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嘉和的发展,需要大家一起使劲。”张扬放下茶杯,语气没什么波澜:“你在任上做过不少实事,开发区的框架是你拉起来的,老城区改造也是你牵头的。

只要后续不出问题,退休后自然能落个好名声。”

林振华心里一松,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

他知道,张扬这话是给了他定心丸。

只要他不再折腾,安安稳稳等到退休,之前的那些事,就不会再被翻出来。

威胁吗?

也许吧。

如今的林振华不想考虑这些。

“安梁县的路,我会盯着。”林振华站起身:“下周我去安梁县调研,顺便跟李阳同志碰个面,让他放心,市里的班子会全力配合。”

张扬也站起来,两人握了握手。

林振华的手有些凉,力道却很足——这是一种妥协,也是一种默契。

走出会议室,夕阳已经落到地平线以下,天空染成了橘红色。

张扬看着林振华的背影消失在楼梯口,拿出手机给李阳发了条短信:“方案已过,下周可以动工。林书记下周去安梁县调研,你们正好对接下后续的产业规划。”

没过几分钟,李阳的回复就来了:“好的。”

……

……

嘉和市的权力天平,在张扬到任后的一年多里,悄无声息地完成了倾斜。

省委大院的会议室里,季度经济工作汇报会刚结束。

分管政法的副省长金景拿着嘉和市的报表,目光在 “跨河大桥进度”“东方电子产值”“夜市带动就业人数” 来回扫过,抬头看向身旁的省委组织部部长邱永逸:“张扬这小子,把嘉和的经济盘活了。”

邱永逸点头,翻开手里的干部考评表,嘉和市班子成员的评分里,张扬的 “群众满意度”“项目推进效率” 两项,分数远超其他地市的同级干部。

“林振华那边,上次开发区整改报告交上来,避重就轻,没提实质问题。” 他顿了顿,笔尖在纸上划了道线:“省里这次没批他的补充经费申请,就是想敲敲他。”

金景放下报表,靠在椅背上:“陈明远的案子,牵扯出不少开发区的老问题,作为市委书记,林振华没责任是不可能的。

现在不追究,是看他快到龄,不想把事情闹大,但也不能让他再握着实权不放。”

两人对视一眼,都明白省里的态度 —— 对张扬,是放手让他干;对林振华,是 “软约束”,让他在任上安稳过渡,别再折腾。

这种态度,像一层无形的网,罩在嘉和市的权力结构上,谁都看得明白,却没人点破。

林振华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手里捏着那份被驳回的经费申请,纸页边缘被捏得发皱。

上周,他让省里提交了 “老城区二次改造” 的方案,想在退休前再搞个像样的项目,结果方案递到省里,被金景以 “资金优先保障安梁县道路修缮” 为由压了下来。

这种情况,在两年前是绝不可能发生的。

他走到窗边,看着市政府大楼的方向。

那栋楼比市委大楼,玻璃幕墙在阳光下闪着光,像张扬那双总是胸有成竹的眼睛。

他想起半年前,省纪委找他谈话,问起陈明远在开发区时的土地审批问题,他当时吓得手心冒汗,后来才知道,是张扬在省里替他说了话,说 “先整改,再观察”。

可这份 “帮忙”,更像一种警告。

张扬手里握着多少关于开发区的证据?

他不知道。

他只知道,自己现在就像踩在薄冰上,稍微一动,就可能掉进冰窟窿里。

桌上的电话响了,是县委办主任打来的,说安梁县的道路修缮工程,施工队已经进场,李阳想请他下周去调研,顺便参加开工仪式。

林振华握着话筒,沉默了几秒。

要是以前,这种县级的开工仪式,他根本不会亲自去,派个副手就行。

可现在,他必须去 —— 不仅要去,还要表现出 “全力支持” 的态度,让省里看到,他跟张扬没有矛盾,嘉和的班子是团结的。

“知道了,下周我准时到。” 他挂了电话,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

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 —— 去监狱看看陈明远。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他就猛地睁开眼,心脏跳得飞快。

当年开发区的很多事,都是两人一起商量的。

现在陈明远进去了,会不会把他供出来?

他想去问问,想知道陈明远到底说了什么,可他更清楚,这种想法有多危险。

省纪委的人早就跟他说过,“不要跟涉案人员接触”。他要是真去了,不用别人举报,自己就会把自己送进去。

他走到书柜前,打开最下面的抽屉,里面放着一个旧笔记本,上面记着当年开发区土地出让的明细。

他翻到其中一页,“2003 年 5 月,出让地块 3 号,受让方:嘉和市兴盛建材公司(法人:林建军)”,林建军是他的远房侄子。

那时,陈明远劝他 “别冒这个险”,可他觉得,“亲戚办事放心”,还能落个人情。

现在想来,那哪是人情,分明是定时炸弹。

他把笔记本塞回抽屉,锁上,钥匙扔进抽屉最深处。

他不敢再看,也不敢再想 —— 那些过去的事,像一根刺,扎在他心里,拔不出来,也咽不下去。

下午,他去了开发区。

曾经热闹的兴盛建材公司,现在已经关门,大门上贴着法院的封条。周围的厂房大多闲置,只有几家小加工厂还在断断续续地生产。

他沿着厂区的小路走,脚下的碎石子硌得脚疼。

远处,几个工人坐在墙角抽烟,看到他,连忙站起来,局促地问好。他点点头,没说话,继续往前走。

走到厂区尽头,有一片空地,当年这里计划建一个大型物流园,后来因为资金问题搁置了。

现在,空地上长满了野草,风一吹,草叶沙沙响,像在嘲笑他的失败。

他想起刚任市委书记时,在这里召开现场会,意气风发地说 “要把开发区建成嘉和的经济增长极”。

那时的他,以为自己能在嘉和干出一番大事业,能在退休后留下 “林书记” 的好名声。

可现在,别说增长极,就连保住自己的晚节,都成了奢望。

手机响了,是金景打来的。“振华啊,下周的市委书记座谈会,你不用参加了,让张扬去。”

金景的声音很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林振华握着手机,手指有些发抖:“好,我知道了。”

挂了电话,他站在空地上,风吹得他眼睛发酸。

他知道,省里这是在进一步削弱他的权力 —— 座谈会是展示政绩、对接资源的好机会,让张扬去,就是告诉所有人,嘉和的未来,由张扬主导。

他慢慢往回走,脚步越来越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