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业也不想对牛弹琴了,他回到座位上,道:
“刘叔,不管我说的你暂时相信与否,你现在就按我的去做,现在就去招睐流民扩建矿场,先组织生产,另外在齐鲁之地乃至附近,哪些历史上有记载,产铁产煤,先想办法将哪里所有的地都买下来,然后再组织人勘探。”
刘有为闻知大惊失色,“历史上产过,现在没产了,那不是明摆着已经被开采完了吗?你还要去哪里买地,这不是明摆着把银子让海里倒吗?”
李俊业只得耐心地解释道:“刘叔你不懂,历史上的开采技术只能在浅层开采,也就是采到的是露到浅层的一点点矿苗而已,真正的矿藏他埋在深处。”
刘有为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装出一副高人的样子道:“我虽是一个生意人,不懂采矿,但我四海商会手下,也有矿山三座,与此事一直打交道,我也是略知一二的,难道你以为只有你一人知道矿是埋在地里深处吗?
历史上他们能找到矿苗,自然能顺着矿苗挖到深处,他们岂会不知道,深处还有矿,只所以放弃,是因为深处挖矿,成本太大,根本无利可图。”
“这便正是我要发明轨道交通的原因,此时代最大的成本就是运输,矿道狭窄,运输更难,如果有轨道直通矿山,利用轨道运出矿石,必会事半功倍,以后我们还会发明不需人力的提水装置,这样我们的成本很低,别人挖不赚钱废弃的矿,我们挖同样赚钱。”
“我看天色也不晚了,刘叔你按我所说的去做就行了,这是命令,不说别的,两个月后,你至少要给我吸纳一万的青壮,一万青壮都是家中顶梁柱,意味着你能活几万人之命,这也相当于你刘家造了几万座浮屠啊!如此积善,大壮以后儿子他不得哐哐地下啊!”
刘有为知道李俊业在说趣了,气不打一处来,扭过头去,任凭李俊业滔滔不绝。
“刘叔,时候也不早了,我就先告辞了,你按我说的去办就行了。”
和刘有为说这种超前的事务,太无趣了,他也不能理解,还是和徐牧之说比较轻松,他总能比别人先醒悟过来。
李俊业本来打算去找徐牧之的,但想了想了,轨道系统,这不是一个单纯的事务,是一整套系统,还是有的复杂的,反正最近无事,他打算先做一个模型,如此众人只要看过模型,一切便知。
说做就做,李俊业回到家中,关上门先画了几张图纸,然后让人将家中扩建,手艺好的木工师傅找两个过来。
木工到了之后,李俊业给了他们图纸,他得图纸画的非常详细,就算不识字的工匠,光看上面的尺寸也能能懂,然后又跟木工详细的述说一遍,接着在场指点两个师傅制作。
屋内很快响起了叮叮当当的声音,两人很快做完了一条三尺长的轨道和一个精美的轨道车。
见天色还早,他命人将模型收拾起来,骑马来到科技局。
科技局承担的改良和发明很多,现在光是雇员就有六七百人,承担着各种发明与改良试验,光是西洋夷人技师就花重金聘请了数十人,可以说登州现在中西文化碰撞最热烈的地方。
李俊业没时间参观,径直朝徐牧之的办公室而去,徐牧之见是李俊业来了,忙放下了手中工作。
“侯爷怎么今天有空到我这里来!”
“自然是有事。”李俊业指挥亲兵将模型摆在了徐牧之的桌上。
“这是?”徐牧之的眼神瞬间被桌上散乱的模型吸引住。
李俊业没有急于回答他得问题,而是飞快的将桌上的轨道拼好,又在轨道上抹了一些猪肉,然后又将特制的车导入轨道内 。
“此物叫做轨道交通,分别由铁轨和轨道车组成,如此摩擦力大大减少,牵引此车极为省力,运输重物,轻而易举,同时兼具安全和稳定。”
徐牧之将信将疑的轻轻用手拉了拉,虽是空车,明显感觉要省力很多。
“可是这路是用铁轨铺的,那该用多少铁了,那成本该多高啊!”徐牧之转过身来不解地问道。
“所以在修轨道之前,我们务必要提升铁的产量。”
李俊业又像变魔术一样,从怀中掏出了几张图纸,徐牧之顿时感觉头皮发麻,又来了,李俊业的这些天马行空想法,一般只是给一个抽象的方向,具体的细节还是需要自己来琢磨。
不过徐牧之知道,他所给的方向永远都是对的,只要朝着他给的方向走,投入人力物力,不停的尝试,不停的改良完善,肯定能够走通。
徐牧之接过了图纸,发现竟然是两物的图纸,一个就是高炉,一个是高炉的燃料焦煤。
徐牧之仔细的研究了一下,发现焦煤生产的工艺谈不上复杂,在他眼中跟将木材变成木炭差不多的意思,但是炼铁的高炉,他就要花些时间来研究了。
“我限你在三个月内,无论采用什么办法,都要搞出这样的高炉,并且要在一年之内,将铁的产量达两千万斤以上。
“多少?”徐牧之瞠目结舌,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两千万斤以上!”李俊业斩钉截铁的说道。
徐牧之彻底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他不知道整个大明的铁产量有多少,但只怕不见得会比这两千万斤还多。
然而对于李俊业来说,这多吗?根本就不多,两千万斤换成吨,也就一万吨而已,在见过另一个世界的世面的人,认为这只不过是毛毛雨而已,真的不值一提。
李俊业瞥了一眼依旧还在瞠目结舌的徐牧之,“要不这样吧!一说两千万斤就吓死个人,不如我们换种说法,假设两千斤为一吨的话,一万吨,这样听起来是不是并不多。”
徐牧之似笑非笑的点了点头,李俊业灵机一动,“好,你们科技局现在就发个文,以后大宗货物就用吨来计算,这样不仅方便计算,也方便誊录。”
“可是,这吨字是哪个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