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业道:“堵不如疏通,我当然是去给这些流民找出路。”
顾均盈盈一笑道:“相公刚才一来,就对我提了那么多要求,现在可否允许我提一个小小的要求?”
李俊业眉头一挑,“说吧!”
顾均道:“我这里一人要管理数十万流民吃喝,一人怎么管的过来,钱姐姐又因府中事困住,相公能否加派几个人手到我这里来。”
李俊业想也没想地道:“没问题,稍后我就让周管家给你找几个账房来。”
顾均脸一红,不好意思地道:“相公,我是女的,怎么好和男人一起共事啊?”
李俊业瞬间犯难了,忽然他想到了什么,定睛试探地问道:“你的意思?”
“我的意思是府中姐妹众多,都是饱读诗书,有教养的,在家耳濡目染,她们做些笔墨事都是没问题的,不如……”
“没问题,反正她们闲着也是闲着,正好弄来干点正事,也好证明我没白养这么多人啊!”
“相公说笑了……”顾均调皮地吐了吐舌头。
“要什么人,你尽管自己挑去,若是有哪个不愿意吃饱了不干活的,你尽管说出我的名号,说是我下的命令。”
“什么叫做吃饱了不活啊?”顾均再也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不给你说了,我去忙其他的了。”李俊业摆了摆手,下了马车。
他首先回到衙署,给大湾的孙之滂写了一封信,又给新建浮山所的周大吉写了一封信,询问各自能安排多少流民。
之后又去找杨延麟,询问一下登莱各官营官场各能 收容多少流民。
杨延麟愁着脸道:“现在各工坊生产技术日新月异,需要的也是训练的工人,非是流民所能代替。”
说到这里,他蹙了蹙眉道:“还有我们的银两又不多,高丽那边谈好的是五厘的分期付款,可是第一笔十万两的款项至今还未支付。”
李俊业想了想道:“高丽那边刚从战乱走出来,正是百业待兴之时,建奴还未撤军,两军对峙,每日消耗也大,加之高丽还要编练新军,这里每一项都需要大把的银子,我们没必要杀鸡取卵,再等一些时日也不未必不能。”
“可是做生意,靠正经经营,毕竟赚钱太慢,此战我方虽是大胜,但损耗益多,光是斩首赏赐和抚恤两项已经掏光了所有家底,至今日还道歉四海钱庄二十万两白银,南直隶那边新政也还完全推开,所得暂时亦无多。”
还又要招收新兵,休整军队,长此直往,肯定不行。”
李俊业道:“我每日正担忧的也是此事,故而特意来和你商讨,我建议还是像以前一样,国之大者,在祀与戎,
还是该回到我之前一样,一切以军政为先,将目前所有的银子,用于招收新兵,修造武器,第一步是将兵力恢复到战前模样,其次在想办法慢慢扩军,回到我们年初的计划里去。”
真是计划跟不上变化,年初壮志豪云的扩军计划,一年马上要到头了,却只完成了一半,又是一次空口支票。
“还有该省的要省,你看看哪些地方是该裁撤,能省出钱来的。”李俊业叹了一口气追问道。
杨延麟想也没想地道:“最该裁撤的应该是水师造舰,以前我们是差战舰,可是经过了两年造舰,现在水城中漂的都是战舰,还有七八艘艘下水的战舰,因为水师没有足够的人员,以至于只能停靠在水城暂放,现在还有八九条再造,我看最该裁的就是水师造船,造舰其费本就奢靡,一般停止造舰,我们的压力就能轻一大截。”
李俊业想了想后道:“此言不虚,可是水师也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之物,如果此刻完全暂停造舰,刚培训起来的造船工匠必有流失,挺太久的话,其技艺必有荒废,他日若又有他们用武之时,短时间一时去哪召集。”
“要不这样吧!暂停水师所有的造舰,但需保持两舰在建,就当是为造船厂保留一批造造船工人的传承,另外已经建立好的熟练工匠,也不能这样遣散,将这些工匠全部改为造民船。”
“造民船?”杨延麟眼睛一亮。
“对,造民船,东方这片土地已经被我世世代代耕耘了数千年,但海外却是一片处子之地,那里不仅仅有码头看到的珠玉宝石,金银,药材,外番异物,还有数不胜数的土地。”
“想开向海外拓展,就不需要有船,更要让民间有船,平时民用,战时征用。”
“我打算登州造船厂,同步对外承接民船建造……”
“这个办法好,目前海运需求日益迫切,不仅我们军中缺船,民间一样缺船,如果我们公示一旦贴出去,肯定会有络绎不绝的人到船厂要求定船。”杨延麟大加赞同,不如停造军舰不仅没有损失,日后造民用之船还能产生不小的利润。
李俊业继续说道:“但我打算改变以前的订船的传统。”
“怎么个改法?”杨延麟一愣。
“由以前买家提出各种各样要求,他们花钱,我们办事的思维,改变成我们推出式样统一的产品,由他们购买!“
“可是我们造出的船,不符合他们的心意呢?每个人的要求和想法肯定是不一样的。”杨延麟担忧道。
李俊业解释道:“我们之所以要生产式样统一的产品,是因为所有的零件可以提前标准化生产,船厂只是一个组装平台而已,专业化的分工之后,不仅工人生产的质量会精益求精,生产多了,工人也会炉火纯青,这样也能提高他们的生产效率。
如此,我们所建之船的成本,会变得很长低,售价低廉,光这一点就可以横扫市场上所有的造船厂。“
“当然,有钱赚,我们也不可能拒人如千里之外,两厢对比之后,如果还是有人不差钱,执意想造自己想造的船,那我们就得重新算账了,将他之所需成本一并算上,愿者上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