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噗嗤一声,鲜血四溅,高氏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匕首从喉咙中拔出。

她的手微微颤抖着,鲜血顺着匕首流淌而下,染红了她的衣襟。

随后,她颤抖着手,将匕首递给了一旁的小李子。

小李子接过匕首,双手不住地颤抖着,他的目光充满了哀伤与决绝。

他轻声说道:“太后娘娘,奴婢来陪您了!”

说完,他紧紧握住匕首,毅然决然地刺向自己的胸膛。

三日之后,开封城的内城已然恢复了往日的繁华。

李秋水小心翼翼地搀扶着叶枫,朝着皇宫的方向缓缓走去。

此时的叶枫已然知晓眼前之人并非李沧海,而是李秋水。

然而,叶枫心中却充满了好奇,他始终想不明白李秋水眼角的那颗泪痣究竟是如何弄上去的。

尽管叶枫曾多次询问,但李秋水始终守口如瓶,只称这是一个秘密。

来到皇城大门前,一名守卫匆忙上前,高声问道:“来者何人?”

叶枫的双眼微微眯起,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他声音低沉地说道:“告诉赵熙,叶枫来了!”

守卫一听,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心中暗自叫苦不迭。

他强作镇定,开口道:“陛下有旨,叶公子若来了,可自行前往藏书阁或者宝库。”

“叶公子里边请,皇城之中,有侍女在里面等候!”守卫恭敬地说道。

叶枫微微点头,随即与李秋水一同迈步走进皇城之中。

待叶枫和李秋水走后,那名守卫才如释重负地长出一口气:“吓我一跳,还好那个杀神没有跟我计较!”

叶枫和李秋水刚刚踏入皇城,果然看到三名小侍女正恭恭敬敬地侍立在一旁,无所事事地站立着。

想来,这是赵熙特意吩咐过来为自己带路的人吧。

叶枫和李秋水快步上前,开口询问道:“你们是专门等我们的吗?”

听到叶枫的声音,一名年纪稍长的小侍女抬起头来,目光中透着一丝敬畏:“敢问这位公子是?”

叶枫微微一笑,轻声说道:“在下叶枫!”

听到眼前之人正是叶枫,三名小侍女脸色大变,连忙跪地行礼:“叶公子!”

叶枫微微点头,示意她们起身。随后,他吩咐道:“先带我们去藏书阁!”

三名小侍女齐声应是,随即站起身来,引领着叶枫和李秋水朝着藏书阁的方向走去。

半小时之后,他们来到了藏书阁前。

这座古老的建筑显得庄严肃穆,门前的石阶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

叶枫和李秋水踏入藏书阁,一股浓郁的书卷气息扑面而来。

阁内的书架高耸入云,密密麻麻地摆满了各种书籍。

“我靠,这么多,琅嬛福地的还要多!”

一旁的李秋水听到这话顿时翻了翻白眼:“琅嬛福地只收集了武功秘籍好不好?这皇宫的藏书阁不仅收藏了武功秘籍,在学术订单也有收集。”

叶枫咳嗽两声,随即开始寻找目前自己需要的书籍观看了起来。

当叶枫与李秋水二人沉浸在大宋皇宫藏书阁,浩如烟海的典籍之中,探寻武学奥秘与天地至理。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辽国上京,皇城深宫之内,气氛却截然不同。

紫宸殿内,烛火通明,映照着辽道宗耶律洪基那张略显粗犷却又不失威严的脸庞。

他手中紧握着一封刚刚由宫中最迅捷的信鸽传递而来的密报,信纸在他指节微微用力下,边缘已有些许褶皱。

当目光扫过信上最后几行关键文字时,耶律洪基先是瞳孔微缩,随即,压抑不住的狂喜猛地从他胸腔中爆发出来,化作一阵震彻殿宇的大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真乃天助我也!天助大辽!”

笑声雄浑,带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兴奋与霸气,在寂静的宫殿中回荡,连殿外侍立的禁军都能感受到那份不同寻常的激动。

他猛地一拍龙椅扶手,霍然起身,走到殿中巨大的舆图前,手指重重地戳在代表大宋都城的“开封”二字上:“开封城大乱!据报,反贼叶枫大闹开封,朝野震动。

”数万原本应镇守北疆的精锐边军,此刻正被死死拖在开封城外,动弹不得!”

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有些沙哑,眼中闪烁着贪婪与决断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南下铁骑踏破宋境的景象。

“如此一来,大宋北疆边境,防备必然空虚,兵力捉襟见肘!”

“此乃天赐良机,是我大辽挥师南下,饮马黄河,夺取中原沃土的最佳时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耶律洪基深吸一口气,强压下翻腾的情绪,目光锐利如鹰,转向侍立在一旁,身形佝偻,面白无须,眼神却异常精明的大太监李福全,沉声道:“李福全!”

“老奴在。”

李福全连忙躬身应道,声音尖细,却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沉稳。

“传朕旨意!”耶律洪基的声音斩钉截铁,“即刻宣召南院枢密使、北院大王、天下兵马大元帅,以及各部署司的都统军、副统军、都监等一众边关大将,速来御书房议事!不得有误!”

“老奴遵旨!”李福全不敢怠慢,连忙领旨,躬着身子,快步退出殿外,尖细的传旨声迅速通过层层内侍,传遍了皇宫内外。

少顷,御书房外便传来一阵急促而沉重的脚步声,伴随着甲胄摩擦的铿锵之声。

一群身材魁梧、气势悍勇的辽国将领,身着各式朝服或戎装,鱼贯而入。

他们大多面容刚毅,饱经风霜,眼神中带着军人特有的剽悍与肃杀之气。

为首几人,更是身形如山,不怒自威,正是辽国军政的核心人物。

原本宽敞的御书房,在这数十位身高马大的将军涌入后,顿时显得拥挤不堪,空气中弥漫开一股浓重的汗味与淡淡的皮革、金属气息。

众将见到御座上的耶律洪基,纷纷单膝跪地,齐声高呼:“臣等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耶律洪基目光扫过众将,缓缓点头:“众卿平身,赐座。”

“谢陛下!”众将再次谢恩,依品级高低,分坐于两侧的锦凳或蒲团之上,腰杆挺直,目光灼灼地望向御座,等待着皇帝的旨意。

他们心中都清楚,如此紧急地召集所有核心军事将领,必有军国大事相商,十有八九,便是那南下伐宋之事!

一时间,御书房内的气氛变得凝重而又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