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香江1985之科技之王 > 第912章 羊城标致的流血合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12章 羊城标致的流血合作

10月16日。

张启明带着杰尼斯一行,乘坐专机前往羊城。

“董事长,这是我们调查的一份,羊城汽车制造厂与高卢国标致汽车合作资料。

合资工厂,是在1985年达成。

工厂位于羊城市黄埔区。

我们分析过他们的合资条件。

羊城汽车制造工厂给标致的诚意太足了。

我觉得这次合资,我们也可以取得巨大优势。”杰尼斯满脸笑容道。

“哦,是吗?”张启明来了兴趣,伸手接过资料查看起来。

在他前世的印象中,貌似羊城汽车制造厂和标志的合作,是一次失败的合作。

在90年代末就已经破产清算。

张启明翻看资料,越看越皱眉。

羊城标致目前年产能达到4万台。

在今年还提出了三七年产能15万辆扩张计划。

可实际上,标致全年销量,截止目前也就达到1.5万辆。

就这个销量已经创历史峰值。

可生产的汽车远超销量,目前已经造成不少库存积压。

简直就是在盲目生产。

扩大产能上,也不是根据实际的销量来进行扩产。

怎么感觉有一种盲目追求产能规模的意思。

国产化率远低于桑塔纳。

这份资料上显示,标致的国产化率才30%左右。

远低于政策要求的40%。

其生产模式以全散件组装为主。

标致的股权结构看起来很合理。

羊城汽车厂只有46%,众信公司占据20%,有控股权。

高卢国标致占据22%,是以技术转让费和设备入股。

国际金融公司8%、巴黎国民银行4%。

可尽管中方控股,但高卢方通过协议掌握实权。

包括财务、采购及国产化决策权。

从85年成立到现在,已经过去7年,高卢国一直主导总经理职位。

这么离谱的条件,羊城汽车工厂当初居然会答应。

让张启明都有些难以置信。

“标致零部件国产化率这么低,羊城汽车制造厂,难道就没意见?”张启明合上资料,满脸疑惑看向杰尼斯。

“有意见我们打听到的消息,听说意见还很大。”杰尼斯汇报道:

“听说羊城汽车制造厂,已经和高卢标致汽车公司谈过多次。

只是对方一直拒绝推进国产化。

我通过一位高如果的朋友打听到,听说是当初签的合约当中,对标致汽车极为有利。

让他们很容易找到漏洞拒绝。

羊城在这方面吃了不少亏,为了和我们达成合作,直接提出了三年免税,土地免费使用条件。

我觉得羊城这么迫切想要和我们合作,这方面因素也很大。”

“等见面再详谈!”张启明点了点头,他也觉得不无可能。

他更担心的是羊城方面,可能有些急功近利。

否则不可能标致汽车提出这么苛刻的条件,也选择同意。

………

上午11点,张启明的专机降落在羊城机场。

等他走出机场时,羊城一干领导已经在此等候。

“杨书记,您好!”

“张先生,欢迎来到羊城!”杨国涛热情的和张启明握手,随即为他介绍起随行人员。

“这位是曾建华,我们羊城汽车厂总经理,也是羊城汽车厂旗下标致汽车副总经理。”杨国涛指着一位看起来40多岁的中年人介绍。

“张先生,您好!”

“曾总,你好!”

“这位是……”

杨国涛介绍完,微笑道:

“张先生现在已经中午,我们已经在白云宾馆安排好住处,准备好午餐,为你接风洗尘。

您提出的要参观羊城标致汽车厂,安排在下午2点。

我们可以在餐后稍作休息,就去参观。”

“一切听杨书记安排。”张启明微笑回应。

下午两点,酒足饭饱的张启明一行,出现在黄埔区标致生产基地。

进入工厂后,张启明只是参观了半小时就失去兴趣。

标致汽车生产线,和极光汽车生产线完全没法比。

标致给的生产线明显没有任何诚意,属于国际上已经全都淘汰的生产线。

难怪说国产化率低。

上午张启明在飞机上查看资料时,就已经对标致汽车的心思有所猜测。

现在看到工厂后,已经更加确定。

标致汽车压根就没有有心和国内合作。

生产出来的车子,必定问题重重。

完全就是临时拼出一辆车卖出去,通过维修赚售后零售部件的钱。

“杨书记,你们这汽车生产出来,质量上只怕……”张启明看了一眼在旁边一脸警惕的标致汽车总经理卡麦斯,用粤语说道。

杨国涛听到这话,脸上露出一丝苦笑,也同样用粤语回应:

“张先生,前任一招不慎啊!”

他作为继任者,实在是有苦难言。

更是羡慕魔都好运。

张启明秒懂其中意思,看来是有些人为了政绩干的是好事。

这给后来继承者丢下一个烂摊子。

只不过,这个烂摊子被杨国涛给捡到。

又逛了几分钟后,张启明直接找借口离开。

次日,张启明带着杰尼斯和杨国涛、曾建华一干人正式见面详谈。

张启明时间宝贵,在羊城呆不了几天,双方一见面就直接开口:

“杨书记,我也不说客套话,我有意在羊城投资极光汽车生产基地。

工厂规模不会少于魔都。”

杨国涛等人,没想到张启明这么直接,顿时一脸惊喜。

“50万台的年产量汽车厂,需要哪些配套设施,张先生您尽管提!”杨国涛开口道:

“土地、人才、政策我们都可以满足你的要求,条件甚至可以比魔都更好。”

“我说的和魔都一样,不是之前的生产基地规模,而是扩大后的规模。”张启明微笑道:

“再来羊城之前,我们已经和魔都达成新的合作,将极光汽车年产量提高到100万台。

羊城这里生产基地规模,也打算按照这个标准来。”

杨国涛、曾建华等人听到这话,即便是以他们的见多识广,小心脏也忍不住疯狂跳动起来。

想想他们和标致汽车的合作,整整7年,年产量才4万台。

销量更是到目前才攀升到2万台。

现在仓库里躺着8000台标致汽车,没有卖出去。

这么多年过去都还没有实现盈利。

说起来都是泪。

再看看魔都,50万台的工厂建成,现在直接满产生产还不够,又扩建一倍。

现在好事终于轮到他们头上。

“张先生,您尽管提条件,任何条件都可以商量。”杨国涛深吸一口气,承诺道。

“控股也行吗?”张启明问道。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