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香江1985之科技之王 > 第916章 推动大陆企业赴港上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16章 推动大陆企业赴港上市

“张先生,这位是鹏交所汪斌汪总。”

环球国际酒店一间包房内,深发展总经理刘立强,指着身边一位看起来50岁左右的微胖中年人,向张启明介绍。

“张先生,您好!”

“汪总,您好!”张启明微笑着和汪斌握手。

“两位都请坐吧!”张启明指着茶几旁空位示意,随即为两人倒了一杯茶。

“两位请用茶!”

“多谢张先生!”

刘立强,汪斌两人连忙双手接过茶杯。

“昨天我听王总说,刘总找我有事商议,不知道是什么事情?”张启明开口询问。

刘立强赶忙放下茶杯,一脸郑重的说道:“张先生,事情是这样的…”

刘立强向张启明诉说了,鹏交所成立这两年发生的种种情况。

特别是今年发生的暴涨暴跌情况,诉说的更加详细。

“张生,鹏交所股市现在情况就是这样!”刘立强神情严肃说道:

“我知道您在金融方面也是专家,港股在您的帮助下,现在越来越强盛。

让湘江金融市场得到国际认可。

这次和汪斌汪总前来拜访您,就是想要跟您请教,如何发展好大陆的证券市场?”

王斌接话道:“张先生,我们大陆改开,到处都需要钱发展。

金融证券市场繁荣,可以让国内的经济发展更加快速。

我们借鉴了国外不少经验,可发现并不是特别理想。

鹏交所成立两年,已经有一种失控的现象。

这对于我们的融资极为不利。

还请您多多指点。”

张启明听到两人的请求,并不感到意外。

昨天在听到万志东所说时,他心中就已经有了大致猜测。

作为前世体验过过大陆证券市场的亲历者,张启明也确实可以给他们建议。

但他并不打算改变什么。

“汪总,每个国家国情不同,对证券市场的定位也就不同。”张启明开口问道:

“不知道大陆证券市场的定位是什么?”

“当然是融资市场!”汪斌脱口而出:

“我们成立的目的,就是因为企业缺资金发展。

希望通过证券市场从民间融资,解决企业资金不足,加快企业发展的速度。”

“果然如此!”张启明暗暗想道。

沉思片刻后说道:

“我刚才听了你们所说情况,心中大致有数。

70年代初,港股华人证券交易所刚成立时,也同样出现过这种乱象。

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才慢慢变得成熟完善起来。

大陆的证券市场才成立两年,像一个出生的婴儿,各种证券法治都不够完善。

加上一些非法分子钻空子,所以才会导致种种乱象。

证券市场起源于资本主义世界,大陆完全照搬,确实不现实。

但又需要时间去发展总结经验。

如果真要我给建议的话,我建议在未来10~20年内,要通过行政的方式来进行严管。

股票涨跌也必须做限制。”

汪斌皱眉道:

“张先生,我们今年5月之所以放开涨跌限制,就是因为国际市场上,认为我们没有和国际接轨。

如果我们现在又将其限制,很可能在受到国际媒体的攻击。”

张启明摇了摇头说道:

“金融市场,全球各大国就没有一家是完全放开。

包括华尔街都是一样,看似开放,实则内部控制非常严格。

只有一些小国,因为实力不足,属于被迫放开。

东瀛就是前车之鉴。

1985年,东瀛放开金融市场,大量的外资涌入,确实繁荣了几年。

但那种繁荣,只是建立在金融泡沫之上。

结果现在是一地鸡毛。

大量的资产被西方拿走。”

张启明说到这里,脸色变得尤其严重:

“金融市场绝不能轻易开放。

至少在华夏没有强大之前,宁愿自己人在国内外玩,也不要想着引入什么国际资金。

你想要国际资金的那点钱,他们盯上的却是华夏的各种资产。

不要忘了,毛熊这两年流失了多少资产。”

刘立强和王斌两人听到这话,后背有些发凉,冒出一身冷汗。

张启明郑重提醒道:

“金融行业西方人玩了几百年,早就有了非常成熟的体系,而且符合他们的价值观。

和我们华夏完全是不同的两个世界。

完全按照西方资本的那一套来,那我们只能任人宰割。

宁可发展的慢一点,一步一步的建立起属于我们自己的证券资本体系。

也不要贸然的去照搬西方。”

“感谢张先生的提醒!”汪斌一脸感激的说道。

“说句实在话,如果我是站在个人企业的角度来讲,我肯定是希望玩西方那一套证券市场。”张启明微笑道:

“西方资本主义证券市场,是一个大鱼吃小鱼的市场。

非常有利于巨头的发展。

但最终的结果会造成严重的贫富差距。

像一个金字塔尖一样,最顶端的几家公司赚走了绝大部分利润。

但是站在国家的角度来讲,这极为不利。

西方的资本那可是强大到,能操控政府。”

“张先生,如果按照您建议,证券发展上要慢一点,可这对于融资来讲其实并不利!

完全依赖于外资,同样容易受控于外资影响。”刘立强脸色凝重道。

张启明建议道:“如果国内企业确实想要融资,就算在国内也无法容纳太多的资金。

现在国内民间资金其实是有限。

完全可以让大陆的一些企业到港股来上市融资。

港股联通全球金融市场,金融规模远比大陆现在要大得多。

大陆的优质企业也非常多,港股市场也同样希望。能够得到大量的优质企业来上市。

这完全就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当然这是我的建议,至于是否采纳,看你们。”

让大陆优质的企业到港股上市,昨天他就已经想到这个建议。

在张启明前世记忆中,港股第1支大陆股票青岛啤酒,就是在这两年在港股上市。

也就此拉开,大批量的大陆优质公司到港股上市。

到他重生前,大陆赴港上市的股票,已经成为港股最重要的一支中坚力量。

刘立强和汪斌听到张启明的建议,顿时双眼放光,神情激动。

“张先生,实在太感谢您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