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 > 第670章 冯去疾:让百姓熟知历史犹如给了他们屠龙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70章 冯去疾:让百姓熟知历史犹如给了他们屠龙术!

(pS:上一章已补齐四千字……)

“诸位如果看过大秦之后历史的应该知道,唐朝第一诤臣魏征曾对唐太宗说过,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忘记历史,会让历史重蹈覆辙,不学历史,前进的道路会无比艰难!

虽然此举会揭露大秦的伤疤,但是只有让人铭记这些,未来才会避免相同的结局!”

姬天刚说完,冯去疾就一脸纠结的问道:

“姬资政,可是让孩子们学了历史,难倒就一定能保证未来不会重蹈覆辙吗?

某没有别的意思,某只是觉的让孩子们现在就接触这些还有些为时尚早,

再者,如果将此事展现在世人面前,恐会引来一些事端……

某觉得还是等这些孩子成为朝廷大员之后,再学习也不迟……”

其实还有一些话,因为当着嬴政的面,冯去疾不敢说。

那就是这些历史犹如屠龙术!

在场跟冯去疾有同样想法的人,自然也是比比皆是。

但凡是脑子活泛一些人在看到这些历史后都清楚,心思怕是不会跟以前那么单纯了!

现在所有百姓都认为皇帝是上天任命认可的,可是历史中,流氓,乞丐都可以成为皇帝!

这还怎么让百姓对陛下,对朝廷拥有敬畏之心?

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大秦势必会战乱再起!

对于冯去疾以及众人的忧虑,姬天也能猜出个七七八八。

说实话,站在他们这些人的角度上看,确实不宜公布历史。

战不战乱的先不说,百姓在得知原本的历史后,肯定不会那么淡定了!

按照后世的说法,发展可以停滞,但是国家必须稳定!

你直接把累积两千多年的屠龙术放在百姓的面前,国家还怎么稳定?

虽然现在六国的余孽被铲除干净了,但是谁知道这阴暗之处藏着多少魑魅魍魉?

“这个世界就是个大草台班子,谁也不敢保证以后会怎么样!

毕竟这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而人心跟是最难以猜测的东西……”

听到姬天话里有妥协的意思,众人不由的都松了一口气。

但是姬天接下来的话,顿时又让众人陷入了沉默。

“但是民心所向这四个字不就解决了?战国时期荀子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一个国家一个政权能否长久的存续,国力是关键,武力是关键,但最关键的是百姓支不支持!

就算是有绝世的武力,但是百姓不支持,哪怕暂时的臣服,终有一天会爆发!

而诸位看看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

我们修建道路,修建学校,修建医院,修建农场,修建工厂等等一切的举措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百姓过上了安稳的日子,诸位觉得他们会生出什么是非吗?

纵使有不知足的,亦或者一些魑魅魍魉,那国家的武装力量是摆设吗?

百姓容忍度是非常高的,只要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他们除非是傻了,才干杀头的事!

再一个,我之所以把历史摆在明面上,也是为了让大秦更长久的传承下去……”

对于姬天所说的话,绝大部分人都觉得有道理。

只要朝廷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百姓必然会心向朝廷。

再者造反的成本太大了,有了家人就有了牵挂,如果不是实在是活不下了,谁都不愿意走那一步。

当然,那些敌视大秦的人除外,哪怕大秦让他们过上了好日子,他们也会想尽办法诋毁朝廷,甚至还会付诸行动。

不过如姬天刚才所说的,黑卫和军队也不是吃白饭。

该镇压镇压,该杀头杀头,他们还没怕过谁!

但是最后姬天说的,公布历史,是为了让大秦更长久的传承下去,他们有些没搞明白。

这不造成民间动荡就不错了,怎么有助于传承呢?

看到不少人面露迷茫之色,姬天笑着说道:

“诸位是不是比较疑惑公布历史为何会有助于大秦的延续?”

姬天话音刚落,不少人都点头称是。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这不单单是针对于国家的上层,同样也是适应于百姓,

知晓了历史,百姓为了让好日子持续下去就会自发的监督朝廷,

如果未来大秦的皇帝或者朝廷做出了什么不当之举,民间就会用他们的方法发出声音来提醒……”

“姬资政,如此一来,岂不是民意让裹挟着朝廷了?

某不是看不起百姓,只是百姓目光浅薄,往往听风就是雨,如被贼人利用,恐会生出大乱子……”

众人听到冯去疾的话,也纷纷表示赞同。

其实对姬天所说的,他们也理解,但是太过剑走偏锋了。

这其中有很多因素是不可控的,稍加疏忽,就会被刀锋伤及自己。

“老冯,你说的没错,但正是如此,才更要推广历史这门课程,

熟知这两千多年中的事迹,不仅是打开民智,同时也让他们知晓什么是是非对错,遇见问题,应该怎么去应对,

纵使这其间会有贼人使坏,但百姓知晓了是非对错之后,他们也不会被当枪使,

不仅不会被当枪使,而且还会站在朝廷的一边,抨击那些想要使坏的人!

如果大多数百姓愿意被当枪使,那说明朝廷确实有一些事做错了,

对此,那我们应该进行积极摆明态度,进行的修正,

但如果只是小部分,那岂不是给了朝廷立威的机会?”

姬天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个人,言语真诚的说道:

“诸位,现在大秦,甚至整个华夏民族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之中,

未来,我们将不再局限这一地,而是整个世界,

这个世界那么大,诸位觉得凭朝廷,或者说仅凭诸位这些朝中的官员管的过来吗?

大家可别忘了,这个世界除了咱们的华夏民族,还有很多的人种,他们加起来可比咱们大秦的人多多了!

