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还用去吗?”

刘三旺反问了一句,秦大山把话接了过去。

“得去,你跟人家学本事,不送点东西能行?”

“你不把关系处好了,人家能好好教你本事?”

刘三旺点了点头。

“那我去……”

“三舅,你别以为周师傅不骂你不打你,跟你说话客客气气的就是好事!”

“那是人家没拿你当徒弟,冲着老三面子,他才跟你好好说话的!”

“但凡有点本事的人,谁还没点脾气了?”

二哥想的比三舅明白。

其实秦守业也想到了,但他没说……

客客气气,那是把你当外人,真的连打带骂了,才是将你当成自己人!

方主任说周师傅脾气好,可再好的脾气,教徒弟的时候也会有些火气。

教人,是最耗费心神的事情。

过个几十年,有多少家长因为辅导孩子功课,被气得原地爆炸的?

“老三,你弄四瓶龙城酒,一条大前门就行!”

“别上来就送太好的东西,也别太多!”

“要不以后逢年过节,你三舅送少了不好看。”

“爸,我心里有数,四瓶二锅头,一条大前门,外加一斤红糖。”

“嗯,差不多……”

他们接着又聊了一下二哥工作的事情。

二哥被分配了岗位,干后勤行政协调的活。

一个管理小组,一个组长,一个副组长,下面算上秦保家有四个人。

厂区生活相关的事情,都归他们管。

比如钢厂宿舍、托儿所,子弟小学的管理,日常秩序维护和简单修缮协调。

还要协调食堂食材的采购,负责厂区和生活区的卫生。

具体的工作不用他们几个去做,而是去协调物资,安排人手去做。

“二哥,你好好干,等这一摊子活干明白了,就让康经理给你换个工作!”

“为啥?我刚干明白就换工作?那不又要从头学啊?”

二哥有些不理解……

“你傻啊!老三是让你把劳务服务公司的活都干明白,回头你当经理,也知道下面的活咋安排,咋去干!”

“才能知道下面的人没把活干完,是忽悠你,还是真有困难。”

秦大山这么一说,秦保家就明白了。

“原来是这么回事啊!那我明白了……”

“我肯定好好干!”

最后他们聊了一下修房子的事情,聊完就各自回屋歇着了。

第二天一早,秦守业饭都没吃,跟爸妈打了个招呼,推车子出去了。

“老三刚说干啥去?”

“他说有事!”

“啥事?”

“他就说了句有事,我去哪知道他有啥事去?”

“你这老头子,大早上的吃枪药啦?我问你你就好好说呗!瞪啥眼?”

“我眼睛进东西了……”

秦守业骑上车子去了张奶奶那,跟张奶奶打了个招呼,他就带着林小小出来了。

“上车,我带你吃包子去。”

“我……我不饿!”

“我早上没吃饭,你陪我吃!”

“上车!”

秦守业抬腿上了车,转身冲着车后座努了努嘴。

林小小有些不好意思,扭扭捏捏的坐到了后座上。

秦守业有些无语,都尼玛是千年狐狸,跟我演什么聊斋!

“坐稳了,走了!”

“嗯……”

秦守业脚上用力,把车子骑了出去。

他俩在附近的包子铺,买了四个大包子。

白菜油渣馅的!

秦守业吃了仨,林小小吃了一个。

你不是不饿吗?那就少吃一个!

俩人站在路边吃完了包子,秦守业骑车带着她赶去了厂甸庙会。

秦守业今年也不算没逛过庙会,昨儿去琉璃厂荣宝斋的时候,也算是去过庙会了。

因为厂甸庙会就在这边,荣宝斋门口的那条街上就有不少摆摊的,昨儿因为有事,他就没有逛,也没咋留意路边那些摊位。

厂甸庙会北起和平门、南至虎坊桥路口,以新华街、琉璃厂东西街为主线,向东西两侧延伸至延寿寺街和南北柳巷。

从清代开始,厂甸庙会就差不多是在这个范围内了。

上午九点出头,他俩就到了和平门那。

秦守业找了个看车子的摊,把车子推到了用绳子围出来“停车处”。

看车子的大爷管他要了五分钱,交给他一个长条的竹牌牌。

牌子有两块,一块给他,一块挂到了他车把上。

等来取车的时候,两块牌子凑一起,上面刻的图案能对上,车子就可以推走。

放好了车子,秦守业带着林小小,朝着南边的虎坊桥溜达了过去。

不出正月就是年,今儿虽然都是正月十二了,可大街上的年味一分没减!

往南走了没多远,秦守业被扑面而来的年味裹住了脚步。

路边有十几位工匠正搭着灯棚,棚子搭起来一大半了,有人把糊着红、黄、绿三色油纸的灯笼挂了起来。

上面还有圆滚滚的宫灯、兔子灯,还有绘着五谷丰登,钢铁报国图案的新样式灯笼,旁边聚集了一大群孩子,仰着头看着那些漂亮的彩灯。

他们还时不时的伸手指一指,告诉身边的小伙伴,哪个灯笼好看,叽叽喳喳的很是快乐。

林小小也停下脚步看了几分钟。

秦守业也不催她,反正他也要看灯笼……

俩人看了一会,迈步继续往前走。

再往前,就是各类摊位,沿着街巷摆开,吆喝声此起彼伏。

吹糖人的老汉端坐小马扎,手里揉着金黄的糖稀,对着竹管一吹,再随手捏几下,一只昂首的雄鸡就成型了,递到孩子手里时还冒着温热。

旁边捏面人的摊位前人就少了一些,毕竟那玩意不能吃。

面人师傅案上的面泥五颜六色,前面稻草扎的草垛子上,插着已经捏好的面人。戴红领巾的少年、炼钢工人,还有孙悟空猪八戒,以及三国里的人物。

还有传统的十二生肖……

秦守业给林小小买了一个面人,捏的是解放军叔叔。

糖人他没去买,摊子前面的孩子太多了,要等大半天,他没那个耐心烦。

俩人继续往前走,秦守业又买了两串糖葫芦。

冰糖葫芦串得饱满,红果裹着晶莹的糖壳,咬一口脆甜生津。

冰糖葫芦是他俩吃的第一种东西,这也只是个开始……

接着秦守业又买了艾窝窝、驴打滚、糖耳朵、现烙的糖饼。

东西用油纸包着,他一份,林小小一份。

俩人拿着吃的再往前走,就见到耍杂耍的了!

翻跟头、耍流星锤,大刀长枪,胸口碎大石!

旁边还有说书人搭着简易布棚,案上摆着醒木,正讲着英雄故事。

再往前还有说相声的,打竹板,唱打鼓的……

秦守业带着林小小一直逛到了虎坊桥路口,耳边是吆喝声、笑声、锣鼓声,眼里是五彩的花灯、热闹的摊位,鼻尖萦绕着各色香气,满心是元宵前夕的喜庆与暖意。

当然了,除了暖意,秦守业还有些期待。

林小小找他逛庙会,不会只为了跟他拉近点距离吧?

说不定有什么阴谋诡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