影面具、身着燕尾服的报幕人优雅退场,全场灯光缓缓暗下,只留下一束柔和的光柱投射在厚重的天鹅绒帷幕上。

帷幕徐徐拉开,悠扬而带着异域风情的音乐流淌而出,瞬间将观众带入一个梦幻的东方世界。

舞台布景极为精美:巨大的背景板上绘制着盛放的粉色樱花林,远处是层叠的、带有飞檐的亭台楼阁,朦胧的月色洒落。

在如诗如画的景致中,一位身着华丽蝴蝶纹样和服的少女,怀抱一把三味弦,莲步轻移,缓缓步入光晕中央。

她脸上覆盖着象征“花魁”身份的精致面具,只露出线条优美的下颌和涂抹着鲜艳口红的唇。

她纤纤玉指拨动琴弦,清越而略带沙哑的三味弦音响起,与她空灵婉转的歌声交织在一起。

那歌声旋律哀怨缠绵,即使听不懂歌词,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深思念与忧伤,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女子内心最柔软的秘密。

随后,在一个婉转的长音之后,她缓缓抬起手,在全场观众屏息凝神的注视下,摘下了脸上的面具。

“哇——!”

观众席中顿时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呼声。

面具下露出的,是一张倾世绝伦的东方容颜。

乌黑亮丽的长发如瀑布般垂下,衬得肌肤胜雪。

最令人惊叹的是她那双眼睛,如同春日里最娇嫩的樱花花瓣,呈现出一种梦幻而脆弱的淡粉色,带着无尽的哀愁与期盼,仿佛能直直望进人的心底。

她太美了,那是一种独属于东方的美丽。

音乐悄然转变,融入了西大陆歌剧宏大的管弦乐元素,却又保留了东方的韵律内核。

更多戴着各式魅影面具的演员开始登场,他们既是故事的叙述者,也是场景的构成者。

通过精湛的舞蹈、富有张力的肢体语言和时而激昂、时而低回的合唱,一个融合了东西方艺术特色的悲剧故事徐徐展开:

这个故事大概讲述了一位名为“蝴蝶”的少女,她是岛国最负盛名的艺伎,才华横溢,美丽不可方物,即将被加冕为至高无上的“花魁”。

然而,在一次偶然中,她邂逅了一位来自遥远西大陆的水手。

水手的热情与异域风情如同阳光,照进了她被严格规训的生命。

两人迅速坠入爱河,蝴蝶甚至甘愿放弃唾手可得的“花魁”身份,只愿与他厮守。

舞台上用充满象征意味的双人舞表现了这段炽热而短暂的爱情。

如同蝴蝶柔美婉约的舞姿,光影变幻,美得令人心醉。

然而,好景不长。

宏大的音乐陡然变得急促而不安,暗示着变故的到来。

水手收到了归国的命令,承诺会回来接她,却从此杳无音讯。

蝴蝶日复一日地在海边守望,她的独唱段落凄婉欲绝,那樱花色的眼眸中,希望一点点燃尽,化为灰烬。

最终,绝望的蝴蝶在家族和社会的压力下,被迫接受了“花魁”的命运。

她的舞步不再是柔美,而是充满了挣扎、控诉与无力,每一次旋转、每一次跌倒都仿佛敲击在观众的心上。

她却如同一个失去灵魂的木偶。在最后一段独舞中,她穿着最华丽的十二单衣,舞步却充满了挣扎与痛苦,仿佛在控诉命运的不公与爱情的虚幻。

音乐达到悲剧性的高潮,在一阵撕裂般的悲鸣般的合唱后,一切归于寂静。

蝴蝶缓缓抽出象征性的短剑在漫天飘落的樱花雨中,以一种极致凄美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她倒下的身影,如同一只真正折翼的蝴蝶,脆弱而壮烈。

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帷幕缓缓合上,音乐余韵如同呜咽般消散。

整整五六秒钟,偌大的歌剧院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还沉浸在“蝴蝶”的悲剧命运中无法自拔。

一位老伯爵夫人甚至忘记了仪态,任由泪水滑过扑了粉的脸颊。

随机——

如同惊雷炸响,震耳欲聋的掌声、喝彩声、夹杂着激动的啜泣声,轰然爆发!

观众们自发地起立,向着舞台方向报以最热烈的敬意。

掌声如同汹涌的波涛,一浪高过一浪,仿佛要掀开歌剧院的穹顶。

当猩红帷幕重新升起时 全体演员在燕尾服指挥者的带领下向观众致意。

那位表演蝴蝶的的东方歌舞伎,此刻已重新戴上了象征性的花魁面具,但她那纤细的身影和方才震撼全场的表演,早已深深烙印在每个人心中。

掌声再次如同雷鸣般响起,久久不息。

维罗妮卡依然沉浸在剧情带来的情感激荡中,她用精致的手绢小心翼翼地擦拭着微红的眼角,对身旁的米哈伊尔低声感叹:“太悲伤了……那个水手真是混蛋!‘蝴蝶’太可怜了……”

米哈伊尔虽然不像维罗妮卡那样外露感情,但也深受触动,他点了点头,沉声道:“确实……演得很好。那个女孩……把那种绝望演活了。”

然而,与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尼古拉。

自始至终,这位摄政王的表情都如同冻土,没有任何明显的波动。

他冷静地看着舞台上谢幕的演员,看着台下狂热的人群,那双锐利的眼眸中既没有感动,也没有厌恶,只有一种深沉的审视。

演出无疑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散场时,通道里挤满了情绪激动的观众,他们热烈地讨论着剧情、音乐,尤其是那位惊为天人的东方花魁。

“真是绝了!我从未看过这样的表演!”

“那个叫蝴蝶的姑娘,简直是神明的杰作!”

“这故事太凄美了,我的心现在还疼着呢……”

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天,甚至几周内,这场《花魁》表演和那位神秘的东方舞者,都将成为伏尔格勒上流社会沙龙和宴会中唯一的话题。

对于看惯了芭蕾与歌剧的北国贵族而言,这种充满异域风情、情感表达极致浓烈的东方悲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鲜感和心灵冲击。

而演出带来的直接影响,在剧院后台和出口处已然显现。

无数被花魁的美丽与演技征服的年轻男性贵族、富家公子,甚至一些颇有地位的中年绅士,都迫不及待地展现他们的热情与倾慕。

他们争相购买最昂贵的花束,委托侍者一定要送到花魁手中;有人当场掏出精致的信纸,靠着墙壁就开始书写充满溢美之词甚至大胆爱意的书信;更有甚者,试图直接堵在演员通道的出口,希望能亲眼见到卸妆后的佳人,或是提出共进晚餐的邀请,场面一度有些混乱。

戴着【老爷】面具的燕尾服男子站在阳台上看着首都众多年轻少爷贵族们如此疯狂的举动,嘴角露出一抹计谋得逞的微笑。

她身边走来一位一头红发戴着面具的女士:“表演很成功,大家做的都很棒。尤其是花魁,她是今天晚上的功臣。”

男子叹了口气说道:“这只是计划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就要通过这些疯狂追求的贵族,从他们口中套出更多有用的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