我们不可能将他们全部都杀绝,那个时候,我们要靠的是咱们大秦的百姓,来监督他们,

如果咱们的百姓没有开智,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没有处理问题的能力,如何能驾驭那些蛮夷!

但是学习熟知了历史就不一样了,两千多年的是是非非,会给他们指明问题解决的办法!”

看到众人的脸上浮现出若有所思以及松动的神色,姬天嘴角微微一翘,继续说道:

“诸位怕把历史公知于民,会引起民间的动荡,但是后世的龙国就不怕吗?

后世的龙国可比现在发达无数倍,民间各种能人无数,

但为什么还要把历史这门可成为必学的课程?

而且还让民众要牢牢的记住历史?”

众人闻言,面色顿时一怔。

虽然在场的绝大多数人没有去过后世,但是对于后世的了解却不陌生。

通过姬天带回来的文献,以及扶苏等人的口中,得知后世之人时常把牢记历史挂在口中。

只是还不等众人开口,姬天又继续说道:

“让百姓学习历史,是让百姓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知道整个民族的来时路,

再一个,现在的龙国所面临的困境可比大秦难多了!”

“别看现在的龙国在后世是顶尖的强国,但是周围豺狼环绕,所有国家都想分裂龙国,吃龙国的血肉!诸位可知为什么?”

“姬资政,后世龙国既然如此强大,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国家对抗龙国?”

人群中有人下意识的问道。

“因为龙国太强大了,严格来说是我们这个民族太恐怖了!

要知道,我们华夏民族在明朝之前,一直都是这个世界绝对的霸主!

虽然期间有别的民族入侵成功,但是很快就被我们给同化或者赶了出去!

说起华夏民族的强大,政哥和大秦占了很大份量!”

“哦?还有朕的原因?”

一直没有说话的嬴政,听到姬天的话,顿时来了兴致。

“那必须的啊,政哥你知道为什么后世的人称您为祖龙,千古一帝中您排名第一吗?”

嬴政去过后世,还去过西安,见识过后世人对自己的推崇。

在听到姬天的话后,也回过味了,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统一?”

“没错,就是统一,您结束了诸侯割据,开启了天下统一的格局,

后世不管是历代皇帝还是百姓,都把天下统一刻在骨子里,这也就导致华夏民族尚武的性格,

换句话来说,虽然大秦在原本的历史中只存在了短短的十四年,但是大秦天下统一的精神传承了数千年!”

众人听到姬天的话,心里很是激动,毕竟这天下统一的功劳也有他们的一份。

那岂不是说,后世人在念着陛下,念着大秦的时候,也念着他们!

但是,在亢奋的同时也伴随着难堪,毕竟原来历史中的大秦确实亡了,甚至严格来说,大秦亡了,还有他们的一部分责任!

就在众人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时,耳边传来了嬴政爽朗中带有悲伤的笑声。

“哈哈哈,纵使大秦没有传承万代,但是大秦没有被世人所忘记,也不枉这世间走一遭……”

众人闻言,心中顿时升起五味杂陈的心情。

可喜,又可悲!

良久,嬴政轻轻拭去眼角笑出的泪痕,对着姬天说道:

“姬天,如果朕猜测不错话,龙国让百姓牢记历史是想让百姓居安思危,时刻警惕那些围绕在身侧的豺狼虎豹吧!”

“没错!”

闻言,嬴政轻轻点了点头,思绪进入了回忆。

“朕当初在后世的时候,翻看过后世学校用的历史课本,

华夏这数千年历史的功绩书写的篇幅不多,但是其中的战败,屈辱之事则是大书特书,

一件耻辱的小事,记载的篇幅甚至能抵的上一个朝代的功绩!

其记录的前因后果,以及带来的影响着实令人发醒……”

说着,嬴政像是想起了什么,自嘲的一笑。

“就连当初荆轲当初来刺杀朕的这件事,都被后世引出了图穷匕见,悲歌击筑,白虹贯日这些四字成语,甚至还有后世人编排朕是绕柱皇帝……”

众人闻言,顿时脸色一变,荆轲刺秦这事不管是对大秦,还是陛下都是一件极其耻辱的事。

而后世之人,不仅大书特书,竟然还给陛下起了外号,这让一众文武大臣很是愤怒!

“陛下……”

还没等众人开口,嬴政就被摆手打断了。

“此事虽然是朕的耻辱,但是也是一件好事!

最起码通过这事,能让后人知道,做人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知,

不要太过自信,自信过头那就不是自己能够掌控的了……”

“朕在后世听过一句话,五千年的历史一笔带过,百年的耻辱分为上下两册!

这话虽带有调侃之意,但这也代表着后世之人知耻而后勇!

敢于面对耻辱,才会使人成长,同样也会使国家强大,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嬴政顿了顿,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再次开口说道:

“朕觉得应该让百姓了解这些历史,尤其是那些战败,屈辱,王朝更替之事要大书特书,

尤其是原本历史中大秦为何灭亡,一定要详细再详细,省的后继之人再出现那不堪的一幕!”

众人闻言,脸色再次一变,如果说别的王朝兴衰那没什么。

但是书写大秦的兴亡,而且还要详细记录,这可是事关陛下的儿子啊!

虽然胡亥确实该死,但是就这么赤裸裸展示在百姓的面前,这让百姓如何看待陛下?

“陛下,如此一来,恐会引起百姓对陛下的非议啊……”

还没等冯去疾说完,就被嬴政的一声冷哼打断了。

“非议?朕身上的非议还少吗?自朕登基以来,各种非议就从来没有断过!

但是那些非议,阻挡朕一统天下的脚步了吗?

如果在意那些非议,后人还知道朕,知道朕的大秦吗?

成大事者,不应被流言蜚语裹挟,否则什么也做不成!

而且,在公布了大秦兴衰之后,这些非议也不一定都是坏事,甚至还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