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业则带着王瑞兰等几人一起回屋说话了。
进屋后王瑞兰一脸愁容,说道:“而今娘刚刚去世,虽然已过了七七,但还是守孝之期,封侯如此大喜之事,我想大肆庆贺一下,可是又怕不妥。”
丈夫封侯,自己成为侯爵夫人,这是王瑞兰以前从未想过的事情,她很满足,很自傲。
李俊业道:“我知道你的想法,但你也知道我这人是素来不喜欢迎来送往的,既然这是娘的孝期,那不如正好趁此机会推脱。”
王瑞兰嘟囔着嘴道:“你一句话说的轻巧,可你知道,到时候肯定又会有无数人自发的前来祝贺,每次都是什么也不收,拒人之外,都是靠我事后圆场,总是这样,怕是也不妥。”
李俊业笑了笑,正在夫妻说这事之时,蓦然听到外面传来了一阵热闹的鞭炮声和锣鼓声,不一会儿看守门房的老钟喜气洋洋的来了。
“侯爷、夫人、城中乡贤都自发的前来祝贺侯爷封侯,我来前看仔细了,这次他们可没带任何礼物前来。”
李俊业封侯之后,现在身份不可同日而语,老钟夫妻私下觉得再叫俊业,怎么说不知道合适,以前别人是给自己脸,但自己不能老是给个杆就往上面爬!
李俊业拒绝了这么多次礼物之后,城中乡贤这次也学熟了,一个也没有带礼物来,这样让李俊业很开心,他回过头来,对王瑞兰说道:“要不这次我夫妻俩一同出去见见他们。”
王瑞兰也觉得李俊业这次也是学熟了,欣然一笑,“可是等等,我换了这身衣服后再出去。”
屋内众人忙帮王瑞兰脱下了命服朝服,换上了一件得体的常服后,喜气洋洋的和李俊业一起走出去。
“吾等参见平辽侯和夫人。”
两人刚到门口,门外众乡贤哗啦啦地跪满一地参拜。
李俊业忙命众人平礼。
众人起来之后,为首的一乡贤,高声说道:“闻知平辽侯封侯,实乃我登州幸事,吾等做为兹土兹水之人,与有荣焉,故此特来贵府庆祝。”
李俊业忙将众人迎了进去,命厨房备下酒菜,由周庆云负责招待这些人。
这批乡贤来之后,很快登州城有头有眼的络绎到来,以至于李府都无地摆宴,只能将附近几个酒楼一一包下,作为流水席接待。
李府下人也是忙得死去活来,周庆云为此特意又到城中请了一大批帮闲,方才应付下来。
至于这些人,堂堂的平辽侯根本就不用亲自出来接待,接待他们的恭贺就已经足够给他们脸了,李俊业只是在各处办宴席的地方,稍微现身一下,就回到了家中。
这时顾均已经带着厨房的下人,早已备好了好几碗清粥,都是大碗,送到了李俊业的房间。
李俊业一一尝试之后,拿起最清的一碗,那碗粥清的光可照人,问道:“这样的一碗粥,需要多少粮食?”
顾均看了一眼带进来的厨娘,厨娘支支吾吾一会儿道:“侯爷若问这样一碗粥需要多少粮食,奴婢算不出,可是奴婢能估算出一斤能熬多少碗?”
这看似一个朝三暮四的简单问题,但对于文盲来说,切入方法不对,有时很难。
看厨娘如此答话,旁边的顾均,“噗嗤”笑出声来。
杏眼,秀眉,五官精致,笑起来时格外的甜美。
李俊业也笑了笑,“那你就说一斤粮食能熬出这样的粥多少碗吧!”
厨娘算也没算,当即回答道:“依照奴婢的经验来看,一斤粮食足可以熬这样的大碗粥七碗。”
石是容量单位,不是重量单位,如果是谷物的话,在当时大概一百二十斤左右,如果是去壳的大米的话,可能有一百五十斤左右,小麦则更重了。
李俊业默默地心算一下,如果一碗这样的粥,一斤能熬七碗,一石粮食刚好在千碗左右,每日两百石,也只能让二十万人喝道。
登莱附近的流民岂止二十万,光是两地附近的穷苦百姓都快有二十万了。
“这样吧!你们再下去重新熬制,粥要比这还清,一斤粮食至少要熬出这样的粥十四碗。”
十四碗,厨娘瞠目结舌。
一旁的顾均抢白道:“这粥看似这么大的一个碗,本就很稀了,一日只得一碗,根本无法饱腹,如此清粥,还要熬成十四碗,那不如干脆不熬粥了,直接煮点米汤给人喝!”
顾均越说越来气,姐妹们私下都叫自己奸商,如果比起奸的话,他觉得与李俊业相比,完全是小巫见大巫,再怎么,自己做事情还有底线,而李俊业连底线都没有。
李俊业看了一眼顾均带着愤气的俏脸,微微一笑,“你今天不是刚说,施粥太长,容易让人滋生不劳而获之心,容易养老汉!”
“我是说过,但不是让你给人一日只喝一碗米汤。”顾均急忙解释,他认为一斤熬十四大碗,已经称不上是粥了,这分明是米汤。
“哎!”李俊业叹了口气道:“我不是说过吗?我施粥是为了惠及更多的人,仅是维持他们一丝气力,可从来没说让他们吃饱,依赖于此过冬,想安然过冬,还是需自食其力。”
“此粥一斤熬成十四碗,粥虽清,但总比什么都没有要强,再者,我出的粮食计量是大米,大米多金贵啊!一群濒死之人,能吃上草根就不错了,哪有资格喝大米粥。”
“这粥,还可以将大半大米剔除,换成更廉价的杂粮,乃是陈米、糙米,只要能活人够了,真恶极的人,你就是往粥中掺一把沙子,他们也会拿起来喝!”
顾均冷静下来,也觉得这建议不错,他在江南时,虽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知外面疾苦,到登州之后,他见过太多的流民苦难。
只要能让他们有吃的就行了,粥再熬清一点,换成更廉价的杂粮、陈粮,这样就能增加更多的份量,养活更多的人。
比如番薯,价格很便宜,一斤大米在登州足够换三斤番薯,在粥中掺入一定的番薯,不仅份量大为增加,吃起来还是甜甜的,很好喝。