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胡这个在村里懒到人神共愤的老小子,竟然规规矩矩上班了。
不过一天时间,全村人都知道了这个消息。
而且,大家都知道是傅德民帮黑胡说情,在小横江媳妇的木材厂看仓库。
活儿不重,就看仓库,有人拿货帮忙点点货的数量跟票据吻不吻合。
至于工资给的也不多,但是对于乡下人来说,再少的工资也比这家里蹲划算啊。
人在家里蹲,一分钱没有不说,还得吃喝拉撒。
黑胡找的这活儿,人家还管吃喝呢,要是晚上不想回,那边也有地方给人临时住,带点铺盖过去就行。
这事傅德民没跟人说,第一天去上班的黑胡逢人就说,主要是为了嘚瑟。
他这边说完,那边就有人传出去了,很快大家都知道了。
黑胡第一天去报到,姜糖还跟他一块去了。
刘有才:“姜厂长,你这速度也太快了吧?这么快就找到人了?”
姜糖:“找活干还不容易啊?咱们这儿啥都缺,就是不缺人手。”
刘有才干笑:“也是呢,要不能计划生育嘛。呵呵!”
姜糖:“这位是我胡叔,我公公打小就玩一块的小伙伴,今天第一天来上班,小舅你要多照顾着点。”
刘有才:“!!!你、你、你公公的发小?意思就是……”
没等他说完,姜糖点头:“没错,意思就是好好相处,大家争取把活干好,加工资指日可待。”
一听加工资,刘有才啥意见都没有了,他现在啥事都不盘算,就盘算着不能加工资。
拉电闸这事肯定是不能干的,干了姜糖知道了,得拿手把他扯两半。
刘有才就特别想表现,咋样才能让姜糖觉得他干得好,给他加工资呢?
结果,刘有才发现自己但凡朝人少的地方多走两步,老宋就会牵着他的狗跟过来。
一次两次刘有才以为是巧合,但是这次数多了,刘有才就怀疑老宋是来监视他的。
老宋好好的为啥来监视他?
自己跟他无冤无仇的,之前也没有得罪过老宋,平时关系还挺好的,他还经常借宋小方、宋小圆或者宋小扁巡逻的时候壮胆。
老宋没道理跟自己过不去。
刘有才思来想去,十有八九是姜糖让老宋来监视自己的呀!
刘有才光想想,就觉得后怕,幸亏自己没干啥坏事。
他要是真有啥坏心思,被老宋给抓到了,估计都到不了派出所,他的小命就交代在姜糖的手里了。
姜糖:“小舅,我胡叔新工作不熟练,你又是他的领导,他万一遇到什么困难,你得及时帮他解决,知道吧?”
刘有才赶紧点头:“知道知道,这事我还能不知道吗?身为领导,身上的担子就是重,肩负的责任也更重。“
姜糖对他的表现很满意,“这说明你很有当领导的觉悟啊!”
刘有才一听这话,心里可高兴了:“谢谢姜厂长栽培!”
姜糖看他一眼,“那你跟黑胡说说这边仓库的情况吧,跟他介绍一下,带他参观一下,了解一下周围的状况。”
“吃饭的地方,一般几点钟吃饭,茅厕的位置,上下班时间上下班注意事项。”
“当初来的时候老宋是怎么给你介绍的,你就比老宋更详细的介绍给我胡叔。”
刘有才:“姜厂长请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
姜糖跟这边说完之后,才进了木材厂。
她跟木材厂的工人师傅说来了个看仓库的老师傅,是她公公发小,没啥大本事,人还有点憨,让大家多担待些。
她过来跟大家说这些话,主要是担心黑胡因为人蠢嘴笨脑子反应慢,说话还不讨喜。
万一黑胡被人排挤,黑胡肯定是找傅德民诉苦,那咋行呢?
到时候她爸肯定左右为难。
她爸跟自己说吧,好像嫌她做的不好,害黑胡被人欺负。
她爸不跟自己说吧,黑胡可怜不说,她爸不知道怎么办。
到时候左右为难的肯定是她爸呀!
与其那样,不如她提前打个招呼。
万一黑胡招人烦,人家好歹看在她的份上不跟他计较。
丁师傅跟姜糖点点头:“姜厂长放心吧,知道你是啥意思,我会看着他们几个的。”
丁师傅是这边的老师傅,带过来的徒弟哪个敢不听他的话呀?
至于那几个轮班专门开采木材的师傅,那自然是少数服从多数了。
等刘有才带着黑胡晃了一圈,跟他说了一些注意事项后,黑胡重新回到了仓库门口,还搬了个凳子坐在门口。
最正经的看大门人士出现了。
要么说黑胡尽心尽职呢,因为他坐在大门口后,中间没有别的事,他屁股都没挪个窝。
姜糖朝黑胡那边看了一眼,又把刘有才喊到了一边。
刘有才赶紧问:“姜厂长,还有啥事儿啊?”
姜糖:“胡叔那边平时没啥事,但是他刚来上班,我怕他不适应。”
“每次那边进出货的时候,他点完的数目你要重新核实一遍。”
“直到你发现他能独当一面了,才行的。”
刘有才一听,顿时觉得姜糖给了他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
这个任务让刘有才觉得姜糖对他还是不一样的。
不愧是外甥女,不愧要喊自己一声舅舅,姜糖对自己这个舅舅还是不一样的。
这是百分之百对他的信任,才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他呀!
刘有才:“姜厂长你放心,我一定会监督胡同志认真工作,帮助他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完成你交代给我的任务的!”
姜糖:“那就好,小舅的能力比我之前预想的要好,对这个发现我还是很欣慰的。”
“既来之则安之,只要小舅在这边安安分分的,不出岔子、不惹事生非,有好事我自然会想着小舅。”
刘有才:“嗯嗯,我知道了姜糖你放心,我肯定会好好表现的!”
姜糖跟这边的交代完又去见了老宋两口子,跟跟宋大娘说又来了一个人。
宋大娘笑呵呵:“我现在都习惯了,做八个人的饭还是做十个人的饭,没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