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玄幻魔法 > 洪荒:我刚穿越就无敌了? > 第422章 你知道我是怎么过的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22章 你知道我是怎么过的吗!?

“唐玄奘?”

玉帝微微偏头,冕旒上的珠串轻轻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他目光中流露出些许茫然,片刻后,仍是带着几分困惑:“那是谁?”

侍立在御座左近的太白金星闻言,连忙轻咳两声,手持拂尘,上前半步,以神识传音:

“陛下,金蝉子转世身。”

“就是那个选出来佛法东传,西游量劫的关键人物。”

“哦——!是他啊!”

不待太白金星说完,玉帝已恍然大悟,拖长了音调。

他抬手轻轻抚过颌下长须,心思电转。

自从五百多年前,孙悟空一头扎进昆仑山后,便如同泥牛入海,再无音讯。

佛门那边也一反常态,沉寂多年,再无催促西游之事。

据他调查,佛教应该是彻底不想带天庭和地府玩了,八十一难皆是由佛教亲自布置。

天庭之前在灵山已经和佛教闹僵,此举实属正常。

反正天庭也得了不少好处,少些许天道功德,无伤大雅。

可是...如今这佛门钦定的取经人,竟亲自找上门来了?

“有意思!”

玉帝正襟危坐,宽大的袍袖拂过宝座扶手,目光扫向殿门,声音恢弘,传遍大殿:“宣!”

“宣——唐玄奘,上殿觐见!”

......

随着天兵通传,不多时,但见一位身着朴素袈裟的僧人在仙官引领下,缓步踏入凌霄宝殿。

他步履沉稳,面容清癯,眉宇间虽有风霜之色,眼神却很是坚定。

体内并无法力波动,只有一股精纯的佛性禅意,与这仙家盛景既格格不入。

唐僧行至御阶之下,依照佛礼,双手合十,深深一躬:

“贫僧自东土大唐而来,法号玄奘,奉当代唐皇之命,礼拜诸天。”

“今蒙玉皇陛下宣召,得见天颜,诚惶诚恐。”

唐僧声音平和,在这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玉帝垂眸,目光如实质般落在玄奘身上。

“没有记忆转世?”

念及此,玉帝缓缓开口,声音带着天道般的漠然:

“唐玄奘,你不在南瞻部洲诵经礼佛,弘扬佛法,今日借人皇气运登临天阙,所为何事?”

不知是不是错觉,就见唐僧嘴角抽了抽。

随即深吸一口气,抬起头,目光迎向那玉帝,言辞恳切,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执着:“陛下明鉴。”

“贫僧前些日受观音菩萨点化,唐皇重托,发下宏愿,欲往西天灵山,求取真经,以解众生之苦,佑护大唐江山。”

“此乃顺应天命之举,亦得诸天神佛见证。”

他话语微顿,脸上浮现出深深的困惑与无奈。

“然,贫僧不过一介凡人,故观音菩萨曾言,当有天命取经人助小僧西行。”

“可贫僧苦候良久,却始终不见其踪。”

“岁月蹉跎,韶华易逝,人间帝王期盼日深,众生苦难未解,贫僧……实是心焦如焚,无可奈何。”

此乃——谎言!

如今的唐玄奘,也就是改了个名字而已,实则还是那个狂傲的金蝉子!

当初观音带他去转世,除了封印了一身法力外,记忆早被暗中留下。

也就是说,无论他转世多少次,记忆都是完好的。

每次转世,他就装作没有记忆的样子往灵山赶路。

但无一例外,只要跨出大唐边境,要么被妖怪生吞、活剥、分尸、清蒸、红烧、水煮、要么就是被剁成臊子。

偏偏,他还无法抵抗!

偏偏,他还有这些记忆!!

谁知道他这么多年,究竟是怎么过来的!?

狗日的佛教!!

是不是把爷忘了?

还要爷亲自来找孙悟空!?

念及此,玄奘的声音略微提高,带着质问与恳求:

“陛下统御三界,监察周天。”

“贫僧斗胆发问,那许诺护我西行的徒儿如今何在?”

“西游之路,何时方能开启?”

“若天命有变,亦请陛下明示,贫僧纵然粉身碎骨,亦要寻得一个答案,不负皇恩,不负众生!”

他的话语铿锵,掷地有声。

一时间,整个凌霄宝殿寂然无声,唯有缭绕的仙云默默流转。

众仙官神将的目光皆聚焦于这胆敢直面天威、追问因果的凡僧身上,神色有些莫名。

但又想到这是‘凡僧’,众仙神又纷纷表示理解。

凡人嘛,又怎么知道天庭和佛教闹掰的事情?

合理!十分合理!

凌霄宝殿内,一片寂静。

众仙官眼观鼻,鼻观心,不敢妄议,但神识却在暗中交汇。

高踞宝座之上的玉帝,面色无喜无怒,只是指尖轻轻敲击着宝座的扶手,发出规律的轻响。

俯瞰着唐僧的身影,玉帝心中暗自思忖。

既然佛教不带天庭玩。

那么金蝉子送上门来的理由......这倒是个窃取天道气运的好机会!

不赚白不赚!

沉默片刻,玉帝那恢弘而淡漠的声音终于再次响起,打破沉寂:

“尔之来意,朕已知晓。”

“西游之行关乎天道运转,非是儿戏,不可马虎!”

“天庭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本是天道选定,护你西行之人。”

玉帝话锋微微一顿。

孙悟空如今在昆仑山做什么,其实他也不太清楚。

但时机难得,于是,玉帝为孙悟空辩解道:

“可五百年前,他于昆仑山游历时有所感悟,如今看来,却是忘了时辰,耽搁了正事。”

言罢,玉帝不再看向玄奘,目光转向殿侧侍立的两位神灵。

那二位,一位目蕴金光,眼眶开阔似能容纳天地;一位耳廓奇大,微微颤动似在聆听三界之音。

“千里眼,顺风耳。”

“臣在!”

千里眼顺风耳愣了一瞬,当即出列,躬身听令。

“命你二人,即刻前往昆仑山境,探查齐天大圣的消息。”

“若他已出关,便传朕法旨,令他速速归来,履行职责。”

“若尚在闭关......” 玉帝略一沉吟,“便以天庭谕令,告知取经人已至,莫要再延误天时。”

千里眼顺风耳神色一滞。

不是?又去昆仑山?

真就不能换个人吗?

可天命难违,千里眼顺风耳也只能领命道:

“谨遵陛下法旨!”

虽然声音有些没底。

但千里眼顺风耳身上神光还是一闪,化作一金一银两道流光,穿出凌霄宝殿,直奔昆仑山方向而去。

殿内众仙见状,心中明了。

陛下这是要再插手西游量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